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4
抗战前上海的纸张供给论略
[摘 要]抗战前的上海,对于纸张的消费和需求十分旺盛。大量书刊的印刷和出版,频繁的贸易往来和货物购销,构成了当时上海纸张消费的主体。然而,上海本地所产机制纸却远不敷所需。供给上海的纸张,既有来源于欧美和日本的洋纸,又有来自上海本地和国内其它城市所产的机制纸以及本国出品的部分手工纸,但以前者为大宗。
[关键词]纸张消费;纸张供给;洋纸;土纸吃
纸张为现代世界文明国家的必需品。而上海作为近代中国经济、文化的中心,对于纸张的消费和需求更是十分旺盛。大量书刊的印刷和出版,频繁的贸易往来和货物购销,构成了抗战前上海纸张消费的主体。然而,上海本地所产机制纸却远不敷所需,必须经常依赖外界各种纸张源源不断地输入。那么,当时上海需求的纸张究竟来源于何处呢?
一
二
三
结语
抗战前的上海不仅是我国新式文化的中心,而且工商各业素称发达,内外贸易十分频繁。大量书刊的印刷和出版,频繁的贸易往来和货物购销,构成了当时上海纸张消费的主体。供应上海的纸张,既有来源于欧美和日本的洋纸,又有来自上海本地和国内其它城市所产的机制纸以及本国出品的部分手工纸,但以前者为大宗。在国外洋纸和国产机制纸的双重竞争下,土纸在上海的传统销场日益缩减,最终只得集中在上等纸和下等纸的产销上。
参考文献:
[2]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等.上海对外贸易:1840―1949,上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195.
[7]经济研究室.最近我国造纸工业与洋纸进口状况[J].中行月刊,1934,8(5):6.
[9]日纸输入锐减[J].检验月刊,1933(3):15.
[13]上海市造纸公司史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造纸志[G].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11.
[15]魏兆淇.宣纸制造工业之调查[J],工业中心,1936,5(10):488.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自己编的小故事
- 我给妈妈过生日
- 冬天来了
- 我的家
- 聪明的大白鲸
- 我
- 啄木鸟医生
- 春游
- 我
- 假如
- 校运会
- 美丽的秋天
- 秋天的果园
- 有趣的猴子
- 拔河比赛
- 试析建筑物上的知识产权(1)论文
- 迷惘与孤独的都市寓言――看王家卫影片中的都市情感(dy1)
- 先锋艺术:形式实验与思想困境(会员资料)
- 艺术学研究的田野方法
- 试论民族国家的主权权利与知识产权的跨国保护(1)论文
-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三权分立论
- 对于我国植物新品种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探讨(1)论文
- 药品缺陷的法律分析(1)论文
- 身体意识与知觉美学
- 浅析中国食品行业的品牌营稍战略介析(1)论文
- 行动艺术:无政府主义还是形式主义
- 形式理性批判——论20世纪西方形式美学的内在逻辑
- 试论中国知识产权法律文化刍论(1)论文
- 关于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策略(1)论文
- 基耶斯洛夫斯基及其影片简评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九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五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四
- 《王二小》教学设计之二
- 《王二小》教学设计之四
- 《我选我》
- 《画》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六
- 《王二小》教学设计之三
- 《乌鸦喝水》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七
- 《要下雨了》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八
- 《王二小》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