翻新时间:2015-12-12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三
一、背景材料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想一想:你所在的这所学校有过这样的事吗?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仍的垃圾,课文里却称作“失物”,为什么呢?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二、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及插图。
三、本课的教学重点
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四、学习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五、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录音,揭示课题
同学们,红领巾广播站开始广播了,大家注意听,播音员说了些什么?(播放录音:同学们,刚才张爷爷捡到一些东西,是哪些同学丢的,请到我这儿来认领。)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失物招领(练读课题,注意读准“失”的音。)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练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作个记号,多读几遍。
2、组内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全班交流,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才”是平舌音;“准”“双”“专”是翘舌音;“请”、“同”是后鼻音。)
师生共同评议,练读生字。
4、巩固字音。
(1)、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2)、做“摘苹果”的游戏,复习生字和词语。
(三)、自主发现,自由交流
1、小组合作学习。
(1)、学习任务。
①、给小伙伴提一个问题。
②、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并对小伙伴的回答给予评价。
(2)、汇报交流。
①、当学生提出“失物是指什么?”时,学生自主交流,朗读第六自然段。
②、当学生提出“失物的主人是谁?”时,在交流过程中,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练读第一、第二、第三自然段。)
③、当学生提出“同学为什么说自己没丢东西?”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同学们确确实实不知道自己丢失了东西,四十双眼睛怎么样?四十张小嘴怎么样?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怎么样?)
(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同学们惊奇的样子。)
④、当学生提出“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在交流、朗读的过程引导孩子练习说话:老师和张爷爷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
(3)朗读全文,拓展延伸
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的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在你们曾经参加过的春游、秋游等集体活动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二)、复习巩固生字词
1、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学生认读。
2、显示红色的生字,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记忆生字的字形。
3、做“走迷宫”的游戏复习巩固生字。
(三)、朗读课文
1、小组内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四)、学生写字
1、在复习巩固生字的过程中,出示“我会写”中的字。
2、重点指导:同,被包围部分要往上写;“专”的第三笔是竖折折;“队”的双耳旁要写得高而小。
(五)、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①、出示“读读比比”中的词语,指名读。
②、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
③、全班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 老师,辛苦啦
- 这就是我
- 难道,这就是我的六年级生活吗
- 我喜欢的一位作家
- 含辛茹苦的妈妈
- 我
- CK-歌特堕天使
- 我
- 女儿说明书
- 我爱我的母亲
- 女生日记【1】
- 令我又爱又恨的人
- 写给翟佳颖的一封信
- 我的网虫爸爸
- 2010年国际经济热点问题研究综述试论
- 国际贸易论文国际贸易与实务
- 中国与欧盟经济的发展讨论
- 国际贸易论文浅论国际贸易摩擦问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分析
- 提高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技巧性博弈水平分析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多层次培养模式探讨
-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印经贸合作发展问题及对策
- 当前国际经济热点问题研究动态分析
- 中国与欧盟经济波动的同步性研究分析
- 独立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研究分析
- 国际贸易论文我国服务贸易的问题和现状
- 欧盟经济与军事安全策略研究分析
- 国际贸易论文浅析义乌外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 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
- 《梅花魂》教学设计之五
- 并列的引语之间用不用顿号《梅花魂》
- 《梅花魂》教学设计之八
- 《桂花雨》教学片段赏与课后启示
- 诱惑人的鱼-《钓鱼的启示》教材理解
- 《钓鱼的启示》写作借鉴
- 《梅花魂》教学设计之六
- 珍珠鸟--教材理解
- “比”出特点-——《鲸》教材理解
- 香是浓浓思乡情——《桂花雨》赏读
- 《梅花魂》教学设计之四
- 学习《钓鱼的启示》
- 别致的结尾——有感于范老师执教的《珍珠鸟》一课
- 《梅花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梅花魂》板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