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范文> 其他范文> 劝人饮酒的方式

劝人饮酒的方式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2-21

劝人饮酒的方式

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时得到升华。

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会觉和有失面子。有人总结到,劝人饮酒有如下几种方式:“文敬”、“武敬”、“ 罚敬”。

这些做法有其淳朴民风遗存的一面,也有一定的负作用。“文敬”,是传统酒德的一种体现,也即有礼有节地劝客人饮酒。

酒席开始,主人往往在讲上几句话后,便开始了第一次敬酒。这时,宾主都要起立,主人先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并将空酒杯口朝下,说明自己已经喝完,以示对客人的尊重。

客人一般也要喝完。在席间,主人往往还分别到各桌去敬酒。

“回敬”:这是客人向主人敬酒。“互敬”:这是客人与客人之间的“敬酒”,为了使对方多饮酒,敬酒者会找出种种必须喝酒理由,若被敬酒者无法找出反驳的理由,就得喝酒。

在这种双方寻找论据的同时,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得到升华。“代饮”:即不失风度,又不使宾主扫兴的躲避敬酒的方式。

本人不会饮酒,或饮酒太多,但是主人或客人又非得敬上以表达敬意,这时,就可请人代酒。代饮酒的人一般与他有特殊的关系。

在婚礼上,男方和女方的伴郎和伴娘往往是代饮的首选人物,故酒量必须大。为了劝酒,酒席上有许多趣话,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厚,喝个够”, “感情浅,舔一舔。

”“罚酒”:这是中国人“敬酒”的一种独特方式。“罚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

最为常见的可能是对酒席迟到者的“罚酒三杯”。有时也不免带点开玩笑的性质。

来源:温州秘书网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东方小故事》读后感
再坚持一点点
读《一条小面包》有感
读《优秀童话》有感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父爱情深似海
弘扬民族精神,努力学习
读《我是中国人》有感
读《大熊猫的生死存亡之谜》有感
读后感
《悬梁刺股》读后感
读《抗日英雄吉鸿昌》有感
看《西游记》有感
读《西游记》有感
我心中的好书
高中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初三年级工作计划
2010-2011年六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工作计划
教师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个人工作反思与工作计划
大二班级班委会工作计划
2011年教研工作计划
班级存在问题及解决工作计划
幼儿园教师工作计划
幼儿园教师工作计划
2012年体育教师工作计划
2011年教师成长计划
中学七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2010-2011年班级全体班委工作计划
2012年第二学期教师工作计划
从百度文库风波谈“避风港原则”
论鲁迅小说的农民形象
如何看待旧体诗与中国现代文学
新诗:行进中的寻找和失落
试论标点符号在鲁迅作品中妙用
现代文学研究科学方法的反思
略谈网络流行语的发展与影响
如何高效评价和鉴赏文学作品
新诗:从旧体诗脱胎而来
浅谈汪晖时期《读书》杂志办刊理念
浅谈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解读契诃夫《苦恼》
浅谈文学作品的网络侵权
方言与中国现代文学初论
网络文学的功能和存在的问题
江湜诗歌的“诗史”价值
“拖延”以后的精彩──《凡卡》教学案例及反思
《凡卡》教学谈
《凡卡》教学片段及分析
引导逆向思维,深化文章主题──《凡卡》一文的逆向思维教学设计
《凡卡》教学反思
《凡卡》教学片段及反思
《凡卡》结尾创新思维教学案例
给学生留点面子──《凡卡》教学谈
《凡卡》第一课时教学浅谈
《凡卡》教学反思
错误,也美丽──《凡卡》教学案例及反思
《凡卡》教学反思
运用问题解决策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凡卡》教学谈
《凡卡》教学反思
《凡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