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现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思考(2)法学理论论文(1)

关于现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思考(2)法学理论论文(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6

关于现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思考(2)法学理论论文(1)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几方面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中国现代法治建设也有积极的影响,古代几次盛世局面的出现所体现的共同特征就是:重法、守法,上自皇帝下至百官百民,自觉或不自觉地服从于封建法律,不徇私枉法,不枉杀臣民,不僭越法律。深入法制历史,分析法制现象,从封建法制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法治经验和规律,不失为今天法治建设的有益借鉴。

以法律约束权力是维系法制的根本,古代如此,现代也如此。 关于中外法律文化、中西法律文化与现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思考 中国法律文化要怎样去面对西方法律文化等外部法律文化呢?中国法律文化是不是在西方法律文化等外部法律文化的碰撞、冲击下会一败涂地或者说被西方法律文化所消灭所吞噬呢?抑或是在西方法律文化等外部法律文化的面前夜郎自大,自以为西方法律文化等外部法律文化不屑一顾呢?两者都是片面的都应该否定的。

这就涉及到了本土资源和外来资源的关系问题。构建中国法治模式的立足点究竟是本土呢,还是外来?这就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民族文化和民族(国家)认同深深的根植于种族历史,因此,以全球大众文化的样式来取代民族文化和民族(国家)认同大概是不可能的。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不得不思考法律移植带来的弊端。

在我们移植西方具体法律规范的同时,出现了法治建设进程中的水土不服。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只是一种相对的善,它同市场经济一样,除了积极作用以外,还存在自身不可消除的缺憾和不足。

所以,中国法治模式要能够与中国社会相融合,它的立足点从空间上看,只能是中国本土。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相融会。

但其视野固然离不开对世界各国法治模式的分析判断,从当代一些法治国家中寻求可供我们借鉴、吸收的成功经验。 当然,我们并不是认为法治建设应该保守,相反更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思考,“人愈能引进不同的声调,就愈能使歌声听来美妙。

”事实上,任何文化的发展都是紧跟社会发展的,都具有社会选择因素,而不仅仅是自身的选择。这使得这种发展必定具有历史的沉淀和各种文化融合的痕迹,在现代信息发达的条件下,这种痕迹就变得越清晰,成了发展本身主要的脉络。

因此,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我们没有理由也不可能排除西方法治的先进思想和文化,而应在文化的强弱,优劣对比中,作出谁主谁次的明智选择。 关于主流法律文化、非主流法律文化与现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思考 主流文化是在文化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文化。

主流与非主流表现出两种模式:共存型和冲突性。当主流的地位确立后,非主流的文化的地位依然取得存在的合法性时,导致多元文化共存的格局,在政治上称为“民主”;当主流的地位确立后,非主流的文化思想很难获得合法性,要么就退居边缘,以一种隐秘的方式存在,在政治上称为“专制”,在文化上称为“一元化”。

当然法律文化也是如此。我们在现代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中,应当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法治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与法律文化形态多样性的关系;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与多种民族支流文化的关系;儒家伦理与有特色的中华文化的关系。

总之,法治社会的建立绝不仅限于其物质层面的制度建设,绝不仅限于其技术性“硬件”系统的完备周详。法治社会的有效建立,最为基础、也最为关键的,乃是作为其基础以支撑整个法治大厦的精神层面的意识与观念的确立,是作为其内在灵魂的“软件”系统的开发。

[12]在我看来,我们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认识和对待法治问题,都有必要从多个角度一分为三的进行思考。 参考文献: 姚建宗 法治的多重视界 法律图书馆http://www.law-lib.com/lw/ 周德义 我在何方-一分为三论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9年12月第一版 林端 儒家伦理与法律文化-社会学观点的探索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陈弘毅 法治、启蒙与现代法的精神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姬晓红 浅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社会主义法治 法律图书馆http://www.law-lib.com/lw/ 朱晓燕 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http://www.law-lib.com/lw/ [英]戴维赫尔德 民主与全球秩序-从现代国家到世界主义治理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 第130页 卓泽渊 法理学 法律出版社 2009年版 第476页 [德]拉德布鲁赫 法学导论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年版 第15页 陈颖辉 新论本土资源与“西体中用”的法治建构模式http://www.law-lib.com/lw/ 里赞 法律思想研究讲义(四川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课程讲义) 第二部分 法文化 [12]佚名 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蕴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7.0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朋友叶文宜的一封信
水晶岛奇遇记
心中的梦想
值日
我的乡村见闻
春的到来
我和付宁
白鲸的自述
夏的味道
大海
我是幽默的人
一张照片
芹菜
读书的快乐
幸福
中学科研室工作计划
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
学校科研室工作计划
2009第二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
2009学年总务处工作计划
小学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学年总务处冬季取暖工作计划
小学普及实验学校实施方案
科研室工作计划三
科研室工作计划
2009学校总务处工作计划
2009年学校办公室工作计划
学期科研室工作计划
科研室工作计划二
学校网络部工作计划
间谍罪若干问题研析(4)刑法论文(1)
由《证据的叹息》看犯罪“故意”问题
间谍罪若干问题研析(3)刑法论文(1)
传统文化与养老模式研究
文化下菜,过年吃点新意思
用视觉艺术推动中国春节文化品牌传承
当代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由《〈论语〉十则》感悟中国传统文化
死刑的司法现状及其展望(4)刑法论文(1)
论艺术教育中的电脑数码设计艺术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与思考
“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元宵节亮相京城
春节文化视野中的隐性德育方法探析
清明节文化的网络传播
犯罪构成事实研究(3)刑法论文(1)
《山雨》教学设计四
《草虫的村落》体悟作者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感受
《山雨》教学设计六
《草虫的村落》教材理解
《山雨》教学设计五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一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五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一
《山雨》教学设计三
《山雨》教学设计七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七
《草虫的村落》教学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六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七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