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06
浅谈高校内自行车治理措施
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城市无法满足高校扩招对土地的需求,因而转向近郊区、远郊区。单体校园面积的扩大致使很多大学生在开学时选择购买自行车。然而却有更多的毕业生在离开学校时并未妥善处理自己的自行车。因此导致学校的自行车越来越多,使本来就不充裕的停放区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滋生了自行车随意停放现象、自行车偷盗现象、黑车市场不法交易现象、废旧车处理难现象现。旨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高校自行车治理措施
一、校内自行车突出问题
1、自行车停放现象。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院校的宿舍区、教学区相隔较远,自行车代步相对于步行可以节约3/4的时间。校园内宿舍区与教学区是自行车停放时间最长的区域,而食堂是用餐时间自行车停放的主要区域。这些区域的自行车停放混乱现象尤为严重。
自行车停放管理方面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可用的停放面积不够充足和停放秩序不够规范。详细来说,宿舍楼区停车场地基本够用,但是缺乏必要的管理和引导,停放较为混乱;教学区食堂区停放位置紧缺的情况则较为突出,由于缺少停车位,自行车斜放、乱放现象普遍,挤占了通道空间,造成上下课时间师生通行不畅。
2、自行车偷盗现象。当前“丢车”已经成为校园内极为普遍的现象,调查结果表明五成左右的同学都有过丢失自行车的经历,有的甚至在一年内丢失过两辆自行车。
自行车安全问题需要加大整治力度已经成为广大同学的共识。同时,据同学反映,由于学校目前缺乏比较完善有效的预防和惩治机制,校园周边正逐渐形成一个偷盗、翻新、销售、再偷盗的非法产业链条。自行车盗窃现象恶性循环,愈演愈烈,严重损害了广大师生的利益,污染了社会风气。
3、黑车市场不法交易现象。据统计,高校有丢车经历的同学都在50%以上。部分大学生明知是赃车而购买。正是有了广阔的校园市场,偷车贼才变本加厉,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被偷的车越多,买黑车的就越多,偷车贼就越猖獗。自行车失窃增加了学生不必要的损失,对于经济尚未独立的大学生群体来讲,这样的损失是比较沉重的。
4、废旧车处理难现象现。如今,在偌大的校园里,对大学生来说,自行车无疑是最好的代步工具,成为大学生的必备品。就在有些同学求购自行车的同时,校园里却有一定数量的没有人认领的“无主自行车”。据了解,这些废旧的“无主自行车”中有不少是毕业生在校时用过的;有的则是在校的同学买的时候没花多少钱,坏了以后发现修起来不划算,于是就干脆丢在那里任其“自生自灭了”。同时,在校园自行车管理方面,没有明确部门主导,一般是学校保卫处负责管理,或者是后勤部门管理,或者是两个部门联合管理;同时,管理方式单一,主要是不定期的集中清理,做了废品处理。这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无主自行车不是无用自行车,许多无主自行车经过简单的维修,可以再次使用。
二、针对性措施
1、在调研数据的支持下,以校园原有景观为设计基础,以不影响原有建筑景观的艺术效果为基本条件,合理设置停放设施、建筑物加建、绿地树阵等各种综合停放方式。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校园入口一般没有自行车棚,但随着校区建设的发展,校区范围逐渐扩大,自行车数量必将大大增加。大多数学生出行的时候会将自己的自行车停放在学校门口,导致自行车堆积。因此,建议在学校入口设置车棚较为合理。
(2)教学楼区域和图书馆区域也是自行车停放的主要场所。但由于其影响着教学楼和图书馆建筑设计的美观性,不建议设置车棚。而是在教学楼和图书馆前的开阔地带,规划自行车停放区域,有白色线标标注停放区。
(3)食堂作为师生的一个主要生活区域,就餐时人流量大,自行车停放数量较多,但是停放时间较一般较短。根据这些特点,在设计方案时主要以车架停放为主,在车架旁边种植高大树木,起到防晒作用,同时也设计少量车棚,主要供工作人员使用。
(4)宿舍区自行车停放较集中的位置占用一小片绿地设置车棚,建议安装摄像头,同时在出入口增设坡度或开放侧边铁门,方便学生进出。
2、首先,学生应提高自我防范意识,给自行车配备防盗锁。其次,学校保卫部门要加强校卫队员的管理,确保他们24小时站岗、巡逻到位三是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请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学校的治安管理加祸守楼护院的力量从而减少丢车事件的发生。
3、首先,大学生应坚决抵制购买不法自行车,购买自行车一定要到正规市场,购买带有发票的自行车。其次,学校应加大打击力度,设法现场抓拣要抓到偷车贼,并对其严惩。
4、废旧自行车难处理是校领导最头疼的问题。解决办法是:首先,向全校师生发放自行车牌,要求其贴在自己的自行车上,并限定日期为一周,没有贴上车牌的自行车即无人拥有。这样既可以避免自行车的丢失也可以减少“无人车”的存在,为接下来的废旧自行车集中处理减少麻烦。在此活动的开展中肯定有一些已经破费但仍有拥有者的自行车,我们将在全校开展收购活动。先将那些有人拥有的破旧自行车进行收购。其次在公证处的公证下将那些无人认领又没有车牌的自行车集体处理,将获得的财产用于公共自行车的建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看风筝
- 一颗花生的自述
- 美丽的西湖
- 小水珠的旅程
- 开心
- 大自然妈妈
- 一块面包
- 温暖冬日—感动2006
- 拉肚子
- 熊为啥住山洞
- 我们的假日活动
- 寻找春天
- 微笑
- 幸福的一天
- 玩碰碰车
- 在巴西体验现实版“动物世界”
- 微生态制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闯入动物世界
- 动物有趣的自我保护方法
- 浅析稻田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 动物的年龄,我知道
- 探秘动物“太平间”
- 动物宇航员:太空旅行的无名英雄
- 看,动物爱扎堆!
- 动物是怎样撒谎的
- 试论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 动物学习之谜:变聪明可能要付出生命代价
- 浅谈一起雏鸭肉毒梭菌中毒症的诊治
- 动物学研究十项重大发现
- 动物营养限制条件下的补偿生长效应研究进展
- 地层和化石
- 小骡子是谁的孩子
- 叩开岩石之门
- 《最大的“书”》近义词反义词
- 探求地质的宝藏
- 地球是一成不变的吗?
- 《最大的“书”》多音字形近字组词
- 神奇的极光
- 《最大的“书”》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雷雨》片断赏析
- 谜语
- 《雷雨》教学札记
- 《雷雨》片断赏析
- 岩石就在我们脚下
- 精彩的课题导入──《雷雨》教学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