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西方古建筑色彩浅析

中西方古建筑色彩浅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5

中西方古建筑色彩浅析

摘要: 文章大体叙述了中西方建筑在色彩上的区别,并做了适当的浅显的深层文化比较及文化所影响下的色彩运用。其中,西方的主要分析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色彩特点;中国的则分析了从春秋战国时期至清朝的建筑色彩及其相关文化。

关键词: 中国古建筑 西方古建筑 色彩 文化

西方古建筑的色彩

在古希腊的建筑群中,几乎到处都能看到艳丽的色彩。从现存遗留下来的大理石顶部残物色迹推测,那里有最早的红、黄、蓝、绿、紫、褐、黑和金等色彩,神庙檐口和山花及柱头上不但有精美的雕刻,也有艳丽的色彩。如陶立克式柱头上涂有蓝与红色。爱奥尼式建筑除蓝与红外,还用金色。科林新式则对金的使用较盛行。帕特农神庙(陶立克式)在纯白的柱石群雕上配有红、蓝原色的连续图案,还雕有金色银色花圈图样,色彩十分鲜艳。希腊色彩是他们宗教观的反映,使用色彩已具有象征意义。红色象征火,青象征大地,绿象征水,紫象征空气。通过色彩表现着他们的宗教信仰。他们多运用红土为底色,黑色为图案或相反使用。这种对比产生一种华贵感。

古罗马继承希腊文化并没有创新,罗马贵族爱好奢华,为了装饰宏大的公共建筑和华丽的宅邸、别墅等,各种装饰手段都予以运用。室内喜用华丽耀眼的色彩,红、黑、绿、黄、金等,墙上有壁画,色彩运用十分亮丽,还通过色彩在墙面上模仿大理石效果,并在上面以细致的手法绘制窗口及户外风景,常常以假乱真。艳丽奢华的装饰风格影响整个欧洲。当时的建筑经典《建筑十书》所介绍那时建筑色彩非常丰富,有黄土色、灰黄、胭脂、淡红、红褐、鲜红、朱红、灰绿、蓝绿、深蓝、白、红白、黑、金等色彩。

中国古建筑的色彩

随着阶级的产生,色彩逐步成为政治、宗教的服务工具。《周礼》记载:“以玉做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有性币,各放其玉之色。”色彩已用于政治礼仪之中。西周时色彩的正色(五色)、非正色已作为“明贵贱、辨等级”之用。春秋时不仅宫殿建筑柱头,护栏,梁上墙上有彩绘,并已使用朱红、青、淡绿、黄灰、白、黑等色。秦代继承战国时礼仪,更重视黑色。秦始皇统一后变服色与旗色为黑。 “别黑白而定一尊”《史记》,黑色为主色从此开始。汉代,发展了周代阴阳五行理论,五色代表方位更加具体。青绿色象征青龙,代表东方,朱色象征朱雀,指南方,白象征白虎,代表西方,黑象征玄武,表北方,黄象征龙,表示中央。这种思想一直延续到清末。汉代除民间一般砖造泥木房的室内比较朴素外,宫殿楼台极为富丽堂皇。天花一般为青绿色调,栋梁为黄、红、金、蓝色调,柱、墙为红色或大红色。盛唐时,佛教影响巨大,竞相攀比华贵之风盛行。色彩比以前更豪华,不但用大红、绿青、黄褐及各层晕染的间色,金银玉器是必用材料。绿色、青色琉璃瓦流行,深青泛红的绀色琉璃瓦开始使用。从汉至唐代,建筑木结构外露部分一律用涂朱红,墙面用百粉,采取赤红与白色组合方式,红白衬托,鲜艳悦目,简洁明快的色感是其特点。

宋代喜欢清淡高雅,重点表现品位,建筑彩作和室内装饰色调追求稳而单纯,是受宋代儒家和禅宗哲理思想影响。这时期,往往将构件进行雕饰,色彩是青绿彩画,朱金装修,白石台基,红墙黄瓦综合运用。 元明清三代是少数民族与汉族政权更迭时期,除吸收少数民族成就外,明代继承宋代清淡雅致传统,清代则走向华丽繁琐风格。元代室内色彩丰富,装修彩画红、黄、蓝、绿等色均有。明代色泽浓重明朗,用色于绚丽华贵中见清秀雅境。清代油漆彩画流行,民宅色彩多为材料本色,北方灰色调为主,南方多粉墙,青瓦,梁柱用深棕色,褐色油漆,与南方常绿自然环境协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十大文豪之孤独而伟大的诗人——但丁》有感
读学会生存有感
成果
追星族,“饶”了我吧
月光
下雪了
我的老师
记我成长中的一件事
一个难忘的晚上
读《十大领导者之印度圣雄——甘地》有感
让诚信永驻人间——读《播撒诚信的种子》有感
压岁钱--爱你不易
为吃而等
读《十大帝王之全俄国父——彼得大帝》有感
我的妈妈
“刘涌案”拷问刑事司法(2)刑法论文(1)
传统文化对美术素质教育的影响
欢乐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与《端午节》邮票
端午·端午
华硕新品将打传统文化牌
“人本位”的刑法观与吸毒行为定性分析(2)刑法论文(1)
实质竞合的科刑(2)刑法论文(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论
传统文化的养生观研究
在日本过端午节
印象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
庄河人的端午节(外四篇)
浅谈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一
《詹天佑》一课的导语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一
《詹天佑》教材分析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一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二
《彩色的翅膀》教学随想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二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三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一
《詹天佑》教学反思
《詹天佑》导读
《詹天佑》教学谈
《詹天佑》一文的课堂观察 突破“中部凿井法”教学难点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