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激励机制在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运用

激励机制在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运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19

激励机制在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运用

摘 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激励机制运用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中,科学地建立起与“八荣八耻”相配套的学生激励机制,对于正确引导学生思想政治走向、指引学生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激励机制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一)大学生荣辱观的现状

(二)荣辱观缺失的根源分析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其中重要的一环是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尤其是“八荣八耻”的教育与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师德建设以及体现在教育教学各环节中对大学生的思想、作风、意识、精神进行引导等多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由不同部门主管,需要不断地统筹融合,整体进行设计、组织和实施。[4]仅就辅导员工作而言,其担当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指挥的角色,在培育健康学生观念,尤其是荣辱观念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激励机制在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运用

(一)辅导员工作性质便于在荣辱观教育中运用激励机制方法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队伍,辅导员的工作主要承担着以下几个方面的职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落实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学生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等。具体而言,辅导员负责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学生日常管理、心理辅导与咨询、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定、学生荣誉评定、学生党员的发展、学生纪律处分与解除等内容。辅导员在工作中可以将荣辱观教育渗透到整个辅导员工作的全过程,利用激励机制的手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确保正确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诉求。

(二)激励机制理论发展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

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励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激发、引导、保持和规划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激励机制(enthusias-

mmechanism)是指管理者依据法律法规、价值取向和文化环境等,对管理对象之行为从物质、精神等方面进行激发和鼓励以使其行为继续发展的机制。国外理论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种激励理论,比较典型的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维克多・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等。这些理论可以作为制度基础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支撑。

(三)学生激励机制的建立有助于确保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

学生激励机制的建立不同于员工激励机制,但二者又有着共通之处,尤其是在精神激励方面,高校不同于用人单位,不能为学生提供过多的物质激励,但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精神激励的作用更加重要。国家和各高校为了鼓励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设立了诸多奖项与荣誉,同时,为了对学生违纪行为给予预防和惩戒,设置了一些处分办法,正确运用这些荣誉与惩戒有助于正确引导大学生行为,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三、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激励机制的建立

应当说,目前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是充分的,无论是在思想品德修养课还是在辅导员日常工作的教育中均得到了贯彻,但仍然存在上文所述的诸多问题,因此,只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使荣辱观融入他们的思想和信念,让他们知,更要让他们行,进而上升为意[5]。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大学生激励机制,是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化为学生行为的有效手段,“让道德的实践者成为道德的最大受益者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得以落实的有力保证。”[3]激励机制包含了正激励与负激励,因此,要让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行为得到正激励,让违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行为得到负激励。

(一)对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行为给予正激励

有学者建议:“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其日常表现与评先评优、提干入党挂钩,促使大学生在提高自身素质中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者、推动者,也使大学校园里每个行为习惯都受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调节和控制、激励和约束。”[1]这是一个积极有效的方法,即将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满足这些指标的同学在评定荣誉、奖助学金、选任学生干部等环节给予倾斜。当然,这些指标当中有些是主观的,例如热爱祖国、崇尚科学,我们只能通过其外在行为判断,而更多是客观的,例如服务人民、辛勤劳动、诚实守信等,对于这些客观方面,我们应当综合考虑其自我描述、同学评价、任课教师评价、辅导员的日常观察等方面确定,尤其对于一些不擅于张扬自身行为的同学,更要全面考察,以发现其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吻合之处,以免被淹没而得不到激励。

(二)对违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行为给予负激励

所谓负激励,是指当组织成员的行为不符合组织目标或社会需要时,组织将给予惩罚或批评,使之减弱和消退,从而来抑制这种行为。仅有正激励并不足够,还需要负激励来阻却违反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行为,即对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的行为给予通报批评、警告等纪律处分,情节轻微的找其个人谈话以当面批评谴责,情节恶劣的可能施以留校察看等更为严重的纪律处分。负激励的主要作用并不在于惩罚,而在于预防触发负激励的行为。在正负激励二者的运用权衡上,正激励应当被作为主要手段采用,而控制负激励的适用。

(三)正负激励相结合激励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落实单靠奖励不能对荣辱观缺失现象予以纠正,单靠惩罚亦不能树立典范引领社会风尚,因此要正负激励有机结合才能引导大学生更好地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将教育转化为个体行为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将激励机制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直接地引导学生行为朝着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方向发展,并且通过获得激励学生的示范作用,能够由点及面的扩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生中的行为标尺价值,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的落到实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自画像
蚕宝宝
小树洗澡
美丽的秋天
快乐的一天
一个苹果的来历
昆明游
太阳公公剪指甲
我的铅笔盒
新年小日记
帮爷爷捶背
小学生日记一则
秋天的校园
一件好事
谈绘画艺术中的节奏
试论市场营销从广告导向到公关导向的转变
浅谈市场营销理论在银行产品中的运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思维方式上的创新
分析建筑艺术与艺术修养
浅谈液化气市场营销和开发策略
认知语篇学
语感.语智.语趣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主体
关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探讨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论中国当代油画语言的绘画性
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术语的四重二律背反
网络符号与中国手语的异同
浅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祖父的园子》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趣闻故事
《祖父的园子》教案设计 分析篇
《祖父的园子》重点字词意思
《祖父的园子》重点字词梳理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随堂练习 巩固篇
《祖父的园子》重难点分析
《祖父的园子》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美文欣赏二
《祖父的园子》老师语录
《祖父的园子》作者简介及代表作品
《童年趣事》(二)
《祖父的园子》教案设计 精解篇
《祖父的园子》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游记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美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