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上)(8)法学理论论文(1)

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上)(8)法学理论论文(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上)(8)法学理论论文(1)

[⑧] [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41页。 [⑨] 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都将解放自然或技术作为解放人的必要条件。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没有收录“法兰克福学派”辞条,但在“人道主义”之“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道主义”栏中,在论述“人与科学技术”时,论及过马氏和哈氏的观点。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哲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第698页。

[⑩] 金吾伦:《迎接知识社会的到来》,载《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6期。 参见周长城:《社会知识:渊源、挑战与展望——记第十四届世界社会学大会》,载《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12] [美]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前言),陈峰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第5-6页。 [13] 人们认为,“过分信任未来学是不谨慎的”。

参见[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三联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1页。 [14] 就现今世界科技发展而言,知识社会的兴起是以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的,而知识社会的发展又为这“三化”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参见金吾伦:《知识社会的兴起》,载《科普研究》1997年第2期。 [15] 参见洪智敏:《知识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载《经济研究》1998年第6期。

[16] 参见王澄清:《知识经济的四大特征》,载《中国科技论坛》1999年第1期。 [17] 在生产要素中,从土地到自然资源,概念更宽泛,环境问题也成为一个重要因素,这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变化。

[18] 这里说的“主要”,并不排除其它因素。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并不是说知识和信息对经济发展就毫无作用,而知识经济时代也不是说自然资源和资本就不需要。

这里只是相比较而言,哪些才是生产的主要因素。正是从这一点考虑,有的学者将知识经济“更确切点”地定义为“主要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参见李京文:《迎接知识经济新时代》(前言),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页。 [19] 当今时代,一项高技术的突破,往往带动一批产业兴起,同时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供了新手段。

近20年来,信息产业的发展独领风骚,生物工程业也紧随其后。人们预测,这两个产业是21世纪最大的产业,其前景一片光明。

[20]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易家详、张军扩、胡和立、叶虎译,张培刚、易梦虹、杨敬年校,商务印书馆1990年6月第1版,第73-74页。 [21] 该学说后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一书中得到进一步完善,并经其追随者的继续深入研究而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参见[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绛枫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4月第1版;特别是该书序言部分和第2篇对资本主义创新的论述。又参见该书另一译本:《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第1版。

[22] 参见《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第1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四时之风
公路上玩不得
我最喜欢参加的一项活动
“英雄”
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
改写寻隐者不遇
公共汽车上的启示
我家的“食神”争霸
老师,我为你而歌
海伦,我想对你说
祸起福寿螺
我最爱的一项活动
我最喜欢的一项活动
锄草
我最喜爱的一项活动
网络企业的主流化战略研究
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策略探讨
中小企业全球化经营战略分析
地方政府推进乡镇企业信息化的策略探讨
墙体材料企业的蓝海战略模式分析
深圳航空公司改制重组新路探析
领导力的影响变量、战略模型及变革策略
长三角现代服务业战略建构初探
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模式及应用研究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习惯战略研究
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研究评述
不同创新组合情境下的战略导向和竞争优势研究
基于实物期权投融资互动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
探析项目管理对企业高速发展的促进
论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2第一课时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2第一课时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5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4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2第三课时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3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7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建议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材简说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2第三课时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1
《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