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1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孔子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即君子不因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而这则至理名言的背后却有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孔子弟子三千,学有所成者不过七十二人。其中宰予能言善辩,位列孔门“言语科”之首,孔子亦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可就是这样的人,却因课上睡觉,被孔子骂为朽木不可雕。后来,宰予担任齐国大夫,参与田常作乱,身死族灭。孔子痛心地叹道:“若只凭言论与口才取人的话,就会错误地听信像宰予那样品行不端的人。”并深刻总结道:“开始时,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既听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我是因为宰予才改成这样的。”

言语是武器,是面具:吴侬软语如蜜饯,足以使英雄好汉丢失心智;冷言冷语如冰炭,足以使激情之人灰心失望;良言益语如珍宝,足以使迷途之人悬崖勒马。而能说会道者往往先声夺人,至于言语里是否包藏祸心,须擦亮眼睛看待。明代陈眉公对人际交往中的虚言假意深恶痛绝,便感慨:“当场与你谈笑风生,都像本真面目之外的好人;一旦背地里有什么风波,谁又是能替你仗义执言的慷慨之士呢?”唐玄宗时期的宰相李林甫嫉贤妒能,表面上与人为善,甜言蜜语哄骗对方,背地里却陷害别人。其口蜜腹剑让人防不胜防,不知有多少人遭其暗算。人们往往“听其言而信其行”,智者则是“听其言而观其行”。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才能举重若轻,处风波如履平地。

而“不以人废言”相比“不以言举人”则更进一层,也更难做到。一个人的品行再怎么不端,在某些地方也会有可取之处。南宋末年,奸相韩倔胄垮台。依附于他的著名词人史达祖受其牵连被处以黥刑,贫病交加而死。尽管史达祖人格上有缺陷,人们对他也多有非议,甚至因此轻视他的作品,但与之齐名的姜夔并没有因此而否认他的词作成就。姜夔给史达祖的词集《梅溪词》作序道:“这样的词奇秀清逸,有李贺的气韵,能熔情与景于一炉。”

生活中,人们习惯“以人废言”,甚至彻底否定一个人,偏激得无法透出一丝光亮。孔子却认为,不论一个人的地位有多卑微、品格有多低下,只要他的意见是正确可行的,就要听取,不能因为品格上的瑕疵就否定此人的其他成就。姜夔深明此理,不戴有色眼镜,从多方面多角度客观看人,令优秀作品得以流传。这份豁达,让人折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怀念我的小兔
罗汉鱼
我家的小狗
受伤以后
伐木工人的故事
种树
保护青蛙
我的妹妹
我喜欢的人---爸爸
罗汉鱼
鬼屋
青岛一日游
漫画《父与子》——画的局限
抓青蛙
我的新书包
计划生育与村民自治制度关系研究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论民商法的演进性(1)论文
主持人的角色意识
宪政中国的路径选择
电视剧艺术学建构在文化嬗变中的先锋意识概说
当代电视剧批评模式的断想
论数字电影对传统电影的冲击
电影的崛起及人文脉理释解
论人格权法与侵权责任法的关系(1)论文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13年年会综述论文
我国民事立法中价值目标的冲突与选择(1)论文
关注百姓命运,珍重平民情感
美丽新定义——关于李宇春的审美交锋
创造性地讲好故事——电视连续剧《大雪无痕》观感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二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六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一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三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八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三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一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二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五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七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四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九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