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浅析《等待戈多》中的反讽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浅析《等待戈多》中的反讽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24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浅析《等待戈多》中的反讽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浅析《等待戈多》中的反讽

一、引言 以色列的语言学家吉洛拉后提出了间接否定理论反讽涉及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两者之间是一种间接否定。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需要经过比较才能估计出它们之间的距离,这恰是反讽固有的价值判断根源。每一种反讽理论都有其优缺点。到目前,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单独对反讽现象做出完美的阐释。各种理论既有相互抵触之处又有相互补充之处。

塞缪尔·贝克特这位伟大的剧作家,他的戏剧作手法不同于传统的戏剧写作方法,采用了反讽、幽默、隐喻等。其中,反讽是贝克特戏剧文本中最主要的特征。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别对贝克特戏剧文本《等待戈多》中的“间接否定”和“暗指伪装”反讽进行分析,使戏剧的主题——人屈从于习惯的力量,无视生活中的痛苦和无聊继续活下去——能够更好的被人们所理解。

二、贝克特戏剧话语中的“暗指伪装”反讽 暗指伪装论认为反讽所涉及的非真诚性不在命题层次,而在语用层次。贝克特的戏剧文本中,包含着多处“暗指伪装”反讽,尤其是在他的戏剧《等待戈多》中,“暗指伪装论”最为突显。两个流浪人弗拉基米尔和爱斯特拉冈日复一日地等待着戈多,在第一幕的最后一部分,两个流浪汉询问来报信的小男孩关

于戈多的事。

“弗拉基米尔:你给戈多先生干活儿?孩子:wWw.LWlm.coM是的,先生。弗拉基米尔:你干什么活儿?孩子:我放山羊,先生。弗拉基米尔:他待你好吗?孩子:好的,先生。弗拉基米尔:他揍不揍你?孩子:不,先生,他不揍我。弗拉基米尔:他揍谁?孩子:他揍我的弟弟,先生。”[3](贝克特2002:53)

这些话暗指《马太福音》第25章:“万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们分别出来,好像牧羊的分别绵羊山羊一般;把绵羊安置在右边,山羊在左边。”故事最后蒙福的是右边的绵羊,而受斥责的确是左边的山羊。绵羊豫表义人,因善待主的小弟兄,而承受那创世以来所豫备的国,进到永生的领域里面;山羊豫表恶人,因对主的小弟兄缺乏爱心,而进入为魔鬼和牠使者所豫备的永火里,接受永刑。弗拉基米尔和孩子的对话,让我们进一步由戈多的行为联想到,此情景还暗指《旧约》中上帝接受了亚伯放羊的请求,拒绝了该隐。弗拉基米尔作为说话人S伪装成不在场的S(《马太福音》中上帝的门徒)对一个不知情的受话人A(报信的孩子)进行一系列的提问,目的在于让受话人A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伪装,以达到嘲弄说话人S和受话人A的效果。在这部戏剧中,戈多成了上帝的化身,而弗拉基米尔和埃斯特拉冈并没有等来戈多,没有得到上帝的救赎。弗拉基米尔和孩子之间的对话则让真实的受话人A(观众)感到欣慰,等不来戈多,他只能告知孩子“好吧,你可以走了。”贝克特在《等待戈多》这部戏剧中,通过“暗指伪装”反讽手法嘲讽了两个流浪汉不切实际的等待,即希望,以折射出贝克特对“戈多”——一种拯救人类的力量,并不抱希望。本剧中一再落空的等待不仅演绎了犹太民族对救世主弥赛亚的无望期待,同时也从根本上浓缩了整个人类存在的困惑和自我危机。 反讽还可以用真实断言来表达,例如,戏剧话语中,弗拉基米尔和埃斯特拉冈在讨论《福音书》时,弗拉基米尔对埃斯特拉冈说,“你真该当诗人的。”[3](贝克特2002:7)此命题话语的内容是真实的,但是理解戏剧文本wWw.LWlm.coM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并非弗拉基米尔对埃斯特拉冈的赞扬,事实是,当时两个流浪汉正在讨论《福音书》,而埃斯特拉冈对弗拉基米尔的问题答非所问,以对圣地地图的描述回答记不记得《福音书》这一问题。这样来暗指埃斯特拉冈的无知和荒诞。因此,话语命题内容是真实的,但在语用层次却非真实。

反讽还能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通常只有在期待回答时才提问,然而,在违反这种恰当的言语行为时,被视为语用不诚实。例如,第二幕中,“爱:你瞧,有我在你身边,你的心情就差多啦。我也觉得一个人待着更好些。弗:(怄气)那么你干吗还要爬回来?”[3](贝克特2002:61)两个流浪汉分别认为离开彼此才会更好,到头来却谁也离不开谁。弗拉基米尔的提问,实则暗指戈戈和狄狄相互依赖的状态。

三、《等待戈多》中的“间接否定”反讽

间接否定理论假设由吉洛拉(1995)提出,主张反讽是一种没有明示标记的否定形式即间接否定。根据吉洛拉的理论,显性否定要比间接的隐性否定的话语理解时间短,熟悉的隐性否定话语比不太熟悉的显性否定话语的理解时间短。例如,在汉语环境中,人们在拒绝邀请的时候,常使用“我还有事”,“我没时间”等隐性的否定来向邀请人透露出“我不去”这层意思,来替代“我不去”这种直接否定的表达方式。从而使听者不会因被拒绝而太尴尬,对说话者而言可以使说话人的话语更加礼貌。间接否定比直接否定的话语理解时间长,也就是说,间接语用否定延迟了对直接否定概念的激活,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这种间接方式。反讽的间接否定形式与直接否定形式有很大差别:直接否定则不会导致不同等级的解释,而间接否定会导致不同等级的解释,因此更具有含糊性。反讽是以明确的话语表达间接的意义,间接否定包含四种否定层级,依次是解释、推断、评价、转接。 通过这四种层级划分,否定话语和含意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获取隐含意义的难度就越大,因此说间 接否定比直接否定的话语理解时间长。

另外,反讽的间接性更有助于展开交际。对听话人而言,不会太尴尬;对于说话者而言,反语可以使说话人的话语更加礼貌。例如,“爱斯特拉冈:喂,喂,请坐吧,我请求您,你这样会得肺炎的。波卓:你真的是这样想的吗?爱斯wWw.LWlm.coM特拉冈:怎么,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波卓:你的话也许有理。(他坐下)谢谢你,亲爱的朋友。(他看了看表)可是我真的非走不可,要是我还想按计划办事的话。”[3](贝克特2002:36)对于爱斯特拉冈的请求,波卓表示要按计划办事非走不可,礼貌地拒绝坐下的请求。若断言拒绝则会使对话变得生硬,也不会反映出《等待戈多》这部戏剧本意要表现两个流浪汉无聊状态的含意。

四、结语

《等待戈多》是塞缪尔·贝克特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他将反讽融入他的戏剧创作中。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试对贝克特的戏剧文本《等待戈多》中的反讽话语进行语用分析,使人们能够体会到贝克特的语言魅力,并使人们更好地理解这部戏的主题——无视生活中的痛苦,无聊继续活下去和得到救赎的希望。

参考文献: [2]Kumon-Nakamura, S., Glucksberg, S., & Brown, M.(1995).How about another piece of pie: The allusional pretence theory of discourse irony[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24: 3-21

[3]萨缪尔·贝克特 :《等待戈多》,施咸荣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6-53

[4]Beckett, Samuel.Waiting for Godot[M].New York: Grove Press, 1954:47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逗蟑螂
《让世界充满爱》观后感
妈妈的脚
浮龙湖
墨,大花猫
真情永存
大扫除
我爱我家
逐浪嬉水
走向成熟
书,伴我成长
散光
美在楠溪江
知书达理
西桥上
毕业论文格式有哪些要求
金融证券职称论文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格式及撰写规范
论文格式要注意的小要点
毕业论文格式的基本要求
成教学院的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护理专业大学生的论文格式
英语论文的标准格式参考
毕业论文答辩前的准备
毕业论文积累资料的方法
大学生毕业论文撰写格式相关要求
如何写论文目录
专科毕业生的论文格式
营销策略职称论文格式分享
论文的标题、目录和内容提要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立法完善与司法对策_民法论文(1)
从个案看股东虚假出资的民事责任_民法论文(1)
论过失相抵制度中受害人的过错_民法论文(1)
性骚扰行为的侵权责任形态分析_民法论文(1)
对家庭不法侵害实行正当防卫的探究_民法论文(1)
物权行为理论的批判与矫正_民法论文(1)
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中的既判力问题 _民法论文(1)
论缔约过错责任_民法论文(1)
民商事纠纷与刑事犯罪交叉时民事合同效力认定_民法论文(1)
论合同责任_民法论文(1)
论家庭暴力状况的法律分析_民法论文(1)
夫妻间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冲突与协调_民法论文(1)
对我国民事主体资格理论的反思_民法论文(1)
概论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_民法论文(1)
法国民法上的“表见行为”_民法论文(1)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七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九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五
《只有一个地球》教后反思二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十四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十三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十
《只有一个地球》成长纪实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四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十二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三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十一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八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六
《用心灵去倾听》综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