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之源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之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1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之源

"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民族精神

论文摘要: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本文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渊源的论断。笔者力求在建构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台湾作家琼瑶说:“无论隔着山,隔着海,隔着岁月,中国人的心里总会流动着一条长江,一条黄河。”乡土文学家钟理和道:“原乡人的血只有流回原乡才会停止沸腾。”古人云:有井水处有柳永;今人叹:有华人处,有金庸。这些精辟言语和不朽绝唱异曲同工,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牵引力和久远的震撼力。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专属于中华民族的、支配千百万人言行的观念和力量,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文化模式。从狭义上讲,它是专属于中国人的精神文化构成要素或单位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讲,它是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特征、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的集合体。它集儒佛法道等为一体,是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以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为内在规定的意识形态,是一种习惯势力或惯性,属于观念上层建筑。辜鸿铭先生一言而盖之曰:深沉、博大、质朴、精深。其中,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们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不竭动力。”①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当下,经济全球化浪潮正在秋风扫黄叶般席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处于知识社会转型阶段的中国,“正面临哲学和文化上的重新定位”。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时代特征和具体实际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目标的重要路径。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共建民族精神家园。这凸显了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治国方略

三、中国传统文化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渊源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社会关系不和谐的最深层的表现是文化的不和谐和断层,主要是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的冲突。③任何战略思想,“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思想资料作为渊源。”④笔者认为,作为蕴涵众多珍贵遗产和传世性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渊源。

首先,两者在目标诉求方面具有一致性。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目标诉求主要体现在浩如烟海的巨著典籍中。《礼记》云:天下大公,选贤与能。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老子》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朝田亩制度》喊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口号。孙中山先生的规划则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地尽其利,货畅其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弘扬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达到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的目标。共产主义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但它也被倾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诉求。平等,公平是贯穿两者的共同精神信旨。"

其次,两者在有关人的价值及社会发展理念方面颇呈趋同性。中国传统文化中闪耀着珍贵璀璨的民本思想光芒。从孟夫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屈平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列子》中“天地万物,唯人为贵”的论述,到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佛教中讲求:众生皆苦、普渡众生。这些都是悲天悯人的民本思想。根据《共产党宣言》的经典论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从“人的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毛泽东认为“只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⑤邓小平提出我们的工作要由人民“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来评判;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求;胡锦涛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中国共产党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强调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社会发展方面,孟子曰:“知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可知天也。”庄子言:天地与我齐生,而万物与我合一。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可持续发展。它的基本含义是我们的发展模式要做到既要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会对后代的生存构成威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我们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进生态文明构建。

两者在接人待物策略上惊人相似。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庸之道,即“执其两端庸其中于民”。而中国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采取了中庸之道的技巧,如: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种治国方略并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法律面前受到平等保护;经济运行遵循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模式;我们处理两岸三地关系遵循“一国两制”。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兼收并蓄,显示了包容性。《易经》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李斯《谏逐客书》中有“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溪流,故能就其深”的宏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是一种宽容的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文化方面要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吸收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认为和而不同是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渊源。

四、建构民族精神,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使之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⑥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笔者认为,建构民族精神,是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重要路径。

首先,要挖掘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的个体对于这个国家和人民最深厚的情感寄托。如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情怀,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胸襟,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激情,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热情,等等,都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最原始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铸造改革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中,先秦法家“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革故鼎新言论为我们耳熟能详。改革家王安石“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的论述,表明了改革决心和勇气。改革,作为第二次革命,必然要触犯既得利益者,是一种格局博奕。我们如果读懂了历史上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艰难和远见卓识,那就会理解十多年前中国改革者“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赤子之心。三十多年来,我们获得了解放思想这一法宝。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反作用。从这个层面上说。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所取得的一切改革发展成果都是思想解放的成果。营造一个鼓励改革创新、“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的社会环境至关重要。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发挥反哺、支持中国改革发展的作用。今天,改革创新被作为时代精神的核心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

第四, 传承学以致用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人格修养、强练“内功”是其原义。穷则独善其身。“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不传习乎?”湖湘文化学派,以王船山、曾国藩为代表,坚持“内圣外王”,将这种理念改造发挥为“立功立德立言”,主张内省务实、学以致用。这表现为我们通常吟诵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世事洞明皆学问”、“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为中国传统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理论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产物。

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我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文化在一个国家建设进程中,起着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在风雨洗礼中愈加根深叶茂,顽强辉煌。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渊源。“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我们通过建构民族精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专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399—400。

③刘建武等主编:《科学发展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P144。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468。

⑤《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P103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扫雪
放飞梦想
生命
给鱼儿搬家
给校长的一封信
一件难忘的事
想起了幼儿园
陪伴你的angle
祁黄羊推荐仇人解狐,解狐的想法和做法
美丽的花园
妈妈笑了
《“人不如狗”反映什么》读后感
雨中情
小草
叶美在秋
餐饮部经理年终总结报告范文
采购员工作总结
城管干部2012年个人工作总结
新教材培训信息技术教研组改革课堂教学个人总结
2012年电工个人工作年终总结
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科个人工作总结
地理教师j教学工作年终个人总结
通航工程技术中心个人工作总结
教师教学年终总结
内勤人员个人总结
2012年客房科室人员个人工作总结
新教师个人工作年终总结
2012年公安局政务大厅个人总结
烟草安全员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餐厅服务员个人总结
讨论税务行政处罚与刑罚的衔接
试论海外华人社团跨国活动对当代国际关系进程的影响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面临严峻的挑战
浅论关联理论研究
浅论赖尔的行为主义身心观辨析
关于中国现行的行政解释体制研究
关于启蒙运动中的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
分析破产企业所欠税款与破产债权分配顺序的不合理性
会计税法规定不同经济事项处理也有别
对托马斯·阿奎那“本质”观的述评
从范式理论的发展和困境看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合流
探析事业单位缴纳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
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怎样进行纳税调整
参加WTO与关税问题的讨论
资本利得税在我国证券市场的适用性问题的浅论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语言积累
中国森林资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近义词反义词
阅读树木、倾听自然
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有感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文本链接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句子分析
我国环境形势严峻
根们的讨论
续《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中心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结构
续《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语言感悟
小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