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乡村,哦,乡村

乡村,哦,乡村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7

乡村,哦,乡村

五一小长假最后一天,寒潮和风雨终于过去,我决定回乡下祭奠父母。我每年都回去一两次,但这次印象格外深,我的结论是,从前的乡村永远消失了,一个时代结束了。

踏着泥泞的路走向父母的坟地,从前的草原已经是一座水库。童年时这片离村不远的草原简直是我的乐园,无数的云雀从早唱到晚,草地上开满各种各样的野花,走着走着,扑棱一下子,会飞起一只鹌鹑,如果你的运气好,你会拣到一窝鹌鹑蛋。鹌鹑不比云雀,云雀窝里的蛋只有四枚,但鹌鹑却可以一次孵二十多枚蛋,对于乡村野孩子来说,拾到这么多的鹌鹑蛋,可是件高兴事儿。我们也会用马尾做成套,在云雀窝边套云雀。如果发现野草间的云雀巢,我们可不会怜惜,无论是蛋还是小云雀都会被掠走,当成战利品来炫耀。覆巢之下,没有完卵,如此戕害生灵,我们这些蒙昧的乡野少年并不觉得惭愧。可是说也奇怪,云雀和鹌鹑并不见少,青草刚冒芽锥儿的时候,云雀就从早唱到晚,从早春唱到老秋,它们几乎永不停歇的歌声在村子里就听得见。在草原上走,鹌鹑照样从脚下飞起,吓你一大跳。等到雨季,如果下几天雨,草原上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水泡子,用柳条篮子就可以捞到鱼,这可是我们盛大的节日,我们几乎整天都在草原上奔跑。那时候的草原上还会有狐狸和野兔等野生动物,我很小的时候,也有狼。

我记得东村的人曾掏过狼窝,把捕获的小狼崽吊在横木杆上,我们都跑去看热闹,大人们都觉得这事很残忍。到了夜里,远近听得到狼群悲惨而愤怒的嗥叫。我家的猪圈,父亲总是用草编成圆套子放置在墙头上吓唬狼。我们经常会在野外见到狼粪。如果一个人不仁义,农民们会说他“吃红肉拉白屎,转眼无恩”。这是把他们唾弃的人比喻成狼。但狼未必那样不道德,尽管它的屎干燥后是白色的。它区别于其它任何动物的粪便,所以很好认。

后来狼没有了,其它的动物也很少见了,最常见的只剩下土拨鼠了。它会人立起来,用大眼睛观察周围的动静,一有危险,就立刻钻进洞里。我们叫它“大眼贼儿”,“贼”是儿化音的,表示人们并不把它看成偷窃的贼,而只说明它的机警。说到动物,草原上的马、牛、羊、猪也算,尽管它们是经过人们驯顺饲养的,它们在草原上也和人一样自由而快乐。

夏末秋初,走在草原上,脚下蚂蚱乱飞,野花盛开,蝴蝶翩跹,头上云雀高唱……远处,牧马人会拢起一堆篝火,烧青包米吃,袅袅的蓝烟飘散在蒙蒙绿野之上……山雀在小满前后最多,我认得的鸟有十几种,我不是打鸟的高手。它们在林带和水塘边命丧我们之手,但第二年春天,它们还是照样多。

夏天,水塘里的青蛙也是我们捕获的对象,青蛙是两栖的,它常常上岸待在草丛里捕捉蚊虫。听人走过,它会扑通跳进水里。在长着水草的塘边它们产下很多卵,那黏稠的结满黑子的网状物在水草间飘荡,很快,它们就会变成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青蛙有很多种,有青绿色带褐色条纹的,也有黑褐色带金黄条纹的……孩子们管它叫“大花鞋”,它们美丽的背的确像巧手女人做成的鞋面。它们跳进水里,我们也有办法捉住它们,用铁丝磨尖了,绑在长秫秸上,当青蛙把头伸出水面时,把铁钎子从水下探过去,一下子就把它们扎上来。把青蛙扒了皮,留下大腿白色的肉,用向日葵的叶子包了,放在火里烧熟,有一种特别的香味。我们暴殄天物,手段很残忍,但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我们只是生物链中的一环,也只算一种小动物,比那些青蛙啦,山雀啦,聪明那么一点点,如此而已。

蝈蝈不在草原上,它们愿意待在麦田里,有时候它们也趴在玉米宽大碧绿的叶子上,但它们从来不待在谷地和糜地里,它们不喜欢那种作物。最多时,它们愿意在坟地的野蒿丛和柳条丛中藏身。初夏,是我们小孩子最疯狂最快乐的日子,我们南山北地地捉它们。碧绿色的蝈蝈,我们称为“绿豆蝈蝈”,而褐红色身子的,我们称为“火蝈蝈”。蝈蝈也很机警,它趴在麦穗,或者植物的茎叶上歌唱,你悄悄走过去,它听到动静,会一下子落到草丛或麦田底部去,从那里偷偷逃走。而健壮年轻的蝈蝈,则会张开翅膀飞得很远,落在很远的地方藏起来。为了捉一只蝈蝈,我们会踏倒一片麦田和蒿丛,合力围剿它们。蝈蝈并不甘心受擒,就是抓在手心里,它们也会狠狠咬你一口。有时候很疼,但小孩子并不在乎,照样用草叶子捆扎起来,或者卷在裤角里,把这可怜的俘虏带回家去。抓住的蝈蝈会被放到笼子里。蝈蝈笼子是用秫秸扎成的,也有用麦秸编成的。我们喂它们带露水的角瓜花,这些小小的囚徒关在笼子里照样歌唱。我们把蝈蝈笼子挂到屋檐下,这样,不用到田野里去,我们就会听到它们的叫声了。蝈蝈是用翅膀发声的,它们靠近颈部的翅膀里藏着一片方形透明的“小镜”,这东西如同乐师手上奇妙的乐器,蝈蝈振翅摩擦这片“小镜”,就会发出响亮的声音。对此,我们只能惊叹造物的神奇!到了初秋,麦子收割过了,新翻过的麦田种下了萝卜和白菜,作物的花期过去了,所有的作物甚至阳光都变得懒洋洋的,水稗草长出了红色的穗子,土豆在地下生长,香瓜熟了,青柿子开始变红……这时候,有一种翅膀软软的,身子浅绿的蝈蝈开始在田野里鸣叫,它们有气无力,像青蛙一样发出呱――呱――一样短促的叫声。我们叫它们“蛤蟆蝈蝈”。不知怎么,我走到夏末的田野上,听到“蛤蟆蝈蝈”短促的叫声,总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夏天朝气蓬勃的蝈蝈已经绝迹,这生不逢时的歌手正用它短促的悲鸣宣告夏天的结束。季节轮替,生命短暂,万物凋零的秋天就要到来了!

贫苦的童年当然也有很多苦难,但在大自然里,你总会得到意想不到的上天的馈赠。尽管你是大自然中一个懵懂的生灵,但因为你贴近土地,融入形形色色的生命之中,有多少值得追怀的忘我的快乐啊!如今,生命的黄昏正在降临,当我和儿子走在童年的原野上,走向父母坟地的时候,我觉得从前的一切已不复存在。这不是我们一代人的悲哀,即使我们的下一代,或者说更遥远的子孙,他们也再不会如我那样感受到大自然慷慨的馈赠了!土地还是那片土地,但从前生机勃勃繁衍在这片土地上的生灵基本已经绝灭。

昨夜下过雨,村里散发着腐臭的气息,走过一段泥泞的村路,沿着白杨林带北去,就是从前的草原,但这早非旧日的模样。田野死一般的寂静,只有风声。从前我和伙伴们疯跑的甸子,修起了一座水库,没有孩子,没有云雀,没有鹌鹑,没有野花,甚至也没有了从前茂密的青草……黄色的土坝外,枯黄的草茎贴在地皮上,柔细的草芽长在水潦边,它们算不得草,只能算一种绿色的地衣。我本来想祭奠完父母后,在草原上走一走的,但举目四望,已无处可去。天地之间,一片死寂,没有任何生灵发出一点声响。我忽然想到美国一位环保主义女作家写的一本书《寂静的春天》。是的,太寂静了!生灵绝灭,只有风在叹息!沿着原路走回村里,差可自慰的是白杨还长着绿色的叶子,风还带来泥土的气息。终于有一只鸟从我们的头顶飞过,落在不远处的一棵杨树上。 从前这个季节,漫山遍野飞着各种各样的山雀,它们飞过头顶时,发出短促的叫声。它们在林间歌唱,这些大自然的歌手如今已不可见。我们断定飞过的那只鸟是一只鹞鹰,走近一看,是一只猫头鹰。它在树上和我们对视,并不飞去。儿子说,它的表情并不友好,似乎仇恨人类。对此我不敢妄断,因为一只鸟的心思你是没法揣测的。但我看出那家伙带着一种毫不在乎的神态在凝视我们,良久之后,它才不情愿地怏怏飞去……我认为猫头鹰和我们一样,在寂寥的天地之间太无聊了。好像一切生命尚未生成的史前时期,除了迷茫,已经找不到生命的支点。

回到村里,见到了童年的伙伴小芳。老一辈的亲戚故旧多已亡故,我们这一茬人也已老去。他的老婆在十几年前死去了,独身至今,和儿子在一起过。看起来,他对自己的生活还比较满意,我们聊了一会儿。他说他家里承包了三十亩土地,我问是否能种过来?他说两个人就够用了。春天用播种机把玉米种子播下去,同时播进土地的还有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然后,不用管了,就等秋天收割。把玉米脱粒一卖,就完事了。我问,还种别的吗?回答是只种玉米。玉米高产,能卖钱,别的不种。夏天,我也回过乡下,的确,田野上除了玉米,很难见到别的作物了。我记忆中的家乡,田野上是五彩斑斓的,玉米、谷子、高粱、糜子、小麦、各种豆类,都是主要的粮食作物。谷子磨去皮就是金黄的小米,有一句话说: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少年时农家的主食就是小米饭。秋天,场院里高耸着一座座小山般的谷垛,收割后的谷子被铺成一个大圆圈,几匹马拉着石磙子,赶马的人站在中间,吆喝着给谷子脱粒。马拉着石磙子绕着圈,磙轴吱扭吱扭地响,马打着喷嚏,赶马的人拉着长长的缰绳,站在圆心里,冻得直跺脚。冬天太冷了,打场的活计一直要干带年根前儿。

我从学校回乡当农民,在生产队里,经常干这样的活儿。农民的镰刀快,力气大,捆起的谷个子一个人抱起来很费劲。谷子脱粒、扬场、簸去草屑,金黄的谷子装进麻袋,要想吃到小米,还要上碾子呢!谷子磨下的谷糠,用来喂猪。碾压得柔软的谷草是马的饲料。每个生产队都养着几十匹马,经常赶车、犁地、用马的农民很爱惜马,很多马都是有名字的。冬天,场院里高高的谷草垛是马一冬的饲料,饲养员把谷草铡碎了,和着豆饼水和玉米粉添到马槽里。静谧的冬夜,马棚里点着一盏昏黄的马灯,槽边一排排的马咀嚼草料的声音清晰可闻。这样的场景我太熟悉了――我曾是在谷地里奔跑的乡野顽童;我曾是场院里打场的年轻社员;我间过谷子(蹲下来,骑着垄,用一种短把的小锄头,俗称“扒锄子”),知道稗草和谷苗的区别;我铡过谷草,两个人用力按下铡刀,谷草发出嚓嚓的声响,这场景如在目前。更重要的,我是吃小米饭长大的呀!可是如今,谷子在我家乡的田野上绝种了!还有一种谷子,农民们叫它“红粘谷”,谷穗子是红色的,成熟季节,满地一片斑斓的红色。“红粘谷”打下的米比小米粒略大,称为小黄米,可以蒸米饭,也可以做成豆包等干粮。

糜子称为大黄米,是农民们最喜爱的粮食,它黏、香,入口抗饿,可以做豆包和切糕。我记忆中糜子有好多种,糜粒有黑色、红色、豆绿等颜色,和别的粮食不同的是,它颗粒亮晶晶的,如一粒粒小珍珠一样。庄稼成熟的季节,那五彩缤纷的田野,争奇斗艳的作物,真可称为大自然万能的宝库!老辈人爱说“五谷丰登”,如今,除了玉米,哪里还有什么“五谷”呢!至于我们少年时家乡田野上常见的甜菜、亚麻、荞麦,各种瓜果、豆菽……更是难觅踪迹了!

各类农作物的绝灭的同时,蝈蝈啊,青蛙啊,各种昆虫啊……随着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也全都没了踪影。小芳提到一种名为“撒虫”的昆虫,它是土黑色的,落在土地上,和土地融为一色,几乎很难发现它。它飞起来的时候,里边的翅膀是红色的,且发出一种“撒撒”的声音,所以我们叫它“撒虫”,大约它就是一种蝗虫吧!夏天的傍晚,孩子们拍着巴掌,它听到拍掌的声响,就从田里飞到村口来,它飞得很高,有长久的飞行能力,发出“撒撒”的声响,这是童年的我们最喜爱的游戏。但是如今,小芳说,一只也看不到了!春天,农家女孩最喜爱到田野上去挖野菜,野菜有好多种,苣荬菜、婆婆丁、小根蒜……现在呢,一棵也见不到了!

又遇到了几位乡亲,听到的全是令人不幸的消息:某人患癌症刚刚去世。从前全村人尊敬的张老师,一家人都几乎死绝了,全是癌症,只剩一个小儿子,搬到远村去了。一个穿着还算整洁的女人在村路上徜徉,她的丈夫是一个木匠,给我家修过大门,是一个天性善良、性格随和的年轻人,多年前患脑瘤去世了。我几次回乡都碰到他的妻子,她还年轻,但是生活的路似乎已经断了。一个患糖尿病的村人已经截肢,正躺在炕上熬着日子。我的一个童年伙伴,他的儿子喝多了酒,猝死了。当我家还住在这个小村时,这个孩子从我家屋后走过,我家的公鸡追着他,扑到他的后背上去叨他,这孩子弓着腰,探着脖子,拼命奔逃……这情景恍在眼前,如今他已不在人世。“大母熊”――这是一个男人的绰号――从前他多么壮实啊,如今患了癌症,几天没吃东西了,正躺在炕上等死……说起的这些人,都是我从前的乡邻伙伴,亲戚故旧。我和他们在一起打过鸟,捉过蝈蝈,也在一块土地上劳动过,音容笑貌,宛在眼前,有的已成鬼,有的将要死去……

一个乡邻硬把我拉进屋里去,他的爱人是我的远房表姐,患了脑中风,手术后躺在炕上。他认为我能和乡里的干部说上话,要我帮他的爱人办一个“低保”。唉,为了几个人相同的愿望,我从前豁出脸面,几次三番打电话啊,找人说情啊,费尽了心思和口舌,但是,一个从这块土地上跋涉出去的读书人,屁大的权力没有,我真是无能为力啊!

在一户人家,我们看到了要播进地里的玉米种子,装在一个大铁盆里,浸泡了农药,红鲜鲜的,如一种盛开的红罂粟花的颜色。种子――无论是什么种子――再不是从前那样纵向传递了。就是说,农民们自己用成熟的果实给作物留种的时代过去了。什么种子都要到种子公司去买,品种单一,只种一年,由它生成的果实几乎被绝育了,再不能做种子了,明年还要去种子公司去买。这符合一体化和单一化的世界,种子公司掐住了农民的生命线,世界正由一个或几个大公司主导着。我想起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的话:当世界众多的生灵正在绝灭的时候,人类离绝灭的日子还会远吗?

由于机械化和农药的使用,耕地的牛和马已经绝迹,我在村子里连一只鸡都没发现。农民们还生活在祖辈生活过的土地上,但是离自然已经越来越远,越来越隔膜了。他们懒散、清闲、无所事事,打发日子的方式就是赌钱。比起从前劳作的日子,似乎这就是幸福!但我连一点幸福的影子都没见到,依然是愁苦、麻木的面容,或因亲人正在疾病折磨下等死,或因传统道德的瓦解、亲情的淡漠,他们正经受内心的苦痛。文东哥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几年来,儿子几乎从不回家,连过年都不回来;女儿去年过年回来一趟,今年再没露面,也没有消息。老两口孤独地捱着日子,说索性还没有大病,这就满足了!

回来的路上我在想,我已经经历了几个时代了。我的童年――甚至还包括少年和青年――和大自然那么亲密接触,牛啊,马啊,猪啊,山雀啊、青蛙啊、蝈蝈啊……一切的鸟兽虫鱼,六畜五谷和我们那么亲近,我那时活在农耕时代里。如今当我用电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世界改变了,我已经跨越了几个时代,我如今活在信息时代里。世界是平的,正进入全球化和一体化,它失去了色彩,变得单一和乏味。打开电视和网络,一切的狂舞和嘶声喊叫,一切的赤裸和没羞没臊,都在表达人类最原始的动物性欲望,说穿了,就是抢夺财产和性交!历史已经终结,这是某位哲学家的断言,但世界变好了吗?人类的希望和出路在哪里?我觉得所有的政治领袖都不能给我解答。

当然,我也很茫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套美丽的家具
我当了劳动委员
烧纸船
我第一次踩单车
老师我想对你说
糟糕的表演
重庆一日游
俺家的洗碗比赛
快乐的星期天
小巧手
马的邮票
心灵的感动
挂窗帘
落选
一张爱的照片
简论实践取向理念下教师教育研究
简论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试析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试析高职生职业指导的意义、问题及实施路径
试析本科宪法学教学独特性的初步探讨
试析河南省独立学院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度建设
试析专业发展的高校青年教师的学习研究
试析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简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状、原因及对策
试析研究性教学的内涵、特点及实施策略
浅析高校绩效工资分配中的公平性问题研究
浅析构建高校大学生学习型社区
简论高校“出纳实务”课程建设
浅析和谐校园建设视角下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的提升
试论高等数学创新思维的创新人才培养
我教《临死前的严监生》
严监生临死前伸出的两个指头
语文课当讲仍须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学有感
《临死前的严监生》课堂实录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实录
与嘎子交朋友──《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课堂教学实录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教学课例
“获”与“惑”──《“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学有感
省略号引发的精彩──《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谈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
《刷子李》探究感悟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实录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教学反思
严监生的心思谁人知?──教学课例《临死前的严监生》
《刷子李》课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