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蒙古西征对当时世界的统治及影响分析

蒙古西征对当时世界的统治及影响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1

蒙古西征对当时世界的统治及影响分析

[摘 要]蒙古西征是世界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长时间以来,人们对此评价不一。我国史学界对于蒙古西征事件不少人予以基本的否定,西方的史学家与政治学家对这一事件也是看法不一,有人将蒙古西征看做是一场灾难,一场浩劫,一场来自东方野蛮人的祸乱,也有人认为蒙古西征加强了东西方经济的交流,对世界历史的前进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拟就对蒙古帝国的三次西征对其被征服地区的统治、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西方近代化产生的影响以及战争所带来的灾难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蒙古西征;文化交流;统治;影响

一、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

1、对俄罗斯地区的统治

随着社会经济的的不断发展,产生了在割据的俄罗斯各公国之间加强联合,走向统一的要求,俄罗斯人不断起来反反抗蒙古统治,加上帖木儿帝国的侵袭,钦察汗国不断分裂,只留下克里米亚等几个汗国残存了很长时间。总而言之,在客观上,钦察汗国的统治为俄罗斯由分裂割据的公国走向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创造了条件。俄罗斯人不但学会了蒙古军队的战法,还效仿钦察汗国的统治模式,把分散的公侯国组成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2、对中亚地区的统治

中亚地区是和蒙古帝国关系最为密切的地区,成吉思汗将中亚封给二子察合台,即察合台汗国,对中亚控制了很长一段时间。察合台和窝阔台去世之后,蒙古统治集团出现了严重的权力争斗,中亚地区也陷入混乱之中。14世纪初察合台汗国合并了窝阔台汗国的大部分封土,国势极盛。到了元朝后期,察合台汗国争权夺利的现象愈演愈烈,陷入了分裂。与此同时在察合台汗国中形成的帖木儿帝国逐渐强大,先后占领了河中地区和花剌子模,后来又从伊尔汗国手中夺取了伊朗和阿富汗地区,后又侵入钦察,南下印度,洗劫了叙利亚的大马士革。除此之外,帖木儿帝国还击败奥斯曼帝国,使奄奄一息的拜占庭帝国又残存了近半个世纪。帖木儿帝国在15世纪陷入了严重的四分五裂的混战之中,在此之后其后裔巴布尔控制了北印度,巴布尔的孙子阿巴克征服了整个印度,建立的莫卧尔帝国一直残存至19世纪中叶。

3、对奥斯曼帝国崛起的影响

4、对伊斯兰世界的影响

从短时期来看,蒙古人的西征对于伊斯兰世界来说,无疑是一场毁灭性的的灾难。蒙古入侵伊斯兰世界之后,每占领一个城市或地区,都会进行残酷的屠杀和掠夺,将一座座繁华的城市夷为平地。但是,蒙古统治者在其帝国里却没有打压异教徒,而是尊重的伊斯兰教的风俗和穆斯林的宗教信仰自由。在蒙古帝国的统治下,许多穆斯林也为蒙古人做了许多贡献。他们充当东西方货物和生产技术交流的媒介,他们将西亚的医学、天文、历法、数学、建筑等方面的科学技术传到东亚,他们还向东方世界传播了伊斯兰教,扩大了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力。

二、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虽然从公元二世纪中叶开始,中国的西汉王朝就同罗马帝国有了直接的往来,但是到了公元五世纪,由于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欧洲和东方的商旅之间的贸易和往来就逐渐断绝。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公元十三世纪蒙古帝国的西征时才被打破。前苏联的著名东方学家巴托尔德所说:“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中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4]

蒙古帝国空前辽阔的疆域使得亚欧大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扩大了东西方文化交流。蒙古西征军横扫欧亚大陆,扫除了以前各国之间的限制,使得亚欧之间的来往畅通无阻,加速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进程。这个时期很多西域人自愿或者被迫来到中土,这些东迁的西域人与当时的女真人、西夏人、南宋人、蒙古人等相互交流、影响,促进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在西征时随着蒙古军队的有蒙古人、汉人、钦察人和其他民族的人西至欧洲,也有因西征而东迁的不同民族的人,这种迁徙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是残酷的,但正是她们的迁徙扩大了东亚和欧洲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文化技术的交流,为世界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蒙古帝国在东西之间各交通要道上均设有驿站,道路便捷,使商品流通较为便利、安全,当时欧洲各地、阿拉伯半岛、非洲北部及东岸沿海地区的商队来蒙古经商也更加频繁。欧洲的商人、使节、游人来东方的很多,同时,蒙古帝国也派遣使节、商队至欧洲活动。如在东方的各大城市和交通要镇中都有西方商人经商,可见贸易在当时蒙古帝国中地位的重要。那些不远万里的商人在得到利润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使东西方货物相互补充,信息、文化相互交流影响,这些都有利于东西方交流。

此外,蒙古帝国的统治者用武力征服东欧、西亚、中亚及中原地区,但这些地区的先进文化也吸引了蒙古人,他们臣服并学习了这些文化,使得蒙古人的文明程度得到了提升。蒙古帝国时期,阿拉伯地区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艺术等传入中国,中国的历史、算数、制图、医学和艺术等成就,也通过阿拉伯人广泛地传播到西方蒙古主要继承了汉文化,并吸纳其他的文化,如欧洲的拜占庭文化、亚美尼亚、中亚的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等等,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古文化,丰富多彩,包罗万千的气息。

正如法国学者雷纳・格鲁塞在《蒙古帝国史》中写道:蒙古人几乎将亚洲全部联合起来,开辟了洲际的道路,便利了中国和波斯的接触,以及基督教和远东的接触。中国的绘画和波斯的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马可・波罗得知了释迦牟尼这个名字,北京有了天主教的总主教,将环绕禁宛的墙垣吹倒,并将树木连根拔起的风暴,却将鲜花的种子从一个花园内传播到另一个花园内。从蒙古人传播文化一点说,差不多和罗马人传播文化一样有益。对于世界的贡献,只有好望角的发现和美洲的发现,才能在这一点上与之比拟。”[5]蒙古帝国的西征为东西方之间提供了空前有利的文化交流环境,对东西方文化之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影响深远。

三、对西方近代化的影响

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建立起一个前所未有的,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元王朝,把世界上许多从未直接接触过的民族和地区紧紧联系在一起,给世界近代文明的出现创造了有力的环境。蒙古帝国的西征所到之处空前辽阔,而且“其推进的经济贸易市场空前繁荣,其倡导的文化交流空前活跃,其允许的宗教并存空前宽容,使得原先或因封建割据而无法往来,或因战乱不止而难以相通,或因宗教信仰不同而相互敌视,或因文化语言隔膜而互不知晓的民族有了接触和影响的机会。这种密切的接触和影响,使东方开始了解西方,西方也开始知道东方,于是人们终于懂得了‘世界’这个概念,近代文明由此展露出它最初的曙光,人类的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6]

1、四大发明在西方的进一步传播和影响

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西传及应用,被看做是世界近代文明出现的基本因素。造纸、印刷术在文学方面,火药在军事战争方面以及指南针在航海方面带给世界,特别是欧洲的影响是巨大的。

造纸和印刷术虽然在八世纪中叶以前就已经传入了阿拉伯并为之了解,但并没有广泛流传。1294年,蒙古人在波斯所建立的伊利汗国为摆脱财政危机,开始用雕版印刷纸币。到了十四世纪,印刷术便由波斯传入了欧洲。火药的传入是十三世纪在蒙古人与阿拉伯的战争中,阿拉伯人学会了这种技术并将其传至欧洲。火药成为欧洲城市阶层和以城市为基础的新兴君主反对封建旧贵族的统治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支持。指南针的作用在于将它应用于航海,没有指南针就没法进行有目的的航海活动。西方近代文明大规模的航行除了依赖于指南针,还得益于对东方世界进行夸张描述的《马克・波罗游记》。

马克思在他的《经济学手稿》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在骑士阶层炸的粉粹,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杠杆。”[7]

2、对文艺复兴的影响

蒙古帝国侵入西方时,整个欧洲正处在“黑暗的中世纪”,完全陷入基督教的沼泽,意大利罗马教皇统治着一切,封建神学成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支柱,使人们的思想受到了禁锢,抹杀了人们自由和创作的思想与灵魂,而蒙古人的西征正好打破了这一局面。首先蒙古人西征有一定的破坏性,所到之处必然会对当地的居民进行抢掠,对城市进行破坏,这些行为也正是对封建制度的打击和摧毁,破坏了这里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其次蒙古人的战争行为必然激起当地人的反抗活动,这也就为后来文艺复兴人们冲破封建教会的统治,摆脱封建迷信的束缚奠定的基础。此外,蒙古人对欧洲的劫掠和屠杀,使得长期处于教会控制下的愚昧落后的人认为不可思议,甚至引起了他们的恐慌。在蒙古人对封建制度的打击和对欧洲传统观念的摧毁之下,欧洲人对以前深信不疑的神学所宣传的观点产生了质疑,他们不得不冲破神学的控制,开始为自己而独立思考。于是这种对人性、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探索开始了,这种追求人类个性自由和解放运动即是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使西方人逐渐深入了解东方世界。可以说欧洲的文艺复兴正是在受到蒙古西征的震撼和蒙古帝国和平时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 3、对于新航路开辟以及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由于指南针技术传入欧洲,从十五世纪起,许多航海家都开始探索东方,深入茫茫大海,这一系列的冒险和航海导致了新航路的开辟。蒙古西征给欧洲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们对东方的好奇从未停止过。蒙古西征使得丝绸再度复兴,为欧洲人去往东方打开了大门,曾到过东方的欧洲人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告诉欧洲人在东方有一个人口众多,美丽富饶的大帝国。此外《马克・波罗游记》对东方的神奇渲染更是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遐想,正是这本书召唤着无数探险家不顾一切艰难险阻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再加上当时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对商路的控制和垄断导致了商业利益上的驱使,以及日益普及的航海、地理知识和指南针的应用,使得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开扩了人们的视野,为欧洲近代早期大规模的殖民扩张运动提供了便利。

西方早期的殖民扩张“多半是通过蒙古利亚人所发明的罗盘和纸张,在亚洲的游历及对东亚财富与文明的不断增长的知识的刺激下,‘大西洋边缘’的精神、体质、社会的活动才有了这次惊人的迸发。”[8]蒙古西征使得西方社会乃至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除了表面上的屠杀、交流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技术、文化、思想的转变,这些转变对于西方的殖民侵略扩张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蒙古帝国西征时,西方世界正处于一个由中世纪向近代化过度的时期,蒙古帝国的征战为世界近代文明的出现营造了有利的环境,使得世界不同的各地区、各民族相互接触、相互影响,为文艺复兴的传播、新航路的开辟,西方的殖民扩张以及资本主义的产生等一系列历史性变革成为了可能。

四、蒙古西征带来的灾难

蒙古西征是非正义的侵略扩张战争,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蒙古大军所到达的地区,没有哪座城市能够抵挡得住蒙古铁蹄的践踏和冲击,也没有那个城堡能够免去被蒙古人占领、洗劫的命运,而且蒙古军的攻灭速度惊人,手段残忍。蒙古军在攻克花剌子模故都玉龙赤杰时,以火攻城,将整个城市烧成一片火海,之后又放水淹城,将昔日文明繁华的都城变为废墟,一片狼藉。蒙古大军在攻克讹答剌时,因遭到守城将领海儿汗多次攻击,最后俘虏了海儿汗,遭到蒙古人往其耳朵里灌融化了的水银进行报仇。蒙古人还在对你沙不儿城的屠杀中“割下死者的头,堆积如山,又把男人的头和妇女、儿童的头分开来……苍蝇和豺狼以赛德尔的胸脯为餐,山鹰享用娇女的肉,兀鹫饱食美妇的颈。”[9]哲别和速不台的侵入波斯、高加索和罗斯“不过是一次长途奔袭。他们去后,这些地方的人民可能以为是做了一场噩梦,而蒙古人留在这些城市里面下来的冒烟的瓦砾场以及堆积如山的尸体证实他们经过这里是可怖的事实。”[5]除了残酷的屠城和劫掠外,他们还欺骗当地居民为其攻城,“在进攻有防御工事的城市的话,他们会命令这些俘虏冲在最前面当替死鬼,而他们却站在这些可怜人的身后,笑着看他们一个个倒下。如果有后退者他们会刀起头落,立即斩首。他们还强迫农民为他们收割庄稼,用完之后便毫不犹豫的全部杀死。”[10]

总而言之,蒙古西征军所到之城市和地区都遭到严重的倒退和毁坏,对被占领地区的生产力和文化都进行了严重的摧残和蹂躏,体现了这种游牧民族所具有的野蛮性。蒙古人在征服中所常用的“焚城”和“屠城”的手段来对付各国的统治,对他们进行彻底性的毁灭,而这种残酷的行为不仅是他们狭隘的复仇心理的体现,也体现了蒙古社会当时的落后性和其征服战争的漫无目的性。

蒙古帝国的三次西征使前所未有的灾难落到了被征服的国家的人民群众身上,他们大肆屠杀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并破坏城市和建筑,毁灭了该地区的文明和生产力,阻碍了被征服地区的发展和进步,这种毁灭性的灾难是无法想象的。

但战争好比一把双刃剑,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的同时,也把世界范围变得更加广阔。蒙古大军的西征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格局,也加速了东西方的交流,对西方世界的近代化过度产生了重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加快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蒙古西征留下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继续分析和深思。

5.1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男生们,不要泄气!
老妈受骗上当记
烙摊黄
书,我终于求到你了
他真了不起
我爱读书
春节联欢晚会节目
第一次给母亲洗脚
“家庭杯”陀螺大赛
过年
军训
小时候,我很调皮
一件难忘的事
爱的桥梁
一次有意义的扫地
浅谈关于运筹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中西美学会通与对话的个案研究(1)
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1)
浅析对小学生习作起步阶段指导的研究
试论谈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音乐课堂中的科学运用
试论对低年级美术教学法的探析
关于小学英语情境教学初探
分析美学的衰落和形而上学的复兴(1)
中国美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1)
沃尔佩的语义学美学(1)
美国电子商务法评析(1)论文
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现状与前瞻(1)论文
生活即教育——试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儒道互补的美学功能(1)
我对《小小的船》一课的教学理解及设计
《小小的船》教学实录及点评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小小的船》教学片断及评析
放飞童心 感受精彩──《小小的船》教学片断与反思
公开课的警告──《小小的船》教学后记
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小小的船》教学片断与点评
创设情境 开拓联想 延伸课外──《小小的船》教学随笔
《小小的船》教学实录及点评
放飞想像的翅膀──《小小的船》文本解读与教学
《小小的船》教学片断与反思
趣中求实 趣中求新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小小的船》教学札记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小小的船》教学片断实录及反思
课堂上,你关注学困生了吗?──《小小的船》教学札记
走进新课程 感受新理念──评瓯北五小李仙伟老师之《小小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