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16
改门转运实例分析
当时状况:
广东汕尾某县中学,在校生2800多名,教职员工160多人,占地面积两万余平米,办校史60年。该校大门紧临街道,且校内地坪与街道地坪高差达两米,校门不足3米宽,车辆行驶不进校内。学生上下学,出入校门极不安全,曾发生过多次凶险事故。而且其校园围墙高大密闭,校门两侧沿街设有门店以及厕所。
不良分析:
无论从安全、景观、实用等分析,其风水布局都极为不佳:
1、门前陡坡,门犯路煞;
2、围墙闭气,煞重(山水煞气);
3、校门座向不合山水卦理。
处理方式:
1、拆除围墙、旧校门以及临街建筑;
2、退后8米立校门,大门静阔8米、小门2米,总宽超10米;
3、校门前设一平台6米宽,使各种车辆方便进出;
4、校门南面一条6米宽路延伸50米、北面引路延伸30米;
5、校门为门柱型设计,无梁架;
6、围墙通透型设计,配合街道美化、形成街景。
目前现状:
重建一年以来
1、无一次凶险事故;
2、师生健康;
3、校风校纪明显好转;
4、当年升学率增3成。
建筑风水的主要规则
我们通常把建筑分为:皇宫建筑、官府建筑、公用建筑、家居建筑、宗教建筑、园林建筑、桥梁建筑。
各种建筑都有其特定的风水操作要求。除各种建筑的个性要求外,有着一些共同的主要规则:第一:天、地、人三者合一;第二:阴阳平衡;第三:五行相生。
一、历史以来,勘舆家把时间当作天,把环境空间当作地,把人的出生年、月、日、时当作人,通过复杂的操作偏排,把这三者的合理结合作为吉,三者处理得当作为良,反之则为凶;
二、世间万物可分阴阳,山为阴水为阳、下为阴上为阳、右为阴左为阳、窗为阴门为阳、房为阴厅为阳。在建筑风水布局中,要把握好阴阳平衡为吉、不平衡为凶;
三、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在建筑中,造型、结构、布局按无行相生为吉、相克为凶的准则,把建筑布局合乎吉利的配置。
建筑风水学探讨
历史上最先给风水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璞,他在《葬书》中说:"葬者,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清人范宜宾为《葬书》作注云:"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故风水二字为地学之最,而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次等。"这就是说,风水是古代的一门有关生气的术数,只有在避风聚水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生气。
什么是生气呢?《吕氏春秋-季春》云:"生气方盛,阳气发泄。"生气是万物生长发育之气,是能够焕发生命力的元素。
在郭璞之前,风水还有其它名称:形法。《汉书•艺文志》有形法类,其中载录有《宫宅地形》二十卷。日本学者泷川资言在此条下注云:"说风水方位之形法包括相地相形,也包括相人相畜,这是它与后世风水的不同之处。"堪舆。堪为天,舆为地。堪又与勘、坎有相通之义。汉代就有了以堪舆为职业的人。《史记-日者列传》有褚先生记:"孝武帝时,聚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取妇乎?五行家曰可,堪舆家曰不可。"可见,堪舆家有择时的职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假如我是一位奥运火炬手
- 家庭趣事
- 我的理想
- 菜场里的小镜头
- 童年的事
- 元旦来了
- 制作新年贺卡
- 成长的烦恼
- 地球爷爷哭了
- 假如我是一名公主
- 圣诞节的起源
- 我看曹操
- 新年礼物
- 十年以后的家乡
- 难忘元旦
-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把握好五层意思
-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 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 该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 幼儿园教学工作计划
- “十一”旅游黄金周工作总结 (四)
- 政治教学工作计划
- 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中学教学工作计划
- 小学教学工作计划
- 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 财政供养(救助)人员清理工作自查阶段工作小结
- 2007年班主任工作计划
- 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
- 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 农村社区政治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从农民组织化的角度看
- 农村基层民主的实践
- 论如何提高防护林体系造林质量
- 论网箱养鱼与水库水质的相互关系研究
- 论重庆地区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与树种选择
- 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乡村社会治理变迁与多中心民主协作治理制度的创新
- 论透过旱灾探析重庆当前市街绿化
- 三农新政二三事
- 试论《居组法》与《村组法》合并的必要性
- 农村问题的根源:个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关系混淆
- 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战略意义
- 浅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晚清新政时期的农村骚乱
- 我国农村医疗福利与保险制度的回顾与展望
- 我这样教《称赞》
- 《称赞》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称赞》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 感受称赞的神奇魅力──《称赞》的文本解读与教学案例
- 《蓝色的树叶》探究活动
- 《称赞》课堂实录
- 《称赞》教学杂谈
- 《称赞》教学随感
- 《蓝色的树叶》素质教育新学案
- 在情境中想象 在朗读中体验──《称赞》教学案例
- 《称赞》教后随感
- 《称赞》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称赞》教学片断及教后感
- 《蓝色的树叶》层次结构
- 让孩子自己去展示自己──《称赞》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