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河南温县司马懿得胜鼓研究综述

河南温县司马懿得胜鼓研究综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01

河南温县司马懿得胜鼓研究综述

摘 要:司马懿得胜鼓是河南温县安乐寨村流传的一种传统鼓乐。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身边的文化遗产,艺术家们对传统音乐的研究也是如火如荼。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讨也十分活跃,出版了一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论著。传承和保护中国的传统音乐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司马懿得胜鼓的研究也跟随着“非遗”的脚步,进入传统音乐研究的视野中。20世纪末,一些学者开始对司马懿得胜鼓进行一些系统的调查和研究。目前,一些关于司马懿得胜鼓的研究性论文已经发表在学术期刊上。司马懿得胜鼓作为中原地区优秀的传统音乐,它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对研究中原地区传统音乐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司马懿得胜鼓;传统音乐;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范子泉,女,汉族,1989年6月出生,河南温县人,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一、关于鼓乐的研究成果

20世纪50年代研究成果颇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鼓及鼓所构成的乐种体系的特征进行研究;另一类则是根据鼓所构成的乐种体系的地域性进行研究。“特征”,是可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鼓的特征是包括了形态、历史、演奏方法等;在鼓所构成的乐种体系的特征中,除了对乐器本身的基本特征外,还包括了乐种的历史传承、研究方法、乐队组合形式、曲式结构特征等方面。这些研究,无疑都给了我们进一步研究区域性的鼓所构成的乐种形式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21世纪初,中国的鼓文化研究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袁静芳所著《乐种学》标志着乐种学的确立;严洪昌、蒲亨强所著的《中国鼓文化研究》对中国鼓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总结,以文化不同的层面来对鼓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并从音乐学、文化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多种角度把鼓这件历史悠久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器物给予了充分的解答和诠释,这是国内首次把“鼓”这件人们所熟悉而又常用的器具提升到一个理论高度给予了正确的评价;乔建中主编《中国锣鼓》以近三百幅锣鼓乐器图片,辅以生动的语言描绘其文化现象,又一次把鼓文化及历史给予了高度的概括与描述。这些研究性的论著,其独特的观点和专业的视野给本文带来很大的帮助。

二、 司马懿得胜鼓相关研究

关于司马懿得胜鼓的研究,并没有出版的著作类研究性书籍,与之相关的研究性的文章,在中国知网上可以检索到四篇相关文章,分别是:冯俊卿,赵士军2006年发表于《文化月刊》的《打击乐中的奇葩――司马懿得胜鼓》;《中原民间打击乐略论》一文,是刘柳发表于《艺术百家》2007年第8期中,其中也提到了温县安乐寨司马懿得胜鼓,但该文以河南地区的多种打击乐为研究对象,并未细致的对司马懿得胜鼓进行论述。李冬冬2009年发表于《读与写》(教育教学刊)的《对司马懿得胜鼓历史渊源和艺术特征及文化的介绍》;王璞2009年发表于《乐器》的《司马懿得胜鼓的探索与研究》。

冯俊卿先生所写的《打击乐中的奇葩――司马懿得胜鼓》,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司马懿得胜鼓”进行了介绍,分别是历史渊源,艺术特征及基本内容,基本特征和主要价值。其历史渊源部分,对司马懿得胜鼓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简单的梳理,缺乏一些史料的辅证。文章第二部分,艺术特征及基本内容主要介绍了司马懿得胜鼓的演奏场面及鼓曲内容,主要的演奏乐器,演奏方法以及传承的现状。第三部分司马懿得胜鼓的基本特征,主要阐述了司马懿得胜鼓的三个特点,即文化的内涵的深邃性,乐种地域的独特性,民间习俗的依存性。在第四部分,司马懿得胜鼓的主要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双属性,既属于打击乐又属于古军乐,被誉为是打击乐中的“活化石”。整篇文章将司马懿得胜鼓首次在学术性的期刊上进行发表,为后来者研究提供了一些方向。

《中原民间打击乐略论》作者以中原民间打击乐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中原民间打击乐的历史渊源,中原民间打击乐的艺术特性和对中原民间打击乐传承现状的一些思考三个方面分别阐述。在对中原民间打击乐现状的一些思考这一部分中,作者提到了司马懿得胜鼓的传承面临了断代的危险,一些高深的技艺已经失传,鼓手们对司马懿得胜鼓的内涵又知之甚少。

《对司马懿得胜鼓历史渊源和艺术特征及文化的介绍》主要对司马懿得胜鼓的历史渊源,艺术特征及文化底蕴两方面来阐述。第一部分司马懿得胜鼓的历史渊源,讲述了司马懿得胜鼓是由司马懿为鼓舞士气命军中乐师创编了这首鼓曲,并于公元238年司马懿北伐辽东叛将公孙渊时,途径家乡时,将此乐流传下来,司马懿得胜鼓也由军队传人到了民间,被后人称为“司马懿得胜鼓”。第二部分司马懿得胜鼓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底蕴,简单介绍了鼓曲的结构和文化内涵,以及鼓乐的配置比。文章最后又提到了司马懿得胜鼓流传区域的独特性。

《司马懿得胜鼓的探索与研究》是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该文主要从四个部分来对司马懿得胜鼓进行研究,分别是司马懿得胜鼓的历史渊源;演出形式和音乐特点;现状;开发的策略探索和实践。文章的重点在于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对司马懿得胜鼓的开发策略,提出要挖掘司马懿得胜鼓的核心价值;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来发展;利用网络媒介传播司马懿得胜鼓;与高等教育相结合的发展策略。

注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秋天的校园
小树洗澡
一件好事
一个苹果的来历
蚕宝宝
小学生日记一则
昆明游
太阳公公剪指甲
我的自画像
帮爷爷捶背
新年小日记
我的铅笔盒
快乐的一天
美丽的秋天
试论市场营销从广告导向到公关导向的转变
语感.语智.语趣
网络符号与中国手语的异同
分析建筑艺术与艺术修养
浅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术语的四重二律背反
认知语篇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思维方式上的创新
浅谈市场营销理论在银行产品中的运用
浅谈液化气市场营销和开发策略
关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探讨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主体
谈绘画艺术中的节奏
论中国当代油画语言的绘画性
《祖父的园子》老师语录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随堂练习 巩固篇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美文欣赏
《祖父的园子》重点字词梳理
《祖父的园子》教案设计 精解篇
《祖父的园子》重难点分析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趣闻故事
《祖父的园子》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祖父的园子》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祖父的园子》重点字词意思
《祖父的园子》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游记
《祖父的园子》教案设计 分析篇
《童年趣事》(二)
《祖父的园子》作者简介及代表作品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美文欣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