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蓝天野 书画为伴 戏骨人生

蓝天野 书画为伴 戏骨人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21

蓝天野 书画为伴 戏骨人生

提到蓝天野,很多老一辈的北京人定不会陌生。他从中国最早的神话连续剧《封神榜》中,那个仙风道骨姜子牙,到引得万人空巷的温情大戏《渴望》中,那个温文儒雅的王子涛。从话剧《茶馆》中那个丰神俊朗的秦二爷,到《家》中那个狡诈的伪道学者冯乐山,再到《甲子园》中饱含家园之情的黄仿吾。他参与的作品,每一部都可谓是中国影视戏剧道路上里程碑。不论是影视还是话剧,这位在舞台上活跃了半个多世纪的老艺术家,其人生历程正应了莎士比亚的那句格言――戏剧是时代的综合而简练的历史记录者。

人生如戏

灯暗了,随着聚光打到濮存昕的身上的那一刻,演出正式开始。此时在台后,蓝天野也像台前普通的观众一样,手执老年杖,坐在长椅上凝望着舞台上演员的一举一动。对于这部剧,他再熟悉不过了。时隔33年,戏还是那个戏,只是舞台上的角儿却换了一拨又一拨。

1944年,年轻的蓝天野那时还叫王润森,参加了革命队伍,随部队南征北战。1948年部队返回解放区,一天晚上,他所在的接待站半夜里来了几个人把他叫醒,对他说:“由于之前你在国统区还有亲戚朋友,现在你进了革命队伍,为了不影响他们的安全,你得现改个名字。”当时没字典可查,也来不及认真考虑,他下意识的抬头看了看天,脑子一闪就蹦出了一句“蓝天野”。从此,这个在当时颇为蹩脚的名字,在随后的时光里,成为中国影视与剧作事业舞台上叱诧风云的人物,也成为人艺最初时的台柱子。

蓝天野一直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担纲专职导演兼演员,打从解放前开始从事话剧事业以来,先后塑造了《北京人》中的曾文清,《茶馆》中的秦仲义,《蔡文姬》中的董祀,《王昭君》中的呼韩邪单于等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封神榜》中仙风道骨的姜子牙,《渴望》中王沪生那温文尔雅的老父亲形象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他的演技与所设计的舞台艺术形象往往“令人拍案叫绝”。他潇洒自如的举止和风流倜傥的形象,总让他在舞台上留下独特的艺术魅力,使无数观众为之倾倒。不少年轻演员也都交相赞誉他是“真正有艺术品质和追求高级趣味的艺术家”。就是在人艺这座“炼丹炉”中历经千锤百炼,造就出了这样一位一专多能的老戏骨。

蓝天野与众多老一代表演艺术家不遗余力地为我国戏剧艺术的起步,艰难的摸索着前行。为奠定我国文艺事业基础,立下了功勋。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舞台艺术生涯里,蓝天野演了百余部话剧与影视作品,特别是《茶馆》这部中国现实主义话剧的扛鼎之作。他认为,演戏也是一门造型艺术,需要运用美学上的感受来完善舞美形象,而导演、演员如果不懂美术,那不能不说是莫大的遗憾。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老一辈艺术家,如梅兰芳等无不通过书法、绘画等业余爱好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而今蓝天野就用“琴棋书画,花鸟虫鱼”八个字来概括自己的离休生活。这种精神境界岂不反映了老艺术家的高尚情操。

现在,退下来的蓝天野依旧活跃在文艺工作战线上,为了表彰他半个多世纪为中国戏剧艺术做出的重要贡献,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切慰问。

画中寻“境”

每一个好的导演都有很深的艺术功底。戏剧创作中,很多精彩的演绎,起初都是从导演的画稿中呈现出来,再登上荧屏舞台的。蓝天野在这方面是大家。

蓝天野自幼痴迷于书画。现在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只要一有空,便会挥毫舞墨。画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创作打开一种心境。说到此,许多人只知蓝天野是个演员,却不知他还是个很有功底的画家。他曾入国立北平艺专油画系,师从李苦禅和许麟庐两位大师潜心学画,颇得真传。20世纪90年代蓝天野从人艺退休,得以全身心投入中国画的创作。由于他坚持“勤于笔墨、独辟蹊径”的创作思路,作品饱含鲜明的艺术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被众多名士争相收藏。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过三次个人画展。

蓝天野对绘画情有独钟,谈起早年学画的往事他津津乐道:“上世纪60年代初,我去上海时认识了许多画家,并陪他们一起去看望了林风眠、潘天寿等老先生。由于当时脑子里整天想的就是画,也经常接触画,并有幸结识了李苦禅和许麟庐两位老先生。他们对戏剧的造诣也颇深。”从此,他坚持每周最少学画三次,每次最少一个上午,而且风雨无阻。虚心接受前辈大家的悉心指导和帮助,踏实地从用笔、用墨等基础技法入门,由于刻苦努力,绘画技法突飞猛进,获得了李苦禅和许麟庐的赞许。1986年举办个人画展,许麟庐特意为他题了“勤于笔墨,独辟蹊径”八个大字,这无疑是对蓝天野书画水平的高度肯定。正如齐白石大师的教诲“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正因为他信奉这一艺术信条,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绘画风格。行家们赞扬蓝天野的山水画作泼墨淋漓,挥洒自如,更简约古朴,蕴涵着淡薄世俗的心境;他的写意花鸟以画鹰见长,均栩栩如生,有着独特的审美视角和艺术追求,流露出灵动的神韵和真挚的天趣。

老戏新生

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演出落幕。不少嘉宾都没有急着走,因为首映这天恰逢蓝天野的生日。在后台,陈小艺、濮存昕等剧组同仁还没顾得上卸妆就把生日蛋糕端了上来。虽然外边入夜已深,但在这里,却依旧灯火通明,颂歌嘹亮。

88岁的蓝天野在近几年成了话剧界最为活跃的人,他既导又演,作品不断。去年他不仅主演了话剧《冬之旅》,还为北京人艺复排了《吴王金戈越王剑》,这一次他再执导筒,不仅每天亲自到排练场导戏,还经常上场给演员做示范,甚至用画作启发演员想象。他的导演席身后,便挂着一面墙的画稿,这些都是中国著名画家黄永玉33年前,在这里为第一次演绎《贵妇还乡》演出中的演员所画的素描。

他介绍,自己当年最早萌生排演《贵妇还乡》的想法,就是源自于“文革”期间他和老朋友黄永玉的一次闲聊:“那时,我们经常在一起聊天,有一天,黄永玉跟我聊起迪伦马特的《贵妇还乡》,都觉得很有意思,他还说:‘如果你排这个戏,我就来做美术设计。’其实,当时根本不让排演话剧,话剧甚至被称作‘死了的话剧’。直到80年代初,我向北京人艺提出排演这出戏,剧院经过研究后很快就答应了。”

对于排练这部话剧,演员的每一个动作,甚至是每一个眼神,总能让他又回想起当初的一些过往。只是现在,他要从新塑造,从新认识,时代的变迁,观众的感官与对社会的认知也在变化。蓝天野觉得,每一次的话剧创作都是一种全新的艺术体会,这就犹如一种新生。吸引着你孜孜不倦的去探索、去挖掘、去创造。这就好似人生,经历越多,产生故事化的氛围也就越浓厚,过往与结尾随着经历的变化,凸显出巨大的差异化,这就留给创作者一定的思考空间。越是有故事的人,越能演好人生。也许,这便是剧作艺术带给他无限乐趣的缘由。他似要借助这份感觉重返那些年。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件好事
秋天的校园
我的铅笔盒
太阳公公剪指甲
蚕宝宝
帮爷爷捶背
我的自画像
快乐的一天
小树洗澡
新年小日记
美丽的秋天
昆明游
一个苹果的来历
小学生日记一则
认知语篇学
语感.语智.语趣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关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探讨
论中国当代油画语言的绘画性
浅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主体
浅谈市场营销理论在银行产品中的运用
试论市场营销从广告导向到公关导向的转变
浅谈液化气市场营销和开发策略
分析建筑艺术与艺术修养
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术语的四重二律背反
谈绘画艺术中的节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思维方式上的创新
网络符号与中国手语的异同
《祖父的园子》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游记
《祖父的园子》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随堂练习 巩固篇
《祖父的园子》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祖父的园子》教案设计 精解篇
《祖父的园子》作者简介及代表作品
《童年趣事》(二)
《祖父的园子》重点字词意思
《祖父的园子》重点字词梳理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美文欣赏
《祖父的园子》重难点分析
《祖父的园子》教案设计 分析篇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美文欣赏二
《祖父的园子》老师语录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趣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