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我国空间结构建筑的发展趋势和变化

我国空间结构建筑的发展趋势和变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6

我国空间结构建筑的发展趋势和变化

空间结构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土木建筑业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空间结构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大跨度空间结构的社会需求和工程应用逐年增加,空间结构在各种大型体育场馆、剧院、会议展览中心、机场候机楼、各类工业厂房等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北京2008年申奥成功、上海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等国家重大社会经济活动的展开,我国将在近10年内建设一大批高标准、高规格的体育场馆、会展中心、机场航站楼等社会公共建筑,这将给我国空间结构的进一步发展带来良好的契机,同时也对空间结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已建或在建的超过百米跨度的建筑越来越多,各种形式的空间结构向超大跨度发展。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而进行扩建的首都国际机场航站楼,总长达 2500米,主体建筑包括T3A和T3B两座航站楼和一座地面交通中心,其中T3A结构平面成“人”形,分为主体部分和东、西指廊三部分,结构长950 米,宽750米,屋盖结构采用微弯型抽空三角锥网架型。这些超大跨度工程均需要进行大量的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如多维多点输入的抗震分析、温度应力对结构的影响、施工安装精度、地基不均匀沉降等。

空间结构还有一个发展趋势是从较重的屋盖向轻型屋盖体系发展,从刚性结构体系向柔性体系发展。由早期的薄壳结构、网架结构、网壳结构和悬索结构发展到各种组合结构(如组合网格结构)、杂交结构(如斜拉网格结构、预应力网格结构等)和以索膜等柔性材料为特征的新型预张力结构;由单一的结构形式发展到各种结构形式的合理组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