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无神主义的批判与人本主义的诠释——陈独秀宗教思想探析

无神主义的批判与人本主义的诠释——陈独秀宗教思想探析

"

论文关键词:无神主义;人本主义;伟大人格

论文摘要:近代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领导者一陈独秀在科学主义、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宣扬否定一切宗教迷信,特刺是基督教,揭露其荒谬性.主张用科学取代宗教的无神主叉思想。并以人本主叉为基础对基督教教叉进行扬弃.充分赞扬基督教中耶稣“爱”的伟大人格。

20世纪2。年代起,中国的现代无神主义思潮风起云涌,非基督教运动在全国展开。非基督教运动虽是由中国学术界发起,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中国非基督教运动是继新文化运动的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是一场人与神的激烈斗争,是一场理性的批判运动。它广泛宜传了科学民主思想,并伴之社会主义的宣传。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主要发起者、组织者、领导者和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他不仅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光辉的业绩与深远的影响。也在对宗教的批判与诊样方面,有其独到的一面。他对宗教的批判与设释不仅在20世纪的中国思想上写下了浓浓的一笔,也对整个现代中国思想的宗教理解产生了探远的影响。

一、对基翻宗教的无神主义批判

(一)对基赞宗教的批判

陈独秀早期是一名较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强烈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倡民主共和制。基于这一立场.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伟大实践中,对宗教鬼神的批判极为尖锐。他认为“天地间鬼神的存在,倘不能确实证明,一切宗教,都是一种骗人的偶像。阿弥陀是骗人的;耶和华上帝也是骗人的。玉皇大帝也是骗人的;一切宗教家所尊重的崇拜的神佛仙鬼,都是无用的骗人的偶像,都应该破坏!”陈独秀把宗教视为偶像崇拜,对之进行彻底地批判,他指出“世界上真实有用的东西,自然应该尊重,应该崇拜;倘若本来是件无用的东西,只因人人尊重他,祟拜他,才算得有用,这班骗人的偶像倘不破坏,岂不教人永远上当么?”因此,陈独秀得出结论:“若论及宗教,愚一切皆非之。”至于谈到为什么要否定宗教,陈独秀认为:‘.大概有两种原因:(一)是因为他的教义,完全和科学相反,所以要提倡科学,不得不反对基督教。(二)是因为他们底教会。资本主义色彩过于浓厚了。”陈独秀受西方进化论影响,认为按照历史进化论观念的逻辑来研究这个宗教问题,那么可以说宗教在现时的世界已经没有任何“成立的必要”了。

从上述对于宗教的理解出发,陈独秀对基督宗教的荒谬性给予了自己的批判。他的批判大致从如下几方面进行的:

1,陈独秀批判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基督教虽然不及佛教“出世”那么消极,但是因为近代西方科学的传人与兴盛,中国人认识到其迷信的性质,认为基督教并无法真正解释解决人生真谛。“基督教底‘创世说’‘三位一体说’和各种灵异,大半是古代的传说,附会,已经被历史学和科学破坏了”,例如,耶稣一生的历史诸如降生,奇迹,复活等事,“都没有历史和科学的证据使我们真实相信。”

2.陈独秀批判基督教的上帝“全能”与上帝‘’全善”说。陈独秀认为:“基督教教义自然不是短篇文章所可说得详尽的,但是他教义中最简单最容易说明的缺点就是上帝全能与上帝全善.说矛盾不能两立。依我们日常所见的恶事和圣书中所称的恶魔和耶稣代人类所赎的罪恶。这万恶的世界是谁创造出来的?人类无罪,罪在创造者。由此可以看出上帝不是‘非全能‘就是非全善‘。我们终不能相信全善而又全能的上帝无端造出这样万恶的世界来。”在基督教教义中,陈独秀虽然极力推崇平等,博爱。牺牲等,但他却说:‘不过博爱,牺牲,不是有了基督教才能成立的,他是能独立脱离了基督教而实行的。所以这两种美德.不能算是基督教独有.因为彼是变成人类伦理方面的一种了。”至于基督教真正的教义“有罪~赎罪”说,更没有其存在的科学依据。基督教认为人作为世界的存在物,生来带着原罪,但如果虔诚地信仰上帝,人们就会洗刷掉罪恶,陈独秀清楚地认识到其荒谬性:基督教认为一切世界、人类、社会都是上帝创造的,所有反叛上帝的人都是罪恶的。但是人类为什么要有罪呢?基督教教义认为是人类不听上帝的命令,可是一切世界、人类,都是上帝创造的,那么上帝为什么要造有罪的人呢?如果上帝是慈善的,为什么要使世界上有如此多有罪的人,使世界不能一日平安呢?这不是上帝太儿戏了吗?“既要使人类无罪,却造了许多有罪的人;既要使世界和平,却养育了许多乱世的原素,这又何苦呢!”

3.陈独秀批判人们信仰基督教的盲目性,反科学性。基督教宜扬“信仰第一”,拒绝人类的理性认同,这是不符合人类认识过程的。陈独秀曾在给一个基督徒的回信中说:“然宗教家之信望,均以神为目标?必以归纳法证明神之真实存在,然后依以求智,方不失为刚傻,方不坠于迷信。”因此,当他就此问题请教某位著名的基督教学者时,陈独秀说:“但他也不能回答我,只是说’你要、相信上帝,不要把他研究,上帝是有力量的。’叫别人不要研究而信他,怎可使人心服呢?”

4.陈独秀批判了基督教教义的罪恶。他说:“我们批评基督教?应该分基督教(即基督教教义)与基督教教会两面观察。”他清算了基督教的罪恶:“在现在人智发达的社会里,一切古代人智蒙昧社会所遗传的宗教教义底缺点自然都暴露出来了,所以我们不必对于基督教教义的特点特别攻击;至于基督教教会至今所作的罪恶,真是堆积如山,说起来令人不得不悲愤而且战栗!”陈独秀揭露:我们忘不了异教裁判所暴烈的压迫人们思想自由;我们忘不了‘信礼’美名之下所烧杀的男女;我们忘不了修道院利用‘隐匿权’为种种罪恶之巢窟,我们忘不了西班牙官吏阿拉委大因信奉哥自尼学说收没财产禁锢修道院八年的事;我们忘不了教皇仇视人身解剖学为恶魔宜告死刑的事。像此等压迫思想自由、压迫科学的事,举不枚举,这都是基督教教会过去的罪恶。现在又如何呢?大战杀人无数,各国的基督教教会都祈祷上帝保佑他们本国的胜利;各基督教的民族都同样的压迫远东弱小的民族,教会不但不帮助弱小民族来反抗,而且作政府殖民政策的导引。“‘综观基督教教会底历史过去的横暴和现在的堕落,都足以令人悲愤而且·战栗.实在没有什么庄严神圣之可言。”

(二)科学代替宗教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以科学说明真理,提倡以科学替代宗教。他在《敬告青年》中指出:“无常识之思维,无理由之信仰,欲根治之,厥维科学。夫之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较之想象武断之所为,其步度诚然其步步皆踏实地,不若幻想突飞者之终无寸进也。宇宙间之事理无穷,科学领土内之膏胶待辟者,正自广阔。”陈独秀视科学和宗教相对立,“科学者何?吾人对于事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想象者何?既超脱客观之现象,复抛弃主观之理性,凭空构造,有假定而无实证.不可以,人间已有之智灵,明其理由,道其法则者也。在昔蒙昧之世,当今浅化之民.有想象而无科学。宗教美文。皆想象时代之产物。”陈独秀把科学与想象截然对立、割裂开来,显然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然而,他正确地指出,科学要求主观符合客观实在,科学能在人类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等理性思维方式来认知世界。“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阁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因为只有用科学的法则来观察事物才能使人们的思想言行遵循理性的原则,从而屏弃宗教迷信和盲目无知的风气。由于陈独秀信奉西方科学主义,特别是受孔德实证主义影响,认为科学是真实的,具有客观性和合理性的特点;而宗教是空想的,具有主观性和荒谬性的特点。科学法则是自然法.具有必然性,普遍性,真理性;而宗教是人为法,是部分的,一时的,当然的。陈独秀说:“余之信仰。人类将来真实之信解行证,必以科学为正轨,一切宗教皆在废弃之列;其理由颇繁,姑略言之。盖宇宙间之法则有二:一曰自然法,一曰人为法。自然法者,普遍的,永久的,必然的也,科学属之;人为法者,部分的,一时的,当然的也,宗教道德法律皆属之。无食则饥,衰老则死,此全部生物永久必然之事,决非一部分一时期当然遵循者。若夫礼拜耶和华,臣殉君,妻殉夫,早婚有罪.此等人为之法,皆只行之一国土一时期,决非普遍永久者。人类将来之进化,应随今日方始萌芽之科学,日渐发达.改正一切人为法则使与自然法则有同等之效力,然后宇宙人生.真正契合。此非吾人最大最终之目的乎?或谓宇宙人生之秘密,非科学所可解,决疑释优,厥惟宗教。余则以为科学之进步,前途尚远。”他认为作为普遍的、永久的、必然的“自然法则”的科学,随着人类的进化将‘旧渐发达”,而作为部分的、一时的、当然的“人为法则”的宗教,则“必先自欺,始克自解,非真解也”“非普遍永久必然者”。因此,陈独秀主张“以科学代宗教,开拓吾人真实之信仰”。陈独秀曾与一位朋友谈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吾友某君与余言:吾辈虽不赞成基督教,然吾国人若信基督教。岂不愈于迷信鬼神,崇拜动物乎?一日,余以此语李实曾先生,李先生则云:‘宁任其迷信鬼神,崇拜动物,勿希望其信基督教,因鬼神,动物之迷信,较基督教之迷信,浅薄而易解悟也。中国人种种邪说迷信,固极可笑,然当以科学真理扫荡之,不当以基督教之迷信替之。’斯言也,吾无以难之。”如果经不起科学法则与理性法庭的审判,那么即便是“祖宗之所遗留,圣贤之所垂教,政府之所提倡,社会之所崇尚,皆一文不值也。”只有科学才能根治’‘无常识之思维,无理由之信仰”。这正体现了‘科学”的认识对新文化运动中科学思潮的理性主义色彩。"

二、对宗教的人本主义诊释

陈独秀接受西方人本主义思想,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把人类进化划分为:宗教迷信时代,玄学幻想时代,科学实证时代.认为人的时代已经来临,神的时代已经结束。他说:“自英之达尔文持生物进化之说.谓人类非由神造,其后递相推演,生存竞争优胜劣败之格言,昭垂于人类,人类争与智灵,以人胜天,以学理构成原则,自造其祸福,自导其知行,神圣不易之宗风,任命听天之惰性,吐弃无遗,而欧罗巴之物力人功,于焉大进.”即是说,进化论反对宗教与“任命听天”,指导人类以力胜天,自求幸福,自导言行。他在论中国教育时,认为应该重人弃神。他说:“孔特分进化为三时代第一日宗教迷信时代,第二曰玄学幻想时代,第三曰科学实证时代。欧美的文化,自十八世纪起,渐渐的从第二时代进步到第三时代,一切政治,道德,教育,文学,无一不含着科学实证的精神。近来一元哲学,自然哲学,日渐发达,一切宗教的迷信,虚幻的理想,更是抛在九霄云外;所以欧美各国教育,都注重职业。所教功课,无非是日常生活的知识和技能。……不像东方人连吃饭穿衣走路的知识和本领也没有;专门天天想做大学者,大书箱,大圣贤,大仙,大佛。西洋教育所重的是世俗日用的知识,东方教育所重的是神圣无用的幻想,西方学者重在直观自然界的现象,东方学者重在记忆先贤先圣的遗文。我们中国教育,若真要取法西洋,应该弃神而重人,弃神圣的经典与幻想而重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的技能。”当时他又提倡人类应该以自依的觉悟代替依他的信仰。他认为:“宗教之为物,无论其若何有社会的较高之价值,但其根本精神,则属于依他的信仰,以神意为最高命令;伦理道德则属于自依的觉悟,以良心为最高命令;此过去文明与将来文明,即新旧理想之分歧要点。”

陈独秀抽去了基督教教义中超自然启示的神秘部分,而保留耶稣伟大人格所展现的人文、情感精神。陈独秀为什么如此赞扬基督教呢?因为基督教经过路德、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已逐渐成为资产阶级的宗教,而陈独秀又极其向往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因此,他也就在称赞欧美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同时,赞颂起基督教来。陈独秀认为基督教中“爱”的伦理精神是近代文明发展的产物,它高筑于个体解放与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不存在一丝一毫的卑躬屈膝,因此在西方社会起到了促进了文明进步与政治清明的作用。他所谓“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体;K东洋民族以家族为本体”,就是主张以西洋为榜样,用主张个体自由基础上的“爱”的宗教来取代中国传统封建宗法的纲常教义。他指出:“法律上之平等人权,伦理上之独立人格,学术上之破除迷信,思想自由,此三者为欧美之进化之根本原因。”他在《基督教与中国人》中说:“我以为基督教是爱的宗教,我们一天不学尼采反对人类相爱,便一天不能说基督教已经从根本崩坏了。基督教底根本教义只是信与爱,别的都是枝叶;不但耶稣如此,旧约上开宗明义就说:有害你们生活流你们血的,无论是兽是人,我必付他的罪。凡流人血的,人也必流他的血,因为上帝造人,是按着自己形象造的。’(创世纪第九章)所以基督徒或是反对者,都别忽略了这根本教义。”陈独秀力图将基督教“爱”的精神融人到中国人的“血液”中,这样也就为建立组织西洋式的新社会奠定了伦理基础。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前,陈独秀憧憬在中国建立一个人道的新时代、新社会。这个社会是“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提倡“公有、互助、富于同情心、利他心的新道德。”他又说:“我们今后对于基督教问题,不但要有觉悟,使他不再发生纷扰问题;而且要有甚深的觉悟,要把耶稣崇高的,伟大的人格,和热烈的,深厚的情感,培养在我们的血里,将我们从堕落在冷酷,污垢,坑中救起。”“基督教底‘创世说’‘三位一体说’和各种灵异,大半是古代的传说,附会,己经被历史学和科学破坏了。我们应该抛弃旧信仰,另寻新信仰。新信仰是什么?就是耶稣崇高的,伟大的人格,和热烈的深厚的情感。不但那些古代不可靠的传说,附会,不必信仰;就是现代一切虚无琐碎的神学,形式的教义,都没有耶稣底人格,情感那样重要。耶稣说:‘我告诉你们,有一比神殿更大者在此’(马太传十二之六)‘我不为祭祀而为怜悯’(马太传十二之七)我们应该崇拜的,不是犹太人眼里四十六年造成的神殿,(约翰传二之二十)是耶稣心里三日再造的,比神殿更大的本尊.我们不用请教什么神学,也不用依赖什么教义,也不用什么宗派;我们直接去敲耶稣自己的门,要求他崇高的伟大的人格和热烈的深厚的情感与我合而为一。他曾说:‘你求,便有人给你;你寻,便得着;你敲门,便有人为你开。’(马太传七之七)这就是耶稣教我们的人格,教我们的情感,也就是基督教底根本教义。除了耶稣底人格,情感,我们不知道别的基督教义。这种根本教义,科学家不曾破坏将来也不会破坏。”

三、陈独秀的宗教人本主义的历史影响

陈独秀是革命政治的宜传家和活动家,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学者。基于此,他对宗教有神论的批判极为尖锐,但不甚深刻。陈独秀对宗教有神论特别是基督教的批判并非立足与宗教理论本身。陈独秀以尼采的权利意志,柏格森的生命意识及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以科学为武器,批判有神论与虚幻论,反对鬼神迷信以及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宜扬无神主义思想,在新文化运动中表现出启蒙思想家的斗争精神。

陈独秀极力否定一切宗教,他宜传科学,当然就不可能承认宗教的创世说;他主张民主,当然就不可能将从基督教义衍生出来的等级森严的教会制度视为天经地义;他否定中国自己的“孔教”,当然就没有理由把十九世纪以来经西方先进思想家严厉批判的已经开始失去灵光的基督教看作神圣不可侵犯。但是陈独秀又推崇基督教耶稣伟大人格所展现的人文精神,主观动机是为了反对封建主义,反对迷信,思想方法上与近代改良主义有重大转变,对于民众的思想解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把基督教的人文精神灌输到中国人的“血液”中去,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否具有良效呢?首先,陈独秀认识到愚昧的中国民众在科学不发达的条件下,还有宗教情感的需要,他试图用基督教教义解决中国民众的麻木不仁,亦或试图用资产阶级的宗教伦理精神来刺激中国人的神经。然而,陈独秀并未认识到基督教教义并不符合中国实际的国情和发展趋势。中国国民的麻木不仁决不是缺乏某种宗教情感,亦或缺少西方宗教生活而造成的,而是长期的封建主义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已经染上资产阶级功利主义色彩的基怪教教义在20世纪初的中国也许是一种新思想,但决不是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例如基督教教义中所宣扬的平等观在中国的阶级社会中缺乏现实的基础,对于广大的中国民众来说,仍是禁锢国民头脑的精神枷锁。其次,陈独秀在20世纪初,希望用西方的宗教情感来弥补中国人的麻木不仁,为了反对封建主义,用基督教的平等博爱精神来取代其他一切宗教,只不过是用一种宗教取代另一种宗教,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革。如果说洪秀全作为农民运动领袖,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无力提出科学理论,只能借助于基督教民族复兴的精神,把农民从沉睡中唤醒,作为对异族统治和外来侵略者的反抗,还能够体现中国近代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又充满了暴力的色彩,这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进步。而陈独秀虽然清楚的认识到宗教与科学的对立关系,但忽略了西方帝国主义者又在利用基份教侵略中国,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赞扬基督教教义,这只能是自欺欺人。陈独秀的宗教观之所以有如此的局限性,主要在于他未能抓住宗教的真正的本质。只看到宗教存在的认识基础,却没有把握宗教存在的社会基础。陈独秀对宗教有神论的批判虽然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仍不失为近代杰出的无神论者。他提倡科学、民主、自由,反对封建迷信,其理论贡献是显而易见的。正如在陈独秀逝世后,报纸作出的中肯评价:“青年时代的陈独秀,向宗教宣战,向偶像宣战,一种凌厉之气,不失为一个前驱者。”

此外,陈独秀的宗教观对于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形成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的政治斗争异常复杂,运动本身即是中国近代政治斗争进一步深化的产物,是在文化领域开展的一场艰巨的政治斗争。当时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已经失败,各色封建顽固势力企图在文化领域兴风作浪。他们打着维护孔子地位的招牌,提出要立孔教为国教,全面恢复孔孟之道对于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的统治。一时间迷信思想泛滥,各种玄学组织纷纷出笼。对于泛滥成灾的迷信思想,陈独秀的态度是毫不留情,严加挞伐。他还高举科学的大旗,坚信宗教必将被科学所战胜,并最终走向消灭。但是陈独秀并没有因此对宗教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相反他却极其谨慎地指出,要对各宗教采取客观的分析态度,特别是要挖掘和发扬宗教里面包含的文化内涵,必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坚决反对定孔教为国教,主张各宗教一律平等,信教自由,国家不能用强制力干涉宗教信仰。

总之,陈独秀的无神主义的宗教批判思想,与此后中国的国家宗教政策直接具体由内在思想关联性。也对此后中国现代思想界对宗教的基本态度与立场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因而如何批判性对待陈独秀等早期共产主义者、科学主义者的宗教观至今仍是思想界的重要任务。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丽的梨花
第一次炒鸡蛋
新编《孟母三迁》
我爱校园里的小狗
幸福是母爱
我爱《小学生之友》
踏苏堤
神奇的“笔”形钻地机
月夜
读《太阳请假的时候》有感
我的梦想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写回信
时空隧道
板凳和雪花都笑了
当我遇到困难时
“安全教育活动月”活动方案
“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活动方案
安全自护教育中队活动设计方案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2012年愚人节活动策划方案
网站策划方案
争做新时期人民满意教师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
中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
幼儿园大班段家长开放日活动方案
社会综合实践课活动方案
啤酒节策划方案
五一活动策划方案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系列活动策划方案
大学生辩论赛策划方案
深度多元论
当代知识论:概念、背景与现状
对个税改革问题与化解路径分析
本体的诠释──析梅洛-庞蒂现象学的“肉体”概念
国际个税征管的启发
试论纳税担保制度完善
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几点思考
存在与好好存在:一个建筑现象学的奠基尝试
个体税收征管状况与完善路径
税务风险防控路径思考
对税收筹划的有效管制释解
生命哲学纲略
对区域税收政策的设计研究
构建和谐社会的奠基石:天赋权力,义务之解析
税收专业培训课程的设计思路
《小木偶的故事》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6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8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10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12
《桂花雨》随想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11
《去年的树》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5
《小木偶的故事》快乐练习:同步达纲练习
《小木偶的故事》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小木偶的故事》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去年的树》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7
《去年的树》快乐练习:达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