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6
科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指导思想:
继续贯彻新课程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加强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研究;围绕我校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提升科学教学的教研质量与教研水平;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有效资源,强化教师业务学习水平,实施专业化指导与学术性、群众性研讨并行,增进我校科学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一、加强学习与研究,提升教师科学素养。
1、精心组织各种学习活动,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
本学期拟围绕以下专题开展学习活动:
(1) 继续组织科学教师认真学习和钻研《科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两本最基本的导向性书,把握科学教学的基本方向与目标。
(2) 组织学习《科学课》等专业性杂志,加强平时的总结与反思。
(3) 学习和钻研有关“做中学”教学案例专著,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要求科学教师在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教学反思”,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参加“教海探航”论文评比活动。
3、“上网学习”是现代教师应具备的一种的能力,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加强网上学习实践活动。
二、继续深化科学课程改革,提高科学
教育教学质量。
1、本学期要抓好实验教材的研究工作,利用好“江苏教育网”中的教材教法培训资料,对教师进行教材教法培训。
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仍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科学教师的培训。以各种形式,灵活、有效、充分发挥科学课程改革进程中的亮点与精华,向全镇科学教师展示一些精品课例、精典案例等。
3、加强与溧阳市教研室的联系,积极争取各种培训的机会。
三、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依托远程教学资源,带动学校科学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1、调动教师参与科学教学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挖掘广大教师的研究意识,组织教师学习远程教育资源,通过不断学习,汲取营养,共同协商、互动交流,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
2、积极探索“看中学”的形式、内容,依托远程教育资源,自主开发一批适合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教学资源。
3、注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丰富德育教学的内涵。
4.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四年级科学兴趣小组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培养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5、实验室工作人员做好实验仪器的保管使用及实验登记工作。
6、继续做好小
小气象台的指导工作。
四、具体工作:
九月份:
1、制订课题组计划。
2、制订各年级教学计划
十月份:
1、 中学《科学》新教材分析与培训活动。
2、组建科学兴趣小组并开展活动。
十一月份:
1、积极参加 “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组实验教师研讨活动。
2、科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十二月份:
1、“优秀课”评比活动;
2、科学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元月份:
1、做好科学的的期终考核工作。
2、归纳收集资料,检验实验效果。
科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相关文章:到
教学工作计划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愿望
- 抓蚂蚱
- 放烟花
- 学英语
- 夏令营
- 过生日
- 观蝴蝶标本展览
- 两个狮子
- 照大头贴
- 自我介绍
- 放风筝
- 一件高兴的事
- 扳手劲
- 可爱的小狗
- 我的奶奶
- 大学优秀团员申请书范文
- 2012年中学生入团申请书范文2篇
- 中小学生入团申请书模版
- 初一学生入团申请书范文
- 初三学生经典入团申请书
- 高一生活委员入团申请书
- 2012年初中生入团申请书范例
- 2012年共青团入团申请书范文
- 优秀初中学生入团申请书
- 初三学生入团申请书2篇
- 初三学生入团志愿书
- 最新中学生加入共青团申请书
- 初中生实用入团申请书
- 共青团入团申请书范文
- 期末入团申请书范文
- 浅论儿童音乐教育的早期开发
- 面向21世纪的深圳物流兼论平湖物流基地的发展思路
- 幼儿音乐教育初探
- 浅谈当代古筝教学
- 小型曲式中易混淆曲式的比较
- 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及其有关问题
- 我国物流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 论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 浅谈萨克斯爵士技巧的形成因素与运用
- 近代艺术歌曲演唱分析
- 物流和信息处理技术
- 综合物流中心探要
- 论钢琴演奏中的心理放松
- 浅析中学音乐欣赏课中的情感体验
- 浅谈音乐欣赏中对美术元素的运用
-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一
-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三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一
-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设计说明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 《动手做做看》B案
-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二
-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一
- 《动手做做看》A案1
-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二
- 《动手做做看》练习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建议
-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