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8
“现代建筑的旗手” 勒·柯布西耶
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西北靠近法国边界的小镇,父母从事钟表制造,少内时曾在故乡的钟表技术学校学习,对美术感兴趣,1907年先后到布达佩斯和巴黎学习建筑,在巴黎到以运用钢筋混凝土著名的建筑师奥古斯特。贝瑞处学习,后来又到德国贝伦斯事务所工作,彼得.贝伦斯事务所以尝试用新的建筑处理手法设计新颖的工业建筑而闻名,在那里他遇到了同时在那里工作的格罗皮乌斯和密斯凡德罗,他们互相之间都有影响,一起开创了现代建筑的思潮。他又到希腊和土耳其周游,参观探访古代建筑和民间建筑。
柯布西耶于1917年定居巴黎,同时从事绘画和雕刻,与新派立体主义的画家和诗人合编杂志《新精神》,按自己外祖父的姓取笔名为勒。柯布西耶,他在第一期就写到:“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它植根于一种新的精神,有明确目标的一种建设性和综合性的新精神。”后来他把其中发表的一些关于建筑的文章整理汇集出版单行本书《走向新建筑》,激烈否定十九世纪以来的因循守旧的建筑观点、复古主义的建筑风格,歌颂现代工业的成就,提出“我们的时代正在每天决定自己的样式”,称颂工程师的工作方法,“工程师受经济法则推动,受数学公式所指导,使我们与自然法则一致,达到了和谐。”提出“住房是居住的机器”,鼓吹以工业的方法大规模地建造房屋“建筑的首要任务是促进降低造价,减少房屋的组成构件。”对建筑设计强调“原始的形体是美的形体”,赞美简单的几何形体。
* 底层架空;
* 屋顶花园;
* 自由平面;
* 横向的长窗;
* 自由立面。
按照“新建筑五点”的要求设计的住宅都是由于采用框架结构,墙体不再承重以后产生的建筑特点。勒。柯布西耶充分发挥这些特点,在二十年代设计了一些同传统的建筑完全异趣的住宅建筑。萨伏伊别墅是一个著名的代表作。柯布西耶的建筑设计充分发挥了框架结构的特点,由于墙体不再承重,可以设计大的横向长窗,他的有些设计当时不被人们接受,许多设计被否决,但这些结构和设计形式在以后被其他建筑师推广应用,如逐层退后的公寓,悬索结构的展览馆等,他在建筑设计的许多方面都是一位先行者,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勒.柯布西耶还对城市规划提出许多设想,他一反当时反对大城市的思潮,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是极有远见卓识的。他在20和30年代始终站在建筑发展潮流的前列,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现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避居乡间,后来又到印度和非洲工作,战后他的建筑设计风格明显起了变化,从注重功能转向注重形式;从重视现代工业技术转向重视民间建筑经验;从追求平整光洁转向追求粗糙苍老的有时是原始的趣味。因此他在战后的新建筑流派中仍然处于领先地位。他的设计理念直到去世,都对世界各国的建筑师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他的设计经常引起很大的争议,他设计的朗香圣母院教堂的怪异外观,令守旧派异常愤怒,但被革新派奉为经典。他为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的方案引起评审团长时间的争论,最后由政治家裁决否定。他的马赛公寓,被法国风景保护协会提出控告,到后来,又成为当地的名胜;他为阿尔及尔市做的规划和建筑设计被市政当局否决,但后来其中的逐层后退设计方法却被许多非洲和中东的沿海国家采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雨
- 甜橘子
- 不要乱扔垃圾
- 搞卫生
- 动物叫
- 雷公公
- 小伞兵
- 种树
- 关水龙头
- 春雨姑娘
- 玩游戏
- 橘子
- 丁丁写字
- 捉迷(mí)藏(cáng)
- 校园,校园我爱你
- 日记的特点
- 鲁讯自传
- 入团志愿书填写要求
- 个人写作的概念
- 日记的种类
- 日记的实例一
- 自传的概念
- 个人写作的特点
- 日记的实例三
- 日记的实例二
- 个人写作的作用
- 自传的种类
- 自传的要求
- 我的简历
- 高二学生入团申请书例文
- 探析消费艺术语境下解读剧场民间歌舞
- 试论现行《音乐课程标准》中的音乐本位意识
- 浅谈如何上好非音乐专业大学生音乐赏析课
- 试论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影响
- 试论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素质与高校音乐公共课的改革
- 试论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乐体裁分析
- 试论提高钢琴练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 探讨新课程下高师音乐课堂的师生交流与互动
- 我国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相互关系
- 浅议高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浅谈培养学生音乐学习能力 提高高中音乐教学质量
- 探讨高师音乐专业钢琴课程结构调整的构想
- 浅谈苗族民歌《飞歌》及其在非原生态音乐作品中的延展
- 试论树立“原作”意识,寻求演唱的最佳途径
- 浅谈音乐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
- 《小鹿的玫瑰花》片断赏析一
-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二
- 《泉水》教学设计(A、B案)
-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片段及评析
- 《泉水》教学设计三
- 《笋芽儿》教学设计四
- 《笋芽儿》教学设计八
- 《笋芽儿》教学设计六
- 《泉水》教学设计四
- 《泉水》教学设计二
- 《小鹿的玫瑰花》片断赏析二
- 《笋芽儿》教学设计五
- 《小鹿的玫瑰花》(A、B案)
- 《笋芽儿》教学设计七
- 《笋芽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