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7
班主任工作总结: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刚当班主任,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没有经验。但是,从不会到会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收获不少,感触颇多。
育人要从小抓起,今天的少年,是21世纪国家的栋梁,担负着振兴中华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键是靠培养。一个学期来,我根据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自觉性,收到不错的成效。
一、模范带头的作用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教育学生团结友爱,我首先做到和科任老师、同事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自觉性的培养
初一主要是养成教育,初中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初一阶段的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我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了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几个方面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
1、重视在课堂内的常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对于每学年入学的新生,我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一年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了学习习惯的培养。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2、建立学生轮流值日制度,培养自觉性
值日问题,过去的一贯作法都是只让几个干部轮流,经过实验观察,我发现这样下去只能是好的学生好,差的仍然赶不上。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觉性和竞争意识,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采取了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后,学生表现出十分积极兴奋的状态,总是盼着自己当值的那天。在值日时,值日生要报告当天的学习内容、清洁、纪律、出勤以及仪表情况等,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值日生既要去管理别人,那首先就得以身作则,才有说服力。通过值日,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组织和管理好自己班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也有参与管理班级的权力,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
3、建立学生一日常规,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为了规范他们的行为,我根据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制定了班上一日常规。让孩子通过劳动来理解劳动的意义,体会劳动的艰辛,体会父母的辛劳。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作用。
通过自觉性的培养活动,使学生成为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班级的主人,培养出一批有工作能力的干部,也涌现出一大批好人好事。班上学生生病,同学互相关心;同学有困难,互相帮助。
三、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双管齐下。
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不仅沟通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我对孩子的一片爱心不仅赢得了孩子对我的爱,也赢得了家长的信任。通过召开家长会,根据本学期教育教学计划,对家长提出必要的建议:为孩子在家里创造必要的学习环境,为孩子做好榜样,并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经验,推荐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籍,如"怎样教育独生子女"、"怎样使你的孩子更聪明"、"父母必读"等。
通过这些工作,使很多家长重视了子女的教育,改进了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增强了做家长的责任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一个学期的工作,我感到:人才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养其习于童蒙。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充分强调了习惯对于儿童成长及其教育的重要性。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个性心理品质,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强烈的竞争意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雷雨
- 新小区
- 牛粪的秘密
- 一件小事
- 快乐的"五一"
- 老猫生小猫
- 我给小猫刷牙
- 家乡的变化
- 我们的课余生活
- 游北京动物园
- 养蚕随记
- 爱的故事
- 三颗字
- 豹子和蜗牛
- 妈妈,你别总说我小
- 优秀员工入党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作为一名教师
- 思想汇报:关于十七大中文化和大学生的认识
- 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认识
- 入党申请书 (从亲身实例入手谈入党)
- 入党申请书(谈和谐社会和家庭教育)
- 参加工作的同志的入党申请书
- 我的入党申请书
- 为什么申请入党要写入党申请?
- 简历型入党申请书
- 入党思想汇报写作基本思路
- 党员思想汇报格式
- 入党转正申请书
- 教师入党申请书[1]
- 入党申请书 写作重点:共产党宣言和GDP
- 阅读障碍与视觉加工关系研究
- 浅论从理据性阐释看“词义聚合”研究范式的转向
- 陈涌文艺思想简评
- 浅析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难点及教学策略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浅析以交际为中心的对外汉语修辞学
- 浅析对外汉语中级精读课教学
- 浅析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 对于女性视角的中国当代油画艺术探析
- 国内种子企业销售渠道选择分析
-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 论民间艺术语言在动画表现中的艺术魅力
- 论对“继续解放思想”再思考
- 探析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创新
- 浅析低碳经济下的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策略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 《珍珠泉》
- 《和时间赛跑》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 《观潮》
-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
- 《颐和园》
- 《猫》教学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
- 《电脑住宅》教学设计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一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2
- 《白公鹅》教学设计3
- 《乌塔》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