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英国保释制度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之借鉴

英国保释制度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之借鉴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英国保释制度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之借鉴

四、英国保释制度与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之比较 从形式上看,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取保候审的规定,如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证人,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不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等制度,与英国的保释制度很相类似,都是在审前不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但是,二者却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保释制度是英国典型的审前释放机制,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人身自由权利。

而取保候审却与拘传、监视居住、拘留、逮捕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体系,是司法机关的刑事强制措施权力。具体分析,我国的取保候审与英国的保释制度有着以下差别。

(一)思想观念之差别 英国人提到保释,是与人身自由权相联系的,其前提是保证司法公正,价值取向是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理论依据是无罪推定,充分体现了当事人主义的控辩地位平等的诉讼模式,因此,保释是保证人身自由的司法机制,是刑事司法程序中保证人权的重要制度。而在我国无论立法界、司法界还是理论界,说到取保候审都把它当作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强调它与其他强制措施一样具有强制性、预防性的特点,应实现教育、惩罚之功能,其前提是确保司法秩序和社会秩序稳定,价值取向是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理论依据是打击犯罪和有罪推定,体现了职权主义以控审为主体的诉讼模式,因此,取保候审是比拘留、 逮捕较为缓和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二)前提条件之差别 保释作为一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无前提条件的规定,无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申请都应当考虑是否保释。保释是无条件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附条件。

保释是常态,羁押是例外。我国取保候审作为公安司法机关的一项强制措施权,有明确的法定条件,只有符合法定条件,而且经过法定机关批准,才能取保候审。

羁押是常态,取保候审是例外。

(三)不批准主体之差别 不批准保释无论在可种诉讼阶段,都要纳入司法审查程序,即要求有中立、公正的法官予以审理决定,警察、检察官无权不批准保释,并且作为控诉主体的检察官或警官,必须向法庭陈述不同意保释的理由,嫌疑人的律师有权陈述意见。我国取保候审不批准的主体视不同诉讼阶段而定,侦查阶段由侦查机关决定,审查起诉阶段由人民检察院决定,审判阶段由法院决定,并且只有批准机关单方面决定,没有中立的司法审查,也没有辩护律师的介入。

(四)不批准条件之差别 不准保释有明确的法定条件,且必须经过证明才能拒绝保释。准予保释是无任何条件限制的,但在保释时可以附加若干条件。

保释所附加的条件是保释后应遵守的规定,与不准保释的条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而我国,准予和不准予取保候审的条件是同一个标准,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即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1条、60条第二款规定的取保候审条件,符合条件的准予取保候审,不符合条件的不准予取保候审。

相比而言,取保候审的条件实际上与不准予保释的条件属于同类。准予保释所附加的条件,则与取保候审所必须遵守的规定相类似。

(五)不批准之救济措施之差别 对于不批准保释的决定,英国法规定可以依据普通法申请人身保护令,但不批准取保候审我国法律没有规定任何救济措施。

(六)期限之差别 英国为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在刑事诉讼中实行及时审判原则,因此保释没有规定期限,但是效力只及于批准的诉讼阶段,在进入另一个诉讼阶段时,应重新决定是否保释。如从警察侦查阶段到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检察官可对已保释的犯罪嫌疑人提出不予保释的申请,法庭应当重新审理决定是否准予继续保释或是收监羁押。

再如在一审第一次开庭后,等候判决时或等候第二次开庭时以及一审判决后上诉期间,都有是否准予继续保释或还押收监的可能性。我国取保候审有明确的期限规定,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但是没有规定进入不同诉讼阶段必须重新审查决定的程序。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河东狮吼”和“九阴白骨爪”
七月的滋味
家乡的变化
地球的自我简介
到底是谁"盲"
秋天.呢喃
瑰丽绣亭
心理遐想
卖火柴的小女孩(改编)
下棋
读书 写作 music
母爱的力量
大战苍蝇
下馆子啦
搬家
浅谈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工作的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强化“三个意识”
浅谈我国内地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浅谈词汇习得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选择
浅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简析新时期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大意义
探析以兴趣为导向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试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支撑作用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问题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试论关于教育定量研究的三个问题的探讨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试析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三个转换”
曹操梦中杀人
诗宗曹操
杨修之死与中国历史潜规则
罗贯中和《三国演义》
施耐庵和罗贯中是师生关系吗
反读三国:罗贯中的深意
杰出的古典小说大家罗贯中
从《杨修之死》看曹操的帝王之术
罗贯中故里
有关杨修
《杨修之死》看人际交往的原则
关羽斩罗贯中
曹操诈病
曹操杀人手段多
从《杨修之死》看人际交往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