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新课改下中职体育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新课改下中职体育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3

新课改下中职体育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对中职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诸多与新课程改革不相适应之处。研究提出体育教师教学理念应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体育教学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拓展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等。

关键词 课程改革 体育教师 教学观念 转变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中职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以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完善应是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深化改革的重要路径。

一、中职体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在体育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素质的良好途径,应把健康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终身健体意识为目的,引导学生崇尚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新课程的实施需要中职体育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改进原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与普通教育有所差异,主要是以培养中等技术从业人员这一职业教育目标。随着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转型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适应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职业技术技能,还应具备身心全面发展的健康体魄和适应职业发展变化所需要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中职学生从成长阶段看正处于体格、体能快速增长时期,而中职教育中的体育教育对提高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有着独特的作用,无论是身体健康素质还是健康心理的培育都有着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价值。因此,如何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中职体育教学的改革意识,转变教学理念,切实将新课程标准落实在体育教学中就成为了中职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教育科研和教学实践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了其中一项,教育这项伟大的事业就显得不够完整。体育教育也是一样,尤其是中职体育。教师既要从事体育教学,又要进行科学研究,因而要把教学科科研统一起来。

二、传统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存在的主要弊端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的容器,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忽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的培养。教学行为强迫性特点突出,教师的讲授着重于动作的解决,学生往往迫于外部压力而学习,而忽视了过程中的情感和学习活动内在发展,从而形成师生间演绎出一幕幕“你教、我学”、“你不教、我不学”等强制关系,使得学生内心对学习产生厌倦的现象。一般而言,传统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主要弊端。

(一)教学观念滞后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仍旧沿用应试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的中心落在注重学生成绩,对考试项目内容以外的体育内容缺乏应有的关注,只重视体育教学的短期效果,忽视了学生的长远全面发展。如过多的注重学生的体育技术技能的传授和应试,忽视了全体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等。

(二)教学方法单一

在教学方法上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技术技能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调,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主体作用重视不够,这种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三)体育教学与中职教育特点结合不够

中职学校不同于普通学校教育,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其教育目标决定了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也应体现和结合这种特殊性。而当前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没有结合中职学生专业学习的特点,在教学内容选择、组织形式等方面与中职学生的实际需要脱节,不利于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和体育素养的培养。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观念上要转变。由原来的“指挥学生”变成“引导学生”,由“灌输式,被动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向转变。

将终身体育作为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的方向。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表现,应该是给学生提供和创造条件,促进外因迅速转化为内因,从而调动起学生的自觉积极性。为此,教师要善于疏导。妨碍学生积极性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用疏导的方法使那些妨碍学生积极参加体育的不利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只有通过耐心的疏导,以理服人,才能正确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体育教学结合“职业”教育特点

中职学校的“职业性”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要通过体育这一途径实现“以人为本”,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中职体育教学的内容应结合中职学校的专业特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应结合职业特点选择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不同专业类别结合起来。如根据中职不同专业特点将职业工作特点中结合站立为主型、文秘型、制造业职业型、以户外活动为主型等进行。在不同专业的体育教学内容中结合职业特点进行针对性选择,如针对以站立为主要特点的宾馆服务、礼仪等专业特点,在体育教学内容中加强对学生下肢力量与耐力的针对练习,课重点选择各类跑、体操、跳跃等体育教学内容。而针对文秘、财会等伏案型为主的专业特点,可以适宜选择基本体操、球类等项目。对制造业等职业特点的机电、机械、服装等专业学生可强化对手腕、上肢灵活性等,应在内容方面多选择乒乓球、羽毛球、篮排球等内容。有着户外活动职业特点的如导游、营销等专业可在体育教学内容上重点发展学生的体力、耐力,长跑、大球类、越野跑等体育内容更为合适。

(三)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电化教学手段具有再现、重复功能,而且速度可以任意调整,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某个动作技术的全过程,从而可以完整、准确地建立动作技术概念,同时,电化教学也可以对动作技术的重点,进行多次强化,多次演示,使学生便于把握动作技术的重点和关键。比如在讲解跑步大小腿折叠概念时,理论上学生听的就没有理性的认识,掌握起来就很困难,通过电化教学手段将运动员跑步的动作放慢桢频,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有助于他们掌握动作要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可以生动地向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教育,提高学生体育文化修养,避免了老师抽象讲解,枯燥阐述。这样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四)拓展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终身体育直接兴趣的培养,有赖于对体育活动愉悦身心和取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而终身体育间接兴趣的培养,可以和体育意识的培养相结合起来。课余体育活动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变,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课余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独到的作用。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形式和方法来满足愉悦身心的情感体验。此外,学生体育特长的形成与保持也依赖学生在课余体育活动中不断强化、巩固和提高。

此外,课余体育活动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运用所学体育基本知识和施展体育才能的机会。因此,课余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总之,应该通过种途径使中职体育教育积极参与到科研建设中来,使广大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充满工作兴趣,做到既能驾驭课堂又能投身科研,做文武双全的新时期体育教师。

参考文献:

[2] 郭红.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2:43.

[3] 李小平.学校社会心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 季浏.体育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惊蛰
记住自己
纯洁的心灵
疲惫和轻巧的脚步
记住自己失败的时候
幸福的真谛
黑板+粉笔=粉笔+黑板=爱
爱的脚步
恩情无限,真诚回馈
梦想·坚持·超越
粉笔灰的味道
活力四射的初三岁月
彼岸
我眼中,你最美
基于ASP的动态网站的设计与实现——我院工资查询系统
谈DHPLC技术在基因突变检测上的应用
单向可Ping通的原因与原理
利用Web挖掘技术加强电子商务中的知识管理(1)
论容易与语码转换混淆的若干概念
浅谈基于异常检测的邮件病毒防治策略(1)
对高法关于网络域名纠纷最新司法解释的理解和适用(1)
利用RCM2200实现以太网与异步串口的通信(1)
JAVA实现电子商务系统(1)
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初探(1)
VBA在限定Excel工作表用户按钮中的应用
计算机专业实习总结
Web挖掘个性化模型研究(1)
计算机液位过程控制综合实验系统研制与开发(1)
学科信息门户中网络信息导航系统的规范建设(1)
《半截蜡烛》美文欣赏一
《再见了,亲人》重难点分析
《打电话》随堂练习 提高篇
《打电话》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打电话》重点字词的意思
《打电话》整体阅读感知
《打电话》美文欣赏(二)
《打电话》重点问题探究
《再见了,亲人》随堂练习 巩固篇
《再见了,亲人》老师语录
《打电话》美文欣赏(一)
《打电话》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打电话》教学设计一
《打电话》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打电话》教案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