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学化学总论

中学化学总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中学化学总论

中学化学总论

在我们刚刚结束的关于学习积极性的调查问卷中,一位同学这样写到:我们学的东西与社会和生活相差太远,对今后的工作没有多大用处,当你就业时,别人不会因为你多知道几个化学反应就让你上岗。当然,我们也不能说这位同学说的完全没有道理。但是,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不是就跟这位同学说的一样,真的与现实社会和生活没有关系呢?毫无疑问,答案是否定的。

一、什么是化学,怎样学好化学?

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我们学化学,学什么?这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化学首先是一门实验学科,然后才是一门理论学科。可是在现今的环境下,我们中学化学就是为了考试能有一个好成绩!所以我们学化学很大程度是为了应付考试。虽然我们学化学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但是如果连考试都应付不了的话,那也未免有点太低档次了。 要学好化学毫无疑问应该要首先注意实验和生活中的化学。书本上的东西永远是书本上的,不经过实践你永远学不到真正的化学,或者说你和化学这东西没有真正的感情。举个例子来说:大家都知道碘遇淀粉会变蓝!可是你是否知道什么是蓝色?它是什么样的蓝色?和我们用的纯蓝墨水有何不同?其实实验并不是那么简单。你以为书是什么!它说蓝色就是蓝色吗?有时我们会发现绿色或更深的颜色!为什么?大家都知道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的。对实验来说也是一样的。碘和淀粉反应会变蓝,这个蓝很特殊。我想做过这个实验的同学会深有体会的。因为有很多同学都有一个毛病,反正这些药品不是我的,为了保证我的实验效果明显,多多益善,结果一旦加的碘过量就会出现绿色或其它颜色。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检验化学是不是一个真正的玩意儿的标准。对于学生来说实验是获取化学经验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化学实验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原始的化学实验其实大多数都是炼丹,是人们为了追求长生不老的仙药而从事的一种活动。只是到了近代它才变为一门真正的学科。现在有同学们做实验的时候老是把它当成“耍杂技”或“玩魔术”。做实验时“玩魔术”也是同学的一大爱好,大家喜欢一到实验台就乱兑药品。其实我也很喜欢兑药品,不过我不喜欢这个乱字。没有一个对实验的认真的态度是无法做好实验的,而做不好实验则会影响你对化学的学习。要做好实验可分为三个阶段:实验的准备阶段;实验的实施阶段;实验结果的处理阶段。老师可以定量的评价学生的表现只是在第三阶段。目前学校里做实验只要求预习实验内容,即只要求学生确定化学实验问题,而不要求学生设计化学实验方案。在第二阶段也就是做实验的时候,控制实验条件是实验的灵魂;全面、准确的观察是实验的关键;测定是对实验对象量的特征进行研究的重要方法。第三阶段也就是写实验报告了,这有一个准则就是严格遵守原始数据,千万不能“瞎掰”。 化学理论的学习其实就是一句话:专心一点,多问、多想。

二、化学与生活

如果把化学只定位在学习上那是远远不够的,化学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方法论。当你真正喜欢化学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是多么的有趣。如果你真正的陷进化学中去了,你会情不自禁地运用化学思维。什么是化学思维呢?就是你看待世界的角度是用化学的情绪去观察。比如在某地发现了一种矿泉水,商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来赚钱;学地理的首先想到的是矿泉水是来自哪个岩层;生物学家想到的是矿泉水里面有哪种细菌;而化学家想的是里面有哪些元素。以镜子为例,学英语的会想到mirror这个单词;学物理的想到它成的是一个等大正立的虚像;学化学的则想到镜子是由银镜反应制得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化学的思维也是一个发展的和联系的过程。化学更关心的是物质的内部组成和结构,以及组成和性质的关系。用化学的角度去看待物质世界,主要是从分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因此在化学的引导下你会深入到眼睛看不到,手模不到的微观世界,深入到分子、原子的层次去认识自然的奥秘。要达到这个层次,你需要一个扩大了的感觉,需要一些感觉的延伸,需要应用各种仪器和方法。其实原子结构本身就是通过仪器和推论得出来的。

化学也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进入我们的下意识里面。我们穿的衣服,我们用的物品都是经过一个化学过程,都是离不开化学的。倒开水是一个常见的事情,如果你有一个化学的潜意识,你在倒开水时会把瓶塞倒放。你如果有很强的化学意识,当电视坏了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应该用某种溶剂来清洗一下电路板。当你晚上和一位朋友聊天的时候,看到一束光射向远处的天空。浪漫的你也许会诗性大发,一个名言将流传下来。如果你缺少浪漫,你就会冷冷地丢下一句:丁达尔现象和光的直线传播而已!

三、现代化学的高速发展 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应用14C断代法,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其中有些成果甚至改变了旧的观点。如河套人、资阳人和山顶洞人等,原来认为其活动年代为5万年或5万年以上,但应用14C断代法证明其均在4万年以内,甚至山顶洞人可晚到1万多年,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旧石器晚期文化变迁和进展速度比考古工作者原先想象的要快。再如,在汉代冶铁遗址中曾发现有煤的使用,这一发现使一些考古工作者认为在汉代时就已把煤用于冶铁,但后来从铁器中l4C的鉴定结果推断,我国在宋代才开始把煤炭用于冶铁,尽管汉代冶铁遗址中发现有煤,但并末用于炼铁。

四、化学与环境污染

当今社会对化学的重视程度、应用程度越来越高。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化学,然而,化学在给人类带来巨额的社会财富的同时,由化学引起的环境污染,也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负责人克劳斯·托普弗撰文指出威胁人类十大环境祸患有:

1、土壤遭到破坏;

2、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

3、生物的多样性在减少;

4、森林面积减少;

5、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6、 化 学 工 业 污 染 存在 于 空 气 、土 壤 、水 、植 物 、动 物 和 人 体 中 ;

7、人 口 爆 炸 、土 地 退 化 、贫 穷 等 因 素 促 使 第 三 世 界 数 以 百 万 计 的 农 民 离 开 农 村 聚 集 于 大 城 市 的 贫 民 窟 里 ;

8、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

9、 空 气 污 染 严重 ;

10、极 地 臭 氧 层 空 洞 。

以上这些大多与化学工业的发展有关。此外,还有化石燃料带来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天气异常;酸雨的危害;汽车产生的废气造成大城市光化学烟雾事件;二恶英、赤潮、白色污染等。所以说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威胁人类的环境祸患。

“九五”期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环境立法和执法取得进展,全民环境意识有较大提高。结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取缔、关停了8.4万多家污染严重又没有治理前景的企业。环境保护投入逐年增长。以重点流域、地区、城市、海域和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为突破口,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污染治理,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启动了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开始实行退耕还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开始实施。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国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五、流芳百世的化学家

化学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走到了今天,我们很难得知世界上有多少热衷于化学的科学家们历尽的艰辛、付出的代价。如:开创化学发展新纪元的拉瓦锡;创立分子学说的阿佛加德罗;电离学说的创立者阿累尼乌斯;提出科学原子论的道尔顿;电磁学和电化学的奠基人法拉弟;有机结构理论的奠基人凯库勒;发现元素周期律的门捷列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侯氏制碱法的创造者侯德榜。

六、化学家就在你们中间

我们不难看出,在研究材料、能源、环境、以及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化学;在揭开生命奥秘,保证人体健康,控制和预防疾病(像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全力攻克的“非典”)等方面都离不开化学。化学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化学对于我们是如此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目前,在化学上还有很多没有攻克的难关在等着你们去发现,去探索。同学们,只要我们努力学习,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未来的化学家就在你们中间。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买眼镜
逛书城
爱心无国界
做错了
除夕之夜
春节游文庙
鹅仙洞揽胜
一件快乐的事
我的生日
一件有趣的事——捡河蚌
新年的菜市场
到芗客隆购物
老鼠风波
可怕的血
翻花绳
关于新科技时代素养的重塑和教育的重建
浅论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终身发展的作用
浅谈新时期教师进修学校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及对策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浅谈怎样构建语文课堂和谐氛围
简析教师教育有效性问题的再思考
试论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
“361·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浅谈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地
浅论新课改下的生物多媒体资源教学
关于对后进生的特点分析及其转化方法
关于从当代青少年思想特点谈高职院校学生教育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运用多媒体手段反思历史教学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
关于理工类院校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及对策
《杨氏之子》好句好段
变阅读为“悦读”──《儿童诗两首》教学谈
《杨氏父子》教学案例
《杨氏父子》相关链接
《杨氏之子》课堂实录
我的阅读教学观──《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谈
结合注释自学《杨氏之子》教后记
是“此/是君家果”还是“此/是君家/果”──《杨氏之子》教学有感
交流·共鸣·创造──《儿童诗两首》教学谈
《晏子使楚》相关知识
古文《杨氏之子》精彩改写
《晏子使楚》相关链接
《杨氏父子》教学杂谈
《杨氏之子》课后反思
《晏子使楚》拓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