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7
对艺术设计专业徒手表达教学方法探索
对艺术设计专业徒手表达教学方法探索 对艺术设计专业徒手表达教学方法探索
摘 要:通过对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就一年级基础课的回顾,发现了一些问题,以这几年学生生源素质为研究基础,经过这几年探索出一些适合与本专业学生提高基础素养的教学办法,教学方法主要针对于设计基础课中的徒手表达的研究,提出了一套较为合理高效的学习方法,从训练的题材和学时的安排两方面入手,使没有受过学前专业素质训练的学生能够在短期内提高到一定的水平,从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关键词:循序渐进;徒手表达;论文下载
我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还处在起步阶段,虽然艺术设计专业还比较年轻,在这期间为社会也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设计人才,教学体系已经比较完备。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全体教师在教学上的不泄努力,以及在教学体系改革和教学方法研究上所作出的贡献。从办学环境来讲,我们不具备任何优势,交通不便利,城市经济类型属于能源型城市,艺术设计对于学校来说也是一个新专业。这些原因致使我们的生源素质较其他兄弟院校尤其是老牌的艺术设计院校的生源相比较,素质相差甚远。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我们立足于现有的硬件和软件的条件,努力研究,试图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对课程进行探索性的改革,力求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新路。徒手表达在设计课中的地位;徒手表达在整个设计课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方案初期阶段,用速写草图帮助学生进行思考、构思,将头脑思维片段的捕捉下来形成准确、形象的图形和符号。有些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甚至就源于设计师的最初手稿。因此图解与思考是设计师基本素养之一,二者也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同时也是设计师之间沟通的桥梁;徒手表达能从多个角度出发,空间、平面、立面、剖面、透视、展示设计意图与构思。许多设计师都是优秀的画家,而许多画家也曾参与到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当中。怀勒(Charles de Wailly,1730-17
9
8)被认为是当时最优秀的建筑画家,他和皮瑞(Joseph Peyre,1730-17
8
5)一起设计了巴黎歌剧院。他们在庄严的建筑外表内,设计了绚丽辉煌的室内空间,这个空间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怀勒所画的剖面图中,它不仅表现了建筑结构和室内装饰,而且还画了在观众厅、舞台和街道上的人物形象。这幅画是一个新突破,即建筑画可以表现一个从外到内的空间序列。
2、 以往的教学方法及效果:徒手表达或者称为设计速写这门课程,据了解在在大多数院校设计基础课程中只占有很少的学时,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我们也曾面临由于学时的有限,因此课堂上不可能将全部的徒手表达知识一一的讲解。基本上是在大一的第一学年刚入学的阶段讲完理论,然后大部分时间是留给学生课下自己来学习,每周交2篇A4幅面的速写作业,这样下来会出现一些问题,首先是学生临模时选择的题材多种多样,难易不等,有的临摹过于简单,有的却过于复杂;有的同学临摹的工作量不够,一张纸上只是寥寥几笔几个形态。还有的在交作业之前突击完成,效果可想而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也曾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临摹优秀的速写教材,现在有一些学校仍在应用这种方法,但在一年级采用这种方法还是不妥,首先是每一章节临摹的图量或多或少,难易不等,在理论方面学生也理解不了。
3、 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经过一番总结,还是觉得应该从作业的环节着手解决问题,最终形成以下教学方法;首先将临摹的题材收集整理归类,主要来源于几本好的参考书如《建筑环境配景表现技法》等,将这些临摹的素材按照由简单到复杂,有平面到立面再到立体的顺序归类,在归类的过程中,筛选出简单、常用容易掌握的配景。各类参考书中有很多复杂的难以掌握图例不适合于初学,如果不加以要求,在安排作业时,临摹的内容过于多样,在工作量和评分上难以统一。其次,在临摹的数量上,按照所给出的临摹稿上的数量来完成,这样可以保证每人每周完成一定的工作量。
4、有针对性的训练
5、 结束语
徒手表达教学这个环节中,理论指导是一方面,更的重要的是贯彻落实每次的练习内容和课上的监督指导。在作业的评判过程中发现问题所在,及时调整内容,重点辅导资质较差的学生,培养兴趣是关键。通过速写的练习,从而使学生建立起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的信心。
参考文献:[1]《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钟训正
《图解思考》(美)保罗·拉索 建筑工业出版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读后感
- 我与爸爸妈妈比童年
- 爱的启示
- 我与快乐一起成长
- 我的老师
- 我的好老师
- 我的一家
- 我的家----江南世家
- 写给妈妈的一封信
- 我是一个小书迷
- 云
- 90后的我真幸福
- 豆子成长记
- 新学期的打算
- 神奇的泡泡水
- 浅谈真实的道德冲突对个体道德成长的意义
- 略谈会计准则的中国特色
- 加强税收管理途径的理论分析
- 关于道教山水悟道诗的宗教思想探源
- 浅谈系统论丰富和发展了辩证联系的特征
- 关于推进依法治税的现实思考
- 试论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的现代启示
- 对新形势下财务报告改进与发展的建议
- 公共财政对税收体系的要求
- 电子商务涉税问题的探讨
- 多视角析说税收增长
- 浅谈果戈理的宗教思想
- 论析阿多诺对文化工业的批判
- 无神主义的批判与人本主义的诠释——陈独秀宗教思想探析
- 浅论中华“太极图”生命范式的文化情韵
- 《威尼斯的小艇》课后反思
-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 《给予树》说课稿
- 《火烧云》教学方案设计
- 《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火烧云》课堂实录
-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文成公主进藏》课堂实录(3)
-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反思
-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 《刷子李》教学设计
-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 《草原》教学设计
- 《杨氏之子》教后反思
- 《匆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