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7
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经济法律制度司法制度论文(1)
环境经济法律制度对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产权关系日趋明晰,经济成分已趋向多元化,采用环境经济手段,落实环境经济法律制度的微观经济基础已基本具备,因此,强化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经济手段,实现环境管理的法制化势在必行。
1 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及其对策的理论分析 环境问题的重要特点,在于其“外部不经济性”,即市场主体行为对环境资源的不利影响由该行为主体以外的第三方——他人或后代人承担。在海洋鱼类、公共牧场以及空气、水等共有资源、公共物品方面,“外部不经济性”表现得非常明显。
如果市场主体均可以任意、无偿、无限制地开发、利用共有资源或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则从短期来看,每个市场主体都可以不断地从其过度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行为中获得全部正效益,而由此产生的负效益则分摊给其他的开发、利用者以及后来者。这样,在获利动机的驱使下,每个市场主体都会无节制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其结果,从长远来看,多个市场主体的共同行为必然导致环境资源的枯竭、污染、毁灭,对全体开发、利用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共有物的悲剧”。
显然,由于环境问题具有“外部不经济性”,使得市场主体在决定不同层次的生产、投资、消费等活动时,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所面临的各种选择的成本和收益,而对经济活动中所需的环境要素(如空气、水、环境的纳污能力等)的投入和产出,特别是由此产生的广泛的社会后果(如对财产、人体健康、生产生活活动、环境舒适性以及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害等),却没有或没有完全折合成与该市场主体有关的成本和收益,因而不能很好地影响其决策。而且,在竞争的压力下,市场主体即使意识到了其活动给社会造成的环境成本代价,只要其行为不受社会的严厉惩罚,也往往置之不理,而是将该环境成本转嫁给他人和未来。
正因为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代价不是由开发利用者承担,污染环境的代价不是由污染者承担,他们就不愿花费大量钱财来保护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由此,保护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也就成为市场经济的“盲区”,而“外部不经济性”则成为产生环境问题的重要经济根源。
面对市场在环境资源领域的“失灵”,政府必须加以干预,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资源,鼓励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即通过促使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达到社会所期望的环境目标。这就是“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的道理,也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为了促使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由此而设计的环境政策与法律体系主要有三种类型:“直接控制型”、“间接调控型”和“自我调控型”。所谓“直接控制”,即制定和实施环境资源法律法规,其主体是“命令和控制”措施,同时这也为经济计划、经济手段、宣传手段等提供法律框架和基本保障。
就应用范围来看,该模式主要应用于污染控制,在自然资源管理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其突出特点在于其严格性、强制性,即污染环境者或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者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否则会受到民事、行政乃至刑事制裁。
“直接控制”是各国普遍采用的环境资源管理模式,美国则是该模式的典型,其“命令和控制”手段可以概括为四个环节:确定法规标准→颁发许可证→监督实施→对违法者进行制裁。 所谓“间接调控”,即采用经济手段,其实质在于按照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原则”,通过市场机制,使开发、利用、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生产者、消费者承担相应的经济代价,从而将环境成本纳入各级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促使开发、利用、污染、破坏环境资源者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更加有利于环境资源的生产、经营和消费方式,同时也可以筹集一笔资金,由政府根据需要加以支配,以支持清洁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以及区域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污染源治理、污染防治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某些特殊类型的环境受害者的救济等,改变过去无偿或低价使用环境资源并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的作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童年的芭比娃娃
- 游泳
- 挨批评的滋味真不好
- 乒乓球大赛
- 坐木筏游漓江
- 大课间活动的启示
- 难忘的一件事
- 我第一次洗碗
- 三楼落下不碎蛋
- 小鸟,我懂你的心
- 童年趣事
- 大课间活动,我们的乐园
- 考级
- 有苦有乐的大课间
- 大课间训练的艰辛
- 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
- 东方卫视发展之路新探(1)
- 浅析网游虚拟货币中的矛盾
- 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最佳途径:集中寄宿制
- 关于农牧区中小学多媒体教学的现实问题与基本对策
- 中国纪录片跨世纪三大演变(1)
- 浅议小学科学探究中的一些问题
- 浅谈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 关于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 试论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 样板戏与文革政治话语(1)
- 电影中的叙事(一):理论研究(1)
- 中国电影中的民族性与国家话语(1)
- 让银幕纪录战争:世界战争纪录片回顾与思考(1)
- 在夹缝中长大:中国大陆新生代电影世界(1)
- 《平平搭积木》词语造句
- 为每个学生留有希望──《平平搭积木》教学片断与反思
- 《平平搭积木》教学杂谈
- 汉末大名士──孔融
- 孔融
- 《平平搭积木》教学实录
- 说孝
- 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法 让孩子快乐的学习
- 荐举贤良 诱益后进
- 老师,我不喜欢平平──一次平等的心灵交流──《平平搭积木》教学片断与评析
- 从神童到名士
- 丰富课堂形式 珍视独特感受(节选)──《平平搭积木》教学案例及评析
- 13《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 诗歌阅读入门
- 感受童真──《平平搭积木》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