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8
读者来信摘登
王智仁:答《柴山保往事之谬》
一、“夏文”3次提到作者父亲入伙易本应民团,说作者在易本应部中一干就是5年。这是对《柴文》的误读。
《柴》文没有说父亲曾经入伙易本应民团。父亲逃难离家后是靠3个不到14岁的孩子养活的,1931年九月初二病死于荒郊野外。成为孤儿的三兄弟在易本应民团那里只混了几个月就离开了,从此再没有回民团。
二、“夏文”说“就我所知,红四方面军历史上并没有一个叫‘王功在’的‘红四军十师政委’,也没有叫‘王自昌(王谋臣)’的‘红四军总后勤处主任’”。
王功在比作者晚一辈,作者是他的私塾先生,王谋臣是作者的七叔。他们的名字载于《新县革命史》,他们在红军中担任的高级职务抄自王氏家谱:《王南泗公家志》。
三、“夏文”说《柴》文“在指责红军‘滥杀无辜’的重大问题上……将其归结为红军‘筹款’……。而王家湾600人的被杀……竟然断言全系红军和群众所为,与国民党当局没有关系”。这也是对《柴》文的误读。
“夏文”否认红军曾用“写条子”方式筹粮、筹款。史料证明陈毅的“红军筹款秘诀”就是“贴条子”。曾志《一个革命的幸存者》第135页披露“陶铸带人用小手枪绑了一个地主的孩子,获赎金三千多元”。夏先生自己的作品《乘马顺河革命史》也有红军“绑票”。
四、《柴》文说到戴季英在柴山保制造冤案,“夏文”有意回避。戴季英从鄂豫皖到川陕,枉杀无数。如果不是毛主席喊“刀下留人”,习仲勋早就成为他的“刀下鬼”了(《习仲勋传》第207页)。戴季英领导柴山保时滥杀无辜并不奇怪。
游雁凌:《南方周末停刊风波》一文纠谬
《炎黄春秋》2014年第10期刊登的署名左方的《南方周末停刊风波》一文,有太多与事实不符的内容,当时我是《南方周末》第一副主编,又是这场“停刊风波”的主要当事人,了解这个过程。该文称:“分管《南方周末》的副社长(实为副总编)李孟昱和《南方周末》副主编游雁凌上北京摸底,他们找了龚心瀚征求意见,他是分管新闻的副部长,他说你们的报纸办得不错,我每期都带回家里,家里人都爱看,我有时候忘记带,家里人还追着要。后来去向新闻局长徐心华征求意见,他也认为报纸办得不错,只是发表敏感人物文章太集中了一些,可以分开发。”该文还称“游雁凌到南宁出席会议时,龚心瀚和徐心华问他:‘你怎么来了?左方呢?’”;以及“龚心瀚对游雁凌说:‘你回去告诉老左,你们是百万大报’……”等等。
事实是,1993年6月我和李孟昱上京那次,并没见到龚心瀚副部长,所以他不可能而且也从来都没有对我们讲过那样的话。而徐心华局长对我们的报纸总体上是给予鼓励的,但并无讲过什么对敏感人物的文章,“可以分开发”这样的话。我是在1994年1月的南宁会议上,才认识龚部长的。龚部长并没有对我讲过什么“你回去告诉老左”,以及“你们好大的胆子,我们杀你不死,你们倒要我们给你们庆生日”之类的话。据我所知,左方从来都没见过徐惟诚、龚心瀚,当时也未见过徐心华。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初中
- 稻之仲夏
- 两点之间曲线最短
- 消失的感情
- 成长的烦恼
- 我的星期天
- 展翅飞翔
- 叶
- 咸咸的是泪
- 美丽,滋润着这个城市
- 枫叶~~碎
- 天下第一情
- 飞舞吧,花蝴蝶
- 教师节诗赠陈老师
- 学会感恩
- 八股应试教育:清代书院改革的主要指向
- 商传先生著《走进晚明》出版
- “微时代”高频转发下意见领袖的网络失范行为及其治理
- 我所接触的江青
- 晚期罗马帝国防御体系重建视角下的君士坦丁堡建设初探
- 元治理: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理论参照
- 试论《武王践祚》的文本流变
- 王学在岳麓书院的传播
- 章太炎的东方语言文化观与日本
- 我参与处理“揪刘火线”
- 深切怀念本刊顾问曾彦修先生
- 陈修良访苏记
- 论秦代金布的隶属及其性质
- 罗马帝国情报系统的建设
- 关于巴金《没有神》的一点考释
- 《石榴笑了》教学设计之一
- 《浪花》说课设计
- 《石榴笑了》同步练习
- 《静夜思》课堂设计之三
- 《十二月歌》课文
- 《十二月歌》同步练习
- 《静夜思》课堂设计之四
- 《石榴笑了》课堂实录
- 《静夜思》课堂设计之一
- 《十二月歌》教学设计之一
- 《静夜思》课堂设计之二
- 《石榴笑了》课文
- 《浪花》课堂实录
- 《石榴笑了》教学设计之二
- 《争论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