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认识毒品人教版
认识毒品
毒品一般指非医疗、科研、教学需要而滥用的有依赖性的药品,包括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是万恶之源,不仅摧残肉体,扭曲心灵,并且引发偷盗、赌博等。
毒品的分类很多,一般分四类:麻醉镇宁类、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镇宁催眠类和致幻剂。通常所称的三大毒物是指:海洛因、可卡因和大麻。它们是影响最大、数量最多的毒品。结合所学的有机化学知识,能够分析毒品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了解毒品的危害。
1.毒品的化学成分
例1.鸦片是黑色青状物,它含有二十多种成分,吗啡和罂粟碱是其中有效成分中较主要的两种。它们的化学式分别是( )
吗啡 罂粟碱 C C17H19NO3 C20H21NO4 D C18H20NO3 C20H21NO4
解析:法一 分别数出吗啡和罂粟碱分子中C、H、N、O四原子的原子数,确定正确的选择项。数氢原子时先利用碳的四价原则,标出省略未画的氢原子,计算总数。
法二: 充分利用选择项,采用排除法,快速确定正确答案。
①四个选项中,两分子的N、O原子数都一样,就不必考虑了;
②由于两个分子中各只有一个N原子,则H原子数分别是奇数个(烃和烃的含氧衍生物分子中都有偶数个H原子,一个N原子相当于一个次甲基CH),可排除B和D;
③另外各级答案中C原子的组合都不一样,只需数出两个分子的碳原子数即可,而不必去数复杂的氢原子数。因此正确答案是C
画龙点睛: 利用氢原子数的奇偶性,可自我检查所写复杂有机分子的正确性。利用氢原子的奇偶性也可以确定相对分子质量的奇偶性(如相关链接2),即由C、H、O、N原子组成的有机分子中,含有奇数个氮原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奇数,偶数个氮原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偶数。因为含C、H、O的有机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为偶数,一个N原子替代一个次甲基CH是14替代13。
2.毒品化学式的计算
例2.吗啡和海洛因都是严格禁止的毒品。
(1)吗啡分子中含碳71.58%,含氢6.67%,含氮4.91%,其余为氧。已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300,试求吗啡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式。
(2)已知海洛因是吗啡的二乙酸酯,试求海洛因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式。
解析:法一 计算吗啡分子中各原子的个数比
C︰H︰N︰O=︰︰︰=17︰19︰1︰3 吗啡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5,化学式是C17H19NO3。 吗啡的相对分子质量可求得14/4.91%=285。
由相对分子质量和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可计算出分子中各原子数,确定化学式。
(2)写出吗啡与两份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质量不变)可方便求出海洛因的化学式(C21H23NO5)和相对分子质量(369)
画龙点睛:计算四个小数的比例关系并不容易,一般选定一个数为1,再确定其它数与1的比值。如果先能确定总量,则各分量可轻易破解了。质量守恒定律是中学化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定律,要学会灵活应用。
3.毒品的化学处理
例3“虎门销烟”是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1839年6月,林则徐将收缴到的110万千克鸦片被集中运到虎门海滩,和数以万担生石灰一起投入挖好的销烟池中。随着大网拉起,海水灌进池中,通过各种化学和物理作用,鸦片被全部销毁。
较强的碱性是鸦片在池中被销毁的原因之一。海水灌进池后,产生较强碱性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另外 也是鸦片被销毁的主要原因。
解析 建筑中所用的是熟石灰,一般是运来生石灰,就近加工成熟石灰。化学原理是:CaO+H2O=Ca(OH)2。Ca(OH)2是中强碱,能使有机物分子结构被破坏。石灰水化过程中热浪滚滚,水剧烈沸腾,由于该反应是剧烈的放热反应(在野外,可用生石灰煮熟鸡蛋)。产生的高温也是破坏有机物分子结构的重要原因。
画龙点睛
本试题的特点是与现实相联系,往往借助实际生活中的常识去解答可事半功倍。虽然我们未能目睹160多年前的“虎门销烟”的壮观场景,但也不难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去想象和解释。
相关练习
1.大麻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毒品,它的主要成分是大麻酚,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根据其结构,试判断大麻酚可能有的性质是( )
A 大麻酚的化学式是C20H25O2
B 大麻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99
C 大麻酚分子的所有碳原子肯定都是共平面的
D 一定条件下大麻酚能与H
2、浓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2.甲酸胺(HCONH2)的氮原子上的两个氢原子都被甲基取代的产物称为N,N–二甲基甲酰胺,简称DMF,是现在最常用的溶剂。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分子量,只有一个跟其它三个不同,它是( )
A DMF B 丙酸 C 乙醛酸 D 乙醚 4.可卡因的结构简式为:
它是一种生物碱,其中的N原子具有类似于氨基酸中氨基的性质,同时可卡因又属于酯类,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可发生水解反应,试写出可卡因分别在烧碱溶液和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1 D 2 A 3 C17H21NO4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快乐梦想
- 快乐的中秋节
- 新学期计划
- 《穷人》续写
- 大境门
- 血的教训
- 倒霉大脚趾的自述
- 百岁山的变化
- 我帮表妹送课本
- 我是一条溪流
- 爬 山
- 小草
- 坏脾气惹得祸
- 好友-薛俊侥
- 为太空飘扬的五星红旗喝彩
- 论行政规定的性质
- 论行政裁量与司法审查
- 上市公司三个重要财务指标的解读行政法论文(1)
- 平衡论:对现代行政法的一种本质思考(3)行政法论文(1)
- 中国公共财政的困境
- 论未来财务报告行政法论文(1)
- 当前我国宏观财政政策选择
- “公共利益”的构成
- 论行政规定的性质
- 票据丧失后法律保障的分析
- 论行政裁量与司法审查
- “公共利益”的构成
- 思维差异对汉英翻译的影响
- 企业财务分析评价初探行政法论文(1)
- 从生态翻译理论视角解读葛浩文翻译观
-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A案
-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A案
-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1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 《凡卡》教学设计B案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B案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B案
- 《金色的鱼钩》A、B案
-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