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7
关于化学教学中进行唯物观教育的建议
关于化学教学中进行唯物观教育的建议
化学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但在化学教材中渗透着辩物主义的观点,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能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领悟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更灵活,而且能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去进行学习。那么,怎样利用教材中辩证唯物观点对学生进行唯物观教育呢?建议:
一、在化学教学中进行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运动着的观点教育。在初中化学中进行原子分子论教学和在高中化学中进行原子结构和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教学时,教师可指出,从客观方面看,在无边无际的茫茫宇宙中,有着气象万千的无数天体,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太阳系只是银河系家庭中的一员,银河系以外还是河外星系,这些星系构成为总星系,这些都是宇宙空间中客观存在着的事物,而且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
从微观讲,我们周围的各种实物都是由分子构成,比分子更小的微粒是原子,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氧原子构成等等,这些构成微观世界的各种成分,尽管微乎其微,也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些基本粒子,没有一个是不运动的。
二、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树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的观点。在初中化学中进行溶解平衡等教学,在高中化学中进行平衡、电离平衡等教学时,指出这些平衡都是动态平衡,从表面看,在溶解过程中溶质不再溶解,也不再结晶;在可逆反应中反应混合物中各种成份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在弱电解质电离过程中,自由离子浓度不再变化,好象各种变化都停止了,但实际上这些变化的两种相反过程都从未停止过,只是溶解和结晶的速度,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度,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和离子重新结俣成分子的速度相等罢了,在这一定条件下保持平衡,若条件改变,平衡破坏,将重新建立新的平衡,这说明任何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三、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的教育。任何矛盾的双方既是相互对立、又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孤立地存在,而且矛盾的双方又互相渗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例如,金属原子有失电子的还原性和氧化性,是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但它们又互相依存,没有还原性,何谈氧化性。当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后,就具有氧化性,非金属原子得电子成为阴离子后,就具有还原性。
这说明氧化、还原这对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它们既对立又相互统一在同一个微粒中。
四、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教育。例如,人们在认识了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而递变的规律后,可指导科学工作者去预测周期表中未填满的第七周期中未发现的元素的性质,对发现新元素的指导作用。
又如,在合成氨工业生产中,当人们认识了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后,就可选择出在我国现有条件下的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从而可提高合成氨的产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家乡的初秋
- 我的新语文老师
- 灭蚊记
- 王乔,我想对你说
-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 囊萤映雪读后感
- 新学期新打算
- 游 青 海湖
- 实践活动收获多
- 中山公园的四季之美
- 苹果流浪记
- 家乡的广场
- 快乐的体验
- 我家的小猫咪
- 除夕之夜
- 领导班子整改方案
- 讲正气树新风整改提高阶段工作方案
- 贫困生申请书
- 公司内部管理考核工作方案
- 小学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 局机关党委换届工作方案
- 复职申请书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承包经营方案
- 贫困补助申请书
- “卫生清洁月”主题实践活动工作方案
- 员工转正申请书(饲料公司)
- 中学师德师风建设整改方案
- 国术会社团申请书
- 优秀寝室申请书
- 学生社团成立申请书
- 中世纪法学教育的思考
- 宪法监督司法化中的司法理性与司法谦抑司法制度论文(1)
- 来日外国人犯罪的状况司法制度论文(1)
- 论我国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司法制度论文(1)
- 电子邮件证据若干问题研究司法制度论文(1)
- 检察机关“初查制度”探究司法制度论文(1)
- 瑞士的立法体制(3)司法制度论文(1)
- 计算机网络上数字传输的版权问题研究司法制度论文(1)
- 由“执行难”论我国现阶段的法律缺陷司法制度论文(1)
- 我国现行戒毒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司法制度论文(1)
- 主诉检察官的权力界定及其活动原则司法制度论文(1)
- 沉默权:一个无法让人沉默的话题
- 专家意见:不可忽略的证据类别司法制度论文(1)
- 从检察权的性质看复转军人进检察院司法制度论文(1)
- 浅议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方式司法制度论文(1)
-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 《月光曲》教学设计
-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 《燕子》教学设计
- 《再见了,亲人》
- 《争吵》教学设计
-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 《白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