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术语的四重二律背反

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术语的四重二律背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2

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术语的四重二律背反

"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二律背反 自我消解

[论文摘要] “社会主义现 实主义”术语由政治学概念与文学概念拼合而成。其内在特征存在四重二律背反。导致了20世纪30-7O年代中国的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中的冲突、背离与自我消解的历史必然。

当下重提“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似乎不合时宜,因为作为一种文艺思潮 、创作方法或批评标准,其使命早已结束 ;但若把它作为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或“基本骨架” 看。时空距离正好提供了学术研究所需要的冷静态度和阐释空间。论者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内在特征馐存在四重二律背反.出于“宣传”“大众”“理想”的政治需要而摈弃了客观性、抽象了典型性、消解了个体性,一步步贴近虚美变形的 “浪漫化”,最终导致 了自我消解。追昔抚今,尽管康德早已指 出人类理性认识 的局限和二律背反的必然 。但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基本概念表述的规范性,仍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真实与训诫的张力—— 对“客观性”的消解

“客观性 ”是 现实主义 的标 志性口号。广义上来说 ,现实主义重视描写 自然 。讨论的是艺术与实在的关系,但作为时期概念则限于 l9世纪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的反思几乎与其滥觞同步。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者亨利·詹姆士已经认识到方法上力求客观,但实践中难以完全实现。也是在这一点上,韦勒克毫不隐讳地指 出,所谓客观再现中“就蕴含或者隐藏着说教。从理论上讲,现实地完全再现会排斥任何种类的社会目的或宣传……在描写与开出药方、真实与训诫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这种张力不能在逻辑上加以解决”③。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作家描写生活“应该成为的样子”,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教育劳动人民”,实际是说作家不要客观地反映现实 .而要通过艺术来进行党性教育甚至美化现实。真实与训诫 的矛盾不是在被克服,而是在有意扩大。

二、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对 “典型性”的异变

贺拉斯“类型说”、19世纪德 、法文学史指称神话传统中具普遍性的伟大人物、巴尔扎克、乔治·桑和丹纳谈论的“社会典型”。以及别林斯基强调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 .甚至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经典定义,“典型”指的都是“个体的人”。然而,从杜布罗留勃夫开始,“典型”被抽象为“正确思想 ”。社会 主义现实主义的权威解释者谢尔宾纳则变换为从“大量现象、性格和生活的特点中选择最本质的、最典型的东西”⑦“典型”成了由现实过渡到理想、由现象过渡到本质的桥梁。如果作家没有按照正确世界观的指导对现存事物加以创造性地再现。那就是站错了阶级立场。其作品及人物也就不具有典型性。由此,“典型”“典型性”成 了中心政治问题 。 "

“五四”新文学和“革命文学”尚未涉及典型人物 的塑造 .“唯物辩 证法创作方法 ”以概念化 、公式化 的机械方式表现阶级“本质”。也没有塑造出典型人物性格:直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提倡。才开始了对 “典型”问题的关注 。擅长描写都市恋情的茅盾开始 自觉运用阶级分析法 .“全景 式”地把握中国政治经济整体面貌。几组阶级对立关系的描写成为了《子夜》(1939)的结构重心,而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48)对阶级斗争场景和典型人物命运的处理,显律背然得益于《讲话》的纲领式阐发:“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 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 ,更典型。更理想 ,因此就更带普遍性。”⑧按照六 个 “更 ”的评 价标 准 塑造 出 的“典型”人物 。不在于他真实可感 ,而是可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与理想相关 ,当然只能 以光 明和歌颂 为主 ,以正 面人 物 为主 。“十七年 ”文学 对英 雄形 象 的集 中塑造 .以及文革 中“三突 出”原则 的确立.都是这一推理的延续。

三、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悖谬—— 对“浪漫化”的引入

关于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论述始 自高尔基《俄国文学史》,它确立了苏俄文学理论体系的文学本质观:文学是阶级关系的忠实反映。文学的功能是阶级宣传的手段;并把浪漫主义分为“个人主义的浪漫主义”(消极 浪漫主 义 )和 “社会性 的浪漫 主义 ”(积极浪漫主义 )。作 为艺术思维 和艺术表现的基本原则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没有高下之分。在“社会主义”这个哲学世界观范畴的概念掩饰之下,苏俄文学理论大肆借用 “浪漫 化”手段—— 18世纪末 德 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的主张:“浪漫化不是别的 。就是质的生成 。低级的自我通过浪漫化与更高更完美的 自我 同一起来 。所 以。我们自己就如像这样一个质的生成飞跃的系列 。”⑨日丹诺夫主张革命 的浪漫主义应当作 为社会 主义现 实主义的一 个组成 部分 ,高尔基在《论流畅》中更称革命浪漫主义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化名。用“浪漫化”手法将无产阶级世界观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统一起来,这种主观处理对中国影响至深。

起初.“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辩证物法创作方法”的批判武器被引入,用以驳斥辩证唯物法创作方法将哲学方法与艺术方法混淆.将阶级 的世界观转化为呆板的艺术创造法则 。然而,论者认为这两个概念存在同样的弊病:用“抽象的烦琐哲学的公式去绳一切作家的作品。他们对于一个作品的评价并不根据于那作 品的客观的真实性,现实主义和感动力量之多寡,而只根据作者的主观态度如何,即:作者的世界观(方法)是否和他们的相合。他们所提出的艺术 的方法 简直就是 关 于创 作 问题 的指令,宪法。” 周扬这段批评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的文字.完全可以用来指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缺失:以哲学认识论取代审美认识论.用世界观的正确与否来评判艺术水准的高低.从而造成对作家创造性的规范拘束。并不惜以政治斗争、群众斗争等“组织惩罚”的形式处理文艺问题。《讲话》反复强调文艺工作者的“立场 问题 、态度问题”.强调“动机”和“效果 ”,意指为了确保世界观的“正确”.为了达到宣传普及的社会效果 ,思想大跃进式的“浪漫化 ”是允许的,也是必须的。由此,才会有 1958年“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原则 的出炉,茅盾更直接把周扬 曾定义的“英雄 主义 时代”代之以“革命浪漫主义的时代 ”⑩,把英雄 主义 的理想推 向共产 主义 的憧憬。不管周扬、毛泽东、茅盾如何表述,其实都采纳了“浪漫化”的操作程式:赋予普遍的东西本质的意义.使落俗套的东西披上神秘的政治外衣,使熟知的东西恢复未知的尊严 ,使有 限的东西重归无 限—— 这样 ,才能达到“更高更完美”的“质的飞跃 ”。

四 、个体与群体的拼合——以“人民性”为标准

文学批评的“人民性”概念同样取 自苏俄。别林斯基把“人民性”理解为民族性,杜勃罗留波夫解释为“表现人民的生活、人民的愿望服务”,并首先将人民性 与现实主义联系起来 。对 “人民性 ”的阶级分析则来 自列宁关于一个时代有两种文化的理论 :统治阶级的文化和被统治阶级的文化。所谓“艺术是属于人民的”——“人民”指的是“广大劳动群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 “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使得人民性与阶级性、党性的联系更为紧密。 "

1918年胡适发表《论易 卜生主义》,宣扬“个性”“个人的自由独立精神”“不从众的主体性原则,周作人《人的文学》提出“从个人做起”的“人道 主义”文学精神 ,体现了五四新文学努力接 近西方人文精神的主观意图。然而很少人注意到,周作人在首倡之初业已声 明.“人 的文学”更愿意写 “正面的”“理想生活 ,或人间上达的可能性”。这多么接近无产阶级的文学设想 !由“个体过渡到“群体 ”.由“人 的文学”“平 民文学过渡到“普罗文学”.没有任何 障碍。革命文学主将要求作家题材“从英雄主义的个人主义转到集体主义”(钱杏郦 《一九三。年一月创作评》);茅盾则将五四空泛的“为人生”具体限定“一社会一民族的人生”(《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瞿秋自从“党的文学原则”的政治高度规定文学不是个人社会主义现实 主义 支 学术语的四重的 ,而应成 为无 产阶级总事业 的齿 轮和螺丝钉。由此,中国现代文学运动从理论准备上彻底 由“个人 ”转 向了“集体 ”和“阶级”。集体如何体现呢?瞿秋白的回答是集体等于大众,又具体代指“普洛大众”“工农贫民无产阶级大众”@。进一步演进,“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 这里的“大众”是有着严格等级区分的集合概念,包括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四个等级。历史的主人和革命的主力则是工农兵,文学宣传普及的主体和对象也应该是工农兵.因此要以“人民文学”“工农兵文学取代“人的文学”,同时颠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启蒙地位。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人民性”标准,促使大部分作家迅速转换话语方式 ,以“人民知识分子”的身份激情礼赞群体力量。长篇历史小说高峰过后,短篇小说、朗诵诗和秧歌剧 日渐昌盛.贺敬之、郭小川的政治抒情诗和刘白羽、秦牧、杨朔的抒情散文模式 。其抒情主人公 “我”实质是“人 民性 ”的表征 ,而样板戏 的政 治寓言更是党性 、阶级性 、人民性 的“集体狂欢”,与新文学 的初衷背道而驰 。

注释:

①孟繁华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来源与在中国的接受”,载《广播电视大学学》1998年第 4期。

②参见陈顺馨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化》,安徽教育出版社 20o0年版

③[美]韦勒克:《批评的概念》第 232—233页,张金言译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9年版。

④俞平伯:“文艺杂论”,载《小说月报》14卷 4号。

⑤④周 扬:“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载《现代》第四卷第一期。

⑦谢尔宾纳 :“文学与现实”,载《文学理论译丛》(第一律背反辑合订本)第240页,[上海]新文艺出版社 1956年版。

⑧⑩《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63、851页,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⑨诺瓦利斯:《断片》,转引自刘小枫:《诗化哲学》第3页,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6年版。

⑥文艺报编辑部编:《论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第33页,作家出版社 1958年版。

⑩《瞿秋白文集》(第三卷)第 18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乌龟
可爱的小狗
改掉坏习惯
拔牙
会飞的气车
快乐的游戏比赛
呼啦圈比赛
呼啦圈比赛
快乐的呼啦圈比赛
呼啦圈比赛
我的哥哥
我家的窗帘
春夏秋冬我爱你
汕头海滨长廊
喂鸡
初中语文教学之工作总结
市农科所2011年工作总结
软件工程师的2011年工作总结
乡社会事务办2011结及2012工作计划
高压电气烘炉期间工作总结
2011年物业管理中心工作总结
2011年公司代储监管员工作总结
2011年市征稽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经济管理学院志愿服务工作总结
2011年村全年工作总结
2011年审计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2011年林场妇联工作总结
监控室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财政局老干部工作总结
期中教学工作总结
学生浅议日语翻译教学与实践
浅谈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担规则_行政法论文(1)
从文化差异角度论旅游翻译的策略
旅游景点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探析
有关行政诉讼管辖异议主体制度研究_行政法论文(1)
股票市场流动性衡量方法的理性选择
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之我见
谈目的论视角下的清末民初科学小说翻译
谈汉英翻译中“意合”到“形合”的转化
论纳税人对免费公共产品的权利
“小糊涂仙”VS政府理性_行政法论文(1)
对于商标翻译研究
中央地方财力之争(下)
论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必须遵守的合作原则
论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与字幕翻译
《鸟的天堂》
《荷花》 教案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梅花魂》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凡卡》教学设计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案
《西门豹》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