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1
馆藏方志资料在高校科研与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社会主义新方志成果集存了大量的地情信息,这些信息具有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和严谨性的特点,是高校科研与教学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随着地方志工作逐渐法制化、规范化以及专一的存储场馆――方志馆的兴建,方志集存的信息在高校科研与教学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方志资料;价值;科研教学;方志馆;作用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中,如何优化馆藏资源,充分发挥馆藏资源在科研和教学中的作用,特别是开辟多种收资渠道,将一些对学校产、学、研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缘性资料进行及时征集、管理和开发利用,比如对地方志资料进行必要的征集、管理和利用,对强化科研成果实用性和解决教学的针对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结合当前中国地方志编纂形成的志书成果特点,对馆藏方志资料在高等院校科研与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一、方志资料形成过程具有严谨性特点
1.中国各类方志集存了大量的地情信息
2.地方志内容体现国家记忆属性
二、方志资料涉及的信息具与系统性特点
■
四、方志资料在高校科研和教学中的地位
伴随地方志编修工作日趋法制化,20年一编修的工作格局将成为地方志收集、处理、存储区域信息的固化模式。地方志成果将越来越多。方志资料在高校科研与教学方面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表现在:
第
一、不可替代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编地方志工作,是中国社会最大规模、最广泛、最系统的地情大调查和信息大汇集。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项地情普查和资料汇集其规模和成果超越了地方志。地方志蕴含的真实丰富地情资料是高校科研和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资料的利用价值具有不可替代性。
第
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教学与实际相结合的内在要求对利用好地方志资料提出了新期望。一是科研成果转化要解决针对性问题,要提高成果转化价值和实用性必须要了解区域地情,研究区域的优势和劣势;二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教学中对区域地情个案的正确选用有利于解决教学的针对性问题,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此外,地方志编纂中独特的体例体裁表现形式,使地方志成果表现为一定区域的百科全书,但它的内容实质上远远超越了地方百科全书。百科全书往往由于受到条目体限制,对于一些无法用条目归纳的信息,百科全书不得不放弃,但地方志可以用大事记、附录或专记等进行必要的辑录,这为一些区域内的特殊信息提供了留置平台。这也是高校科研与教学非常有必要利用好地方志成果的一个重要动因。
第
三、地方志成果中比较准确的信息和相对客观的观点有效克服了个人著作中的个体偏见,利于科学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综上所述,无论从方志资料形成的过程,方志资料包含的信息特点,还是方志信息存储形式的变化都表明,方志资料在高校科研与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收藏和利用好方志对推进高校科研与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消失的感情
- 飞舞吧,花蝴蝶
- 成长的烦恼
- 两点之间曲线最短
- 我的初中
- 教师节诗赠陈老师
- 咸咸的是泪
- 学会感恩
- 我的星期天
- 天下第一情
- 枫叶~~碎
- 美丽,滋润着这个城市
- 叶
- 稻之仲夏
- 展翅飞翔
- 晚期罗马帝国防御体系重建视角下的君士坦丁堡建设初探
- 章太炎的东方语言文化观与日本
- 论秦代金布的隶属及其性质
- 试论《武王践祚》的文本流变
- 关于巴金《没有神》的一点考释
- 我所接触的江青
- 深切怀念本刊顾问曾彦修先生
- “微时代”高频转发下意见领袖的网络失范行为及其治理
- 罗马帝国情报系统的建设
- 陈修良访苏记
- 王学在岳麓书院的传播
- 八股应试教育:清代书院改革的主要指向
- 商传先生著《走进晚明》出版
- 元治理: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理论参照
- 我参与处理“揪刘火线”
- 《争论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石榴笑了》教学设计之一
- 《静夜思》课堂设计之四
- 《十二月歌》教学设计之一
- 《浪花》说课设计
- 《静夜思》课堂设计之二
- 《石榴笑了》同步练习
- 《十二月歌》课文
- 《十二月歌》同步练习
- 《石榴笑了》课堂实录
- 《石榴笑了》教学设计之二
- 《石榴笑了》课文
- 《静夜思》课堂设计之一
- 《静夜思》课堂设计之三
- 《浪花》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