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谈作文语言的锤炼

谈作文语言的锤炼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19

谈作文语言的锤炼

话要说得动听,文章要写得好看,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大凡鲜活的、具有美感的文字总惹人喜爱,引人入胜;反之,那些陈旧的、缺乏文学性的语言却显得面目可 憎,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的语言生动亮丽起来,使之无“阅读疲劳”之虞,有“赏心悦目”之感?本人在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巧用修辞

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保证语言富有文采的一个重要手段。各种修辞手法中,有这样三种值得关注:

1.排比。排比形式整齐,语言凝炼,气势充沛。文中适当使用排比句,能有效地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如在一篇谈个性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当毕达哥拉斯选择阳光而抛弃凯撒时;当庄周选择“掉尾于田间”而抛弃宫阙时;当张狂的阮籍长啸山间,潇洒的嵇康轻抚《广陵散》,淡泊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时──两个重逾千斤的方块字浮出水面:个性。

几个排比句环环相生,丝丝入扣,引出个性的话题,一气呵成,很有气势,也很有感染力。

2.比喻。比喻不仅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可感,而且能使诗文中的叙述或说理显得形象生动。例如有个学生的习作是这样来比喻母爱的:

鱼对水说:“你看不见我的泪,因为我生活在水中。” 面对那条悲伤的鱼,水轻轻地言道:“我看得见你的泪,因为你一直在我的心里。” 这个形象贴切的比喻,把母爱的博大深沉描绘得恰如其分,又真切感人,让人觉得精彩而不俗。

3.引用。在文中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些诗词名句、人物典故等,是提升文章内蕴和增加语言可读性的好途径。这一点是不可忽视的。在《思想的芦苇》一文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阐述:

这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子悠悠飘起的一缕秋光,是村姑眉宇间挥之不去的一抹苍凉的妩媚。像衣香玢影的女子步水而来,从古代,从《诗经》,“兼 葭苍苍,白露如霜”遂成千古绝唱。泗流中,弄篙荡舟的少年,采兰撷芷,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衬着茂密的芦苇,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

这段文字,把古代诗文巧妙地引用、化用,使芋芋芦苇和美丽的诗行和谐交融在一起,内涵就丰富了。当然,在作文的过程中可以不止是某一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有时也可以是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这一点,视行文的需要而定。

修辞之于文章,正如白云之于蓝天、星光之于夜空,因其美好点缀而使文字焕发光彩。然而在许多的作文中,我们经常会读到一些通篇都是干巴巴的陈 述,读来枯燥无味,兴趣顿减。殊不知一块布料裹在身上是毫无美感的。所以,让学生在写作时有意识地学会把修辞巧妙地镶嵌在文章里,应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 题。

二、炼字炼句

契诃夫说:“写作的技巧,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写好一篇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不断地锤炼语言,推敲语言,反复修改,文字才能渐趋完美。只有力求每一个细节的完好,文字才会出现整体的协调和优美。炼字炼句时大体可注意以下三项:

1.求准。力求语言的准确无误是写好文章的一大关键。古人推敲文字的典故可谓俯拾皆是,不再列举。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最准确的形容词,最准确的动词,最准确的名词,……只有一个,也就是最准确的那一个。”这可谓是大家的炼字风范。

2.求简。语言是否干净利索、简洁明了是衡量其是否生动的重要标准。那些啰里啰唆、不得要领、不知所云的文字是毫无价值的,也是写作时要坚决 摒弃的。在这一点上,契诃夫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他说:“描写海是很艰难的。我在一个中学生的练习簿上读到,你知道他是怎样描写海的吗?‘海大’,别的什 么也没有。依我看来,好得很。”

这就是说,写作的要领就是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切不可拖沓冗长,令人不可卒读。比如,在学生的习作中我们也许都经常发现这样的文章:长篇累牍 援引事例以证明一个论点;浓墨重彩陈述了好几个段落才引出要谈的话题;甚或是在通篇完完全全的叙述之后戛然而止,竟没有一句画龙点睛的语句……诸如此类, 皆不可行。这时,要求得语言的简明和纯正,就必须大刀阔斧、千淘万漉,“忍痛割爱”。

3.求新。新的文字永远具有活力和吸引力。语言是否新鲜灵动是成就一篇好文章的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一点切不可以等闲视之。如果我们翻开作文 本,发现千篇一律、不约而同地谈到爱因斯坦、爱迪生……,无论是事例还是开头结尾都陈词滥调,读来都有那么一点“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的陈年味 道。这时,看一篇两篇倒罢,看多了,就不由得会出现阅读疲劳,或者说是审美疲劳。在写作时,只有对语言进行独具匠心的编织,努力提高文字的质量,才能提升 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永驻真情

言由心发,文自情生。真情实感是好文章的魂魄所在。只有发自内心、抒发真情的语言才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正如法国缪塞所说:“最美丽的诗歌是 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诗篇是纯粹的眼泪。”古往今来,大凡至情至性之文皆流传下来,历久弥馨。这样的事例不可胜数。然而当前学生作文的一大诟病即是语言 无味,缺乏真情。

这一点已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其实,中学阶段,青春的喜怒哀乐,诉诸笔端都是好文章,只不过没能用心用情去写罢了。在一次练笔中,我读到一篇朴实无华却生动感人的好文章──《春天的第一朵鲜花》,这个学生是这样写的:

“我的母亲,用粗糙的手掌不停劳作,为了我的明天;我的姐姐,在青春年华四处奔波,为了我的学业。我爱她们,因之而爱天下所有平凡或不平凡的女性……我在心底里想对她们说:“你们!永远是春天的第一朵鲜花,给平凡世界带来了美丽和真情……”

事实证明,只有以情缀文,文章才会具有亲和力。中学阶段,应该把心情鲜活地呈现在纸上,让快乐和伤感、喧闹与沉静,一起构成文章的底色。惟其如此,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语言。

(河北无极中学(北校区))中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建议书
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珍惜水的作文
我和陈明是好朋友续写
珍惜水资源的建议书
保护环保建议书
仿写《少年闰土》
珍惜资源的建议
我和陈明续写
保护地球,珍惜资源的建议书
珍惜地球资源建议书
祖国,我的母亲
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建议书
珍惜水资源 要靠你我他
Q版的少年闰土
变态混凝土经济对比论文
水利产业化经济思考论文
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实证分析
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的发展新趋势及对策
地质矿产经济发展论文
水电厂丰水期清污效益探究论文
绿色贸易壁垒形成机制分析
备件经济管理思考论文
民营企业经济转变策略论文
机制砂技术与经济效益论文
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的结构性思考
国际贸易环境成本内在化效应分析
完善我国WTO/TBT实践的设想
论提升我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汽车业企业经济论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重点问题探究
《惊弓之鸟》随堂练习 巩固篇
《路旁的橡树》 整体阅读感知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考点练兵1
《路旁的橡树》 趣闻故事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巩固篇
《路旁的橡树》 作者及作品简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写作训练素材
《惊弓之鸟》随堂练习 提高篇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提高篇
《路旁的橡树》 重点字词梳理
《路旁的橡树》 重难点分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整体阅读感知
《路旁的橡树》 教案讲义1
《路旁的橡树》 重点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