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6
后现代主义设计特征之我见
后现代主义设计特征之我见 后现代主义设计特征之我见 后现代主义设计特征之我见纵观后现代主义产品设计,它们以幽默、叛逆、和奇思妙想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展现给我们一个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性的乐观年代。
同品味高尚,严谨得几近刻板的现代主义设计相比,后现代设计象挣脱了父母的孩子一样任意挥霍他们的年轻与灵动。叛逆的、游戏的,洋洋自得,甚至有些颓废和放荡的各种后现代主义风格如水银泻地般涌入我们的生活。
设计存在着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即为什么而设计?设计的功能是什么?围绕这个问题,不同的时期形成了不同的设计面貌。 dolcn.com
现代主义是对19世纪资产阶级自由派趣味及习俗的反动,包括社会与艺术两个方面;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和社会模式已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那么这个新的世纪也同样需要一种新的形式来体现。现代主义设计讲究功能,以减少主义风格为特征,追求设计的高度民主化和设计的社会工程性,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探索;他们致力于一种非个人的、能够以工业化方式批量生产的,代表工业社会特征的新设计。到了60年代,由于美国在商业上的成功,以及欧洲现代城市的复兴,现代主义笔直的线条充斥了整个西方社会。
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世界夹杂着商品经济的洪流和战争的硝烟。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又危机四伏的年代。经济不断的发展,又被战争粗暴地中断,人们就生活在不断的希望和失望的交替之中。。战争的残酷与暴虐极大地震惊了人们,使他们更加渴望在战后建立一个理想的和平年代和乌托邦社会。经历战火的一代人比任何以往都更加沉重,坚信自己肩负着重新建立一个新型、民主、富裕的社会,人人平等,人人都能得到充分的物质享受(战时的物质匮乏是每个人的亲身经历)的重任。当然,这种努力是通过一幢幢的建筑和一件件产品来实现的。
这一时期的探索并不是深思熟虑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它带着革命的激情,这在荷兰风格派和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探索上显得更加明显。包括包浩斯的探索成就,其对形式的贡献远远大于对工业化生产条件下的设计的探索。在这种激情澎湃的年代里,人们太少时间去思考生活,在革命冲动的感召下,迫不及待地用一种形式去叙述、概括甚至是定型人们的生活。现代主义是革命的、激进的,是对个人主义的否定,追求一种无差别的至上主义,而达到一种理想状态的民主;这是一种通过形式上的民主达到思想上的民主的努力,如同很多人认为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师类似于传教士,现代主义的设计师也同样是社会的改良主义者。二战结束以后,设计的革命激情逐渐淡了下来,社会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逐步走向正轨,设计也开始进入更冷静,更现实,更有效的探索。人体工程学和系统设计理论是战后现代主义设计对人类的最大贡献。这些设计探索赋予抽象形式以真正的功能。他们使工业社会忙碌终日的人们在生活上和工作中更方便、更有效。这与讲究绩效的工业社会运转方式是相符的。
现代主义这种社会工程式的努力在战后经济逐步恢复中变得更加理性、现实和商业化。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致力于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的设计探索,并发展出高效率、次序化极强的系统设计。美国则由于它极大的商业优势将减少主义的抽象风格变成一种国际流行的时尚,“优良设计”成为高品味生活的代名词。至此,现代主义变成了国际风格。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在战后的发展少了些许乌托邦色彩,而多了很多现实主义的探索和努力,系统设计为工业社会群体活动的场所提供了舒适与便利,人体工程学则让人们在行动时一举手一投足都无比的舒适和服帖。
但是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思想到60年代由于商业因素的介入而变得形式化起来。这种减少主义的抽象风格变成了一种高尚品位的象征,一种唯一的选择。经历了战火成长起来的这代人有着沉重的使命感、道德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想望。这些精英主义者用他们全部的热情打造工业社会的生活模式,为人们创造好的品位、优良的设计,最终形成了简洁的、形体符合功能的抽象风格的设计。这种风格从美国一直蔓延到这个欧洲,后来又传到日本,现在的第三世界甚至第四世界国家也迫不及待地效仿,以标榜自己的民主与现代。现代主义笔直的线条充斥了整个西方社会,精英主义者们用高品位的设计规范着人们的生活,最终形成了设计上的沙文主义。
但是社会是发展的,而设计本身是集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为一体的,因而设计观念也必然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所以,设计的探索也不可能就此终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孙老师,我想对您说
- 老舅、妈妈、老姨——高中、大学、研究生
- 爸爸的头发
-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 我的妈妈
- 我的奶奶
- 可爱又淘气的小妹妹
- 爸爸的爱
- 瞧这看戏迷
- 妮妮
- 我的父亲
- 明天最好停电
- 厨房里的妈妈
- 我的表弟
- 我的妈妈
- 从情感主义到后情感主义(1)
- 基耶斯洛夫斯基及其影片简评详细内容(1)
- 信息技术教学的体会
- 中西方纪录片种类比较及创作方式(1)
- 突围:冲出纪录片创作的误区(1)
- 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分析(四)(1)
- 当代中国个体纪录实践现象学批判(1)
- 家国军旅一身事 缱绻执著两情深(1)
- 试论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 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探析
- 在战栗中成长:对恐怖电影的精神分析及再分析(1)
-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肢体语言教学
- 浅析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 基于体育运动对不同运动群体心境影响的述评
-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趋势
- 《小松鼠找花生》词语解释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实录
- 《小松鼠找花生》学法指导
- 出乎意料的风波
- 《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实录
- 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 《小松鼠找花生》朗读指导
- 《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堂教学实录
- 《小松鼠找花生》续编故事
- 《雪地里的小画家》片断赏析
- 读儿歌猜谜语:《落花生》
- 《小松鼠找花生》探究活动
- 《小松鼠找花生》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 《识字二·自选商场》教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