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广播电视新闻作品如何提升质感

广播电视新闻作品如何提升质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4

广播电视新闻作品如何提升质感

摘 要 针对如何提升广播电视新闻作品质感,本人结合多年工作实践从把握选题、细致采访、明确结构和精确打磨稿件四个方面来对新闻作品质感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敏感性;采访;新闻;质感

作为一名广播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在近20年的工作当中,让我感受最大的是:一篇优秀的新闻稿件具有厚重的质感尤为重要。所谓新闻质感具体说来就是在报道的过程中要体现出真实、客观、公正、平衡等新闻特质,就是要把这些特质表现在新闻报道中,让受众能够从真实、新鲜等角度感知到新闻事件,从而严肃的对待新闻事件,而不是在读文学类作品等。可见,新闻作品的“质感”对于广播电视传媒而言是不多么的重要。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想把在工作实践中如何体现新闻作品质感的一些体会写出来,与朋友们探讨。

1 把握主题

写新闻稿件首先就是要选好主题,也就是所说的把握好新闻点,这也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所谓新闻敏感是做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所具有的政治水平、业务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名新闻工作者对于发现和判断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一种能力,也可以说是其自身的一种悟性,只有不断的提升新闻敏感性的能力来水平才能报道出更有价值的新闻。在多年前的一次新闻采访中,我们编辑部的一篇报道《高产村的调解员失业了》,成为了一篇优秀的文章。在这次采访中,原采访计划是采访一个曾经有过许多先进事迹的调解员的人物报道,在去司法部门进行先期采访时了解到该名调解员已经不在工作岗位了,一时问还不能联系到她。原本这样的采访是已经终断了采访对象的,但在与司法部门工作人员聊天的过程中部里一位资深的记者却发现了更为有价值的新闻点,那就是一个原本忙碌在村里调解众多纠纷的村调解员为什么会失业呢?根据这一新闻线索我们又重新制定了采访计划,去该调解员曾工作过的村里去进行深入的采访,于是一篇关于村民邻里之间和谐繁荣的场面再现了。一篇优秀的新闻稿件也诞生了。这无不归功于当时那名资深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可见找好新闻点把握好主题是多么的重要。在我们日常编辑新闻稿件的过程,也经常会发现一些不算是新闻的稿子。让我们明白到了不准确把握报道主题,就算文字功底再深也不会写出有价值的新闻来。其实报道中把握好主题并不难,其主要做到不断增强政治敏感和社会责任感、要不断的加强业务学习和综合知识的储备、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和培养新闻敏感性。只要做好以上几点就不难发现新闻线索、发现新闻事实中的新闻价值以及去预测到新闻事件的发生。

2 细致采访

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也是其获取新闻材料而进行的一项准备工作。有的人把新闻记者的采访比做是一次面对面的短兵相接的战斗,可见采访中与采访对象的沟通是多么的重要,如在思维上与其说成是交锋那么要想取胜就要必须做到采访入微,那就是要做到细致采访,才能收集到更有价值的资料,才能写出好的新闻稿件。我们写文章有时候就是像在搞建筑,要想建造出精美的房子,首先就必须取得优质的材料。在新闻采访工作中被采访对象往往多种多样,有的健谈有的不善言词,也有的被采访对象很难进入角色不能明确的表达出自己想要表白的内容,这时就需要记者耐心的听下去,就是要做到细致的采访。新闻作品生动处的来源也是细节,只有做到细致采访,才能更加深入认识事物,才能挖出细微的闪光点。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只有采访到具体的事实才能写出好的新闻。例如:在一次我去双辽市王奔镇采访中,原本是对安全饮水工程落户村屯情况进行采访报道。这项惠民工程不仅工程上取得了显著成果,而且深受当地百姓的赞誉。在圆满的完成采访任务后。在与村民谈话的过程中,我了解到由于当地水质问题,在村里通上了自来水之后村民们大都痛快的拔掉了原来让他们非常苦恼的老洋井,而村民王军家却把自家的老洋井保留了下来。当时这一线索引起了我的注意,随后我对该村民进行了采访得知道他家把老洋进保留下来的原因。在这次采访中,我不仅完成了对水利工程竣工的报道,还写出了作品《永拔掉的老洋井》,该作品在本台、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进行了报道。

在工作实践中让我得出,细致认真的采访是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要培养新闻工作的采访能力就是要增强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嗅觉,对于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来说要有全局意识,要能抓住典型,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不断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细致采访往往也与知识广度联系在一起的,在采访过程中能够在短时间内与被采访者达到一见如故,倾心相谈,这就需要记者具备特殊的能力,首先就是要有广扩的知识面,这样才会有更宽阔的思路,头脑聪慧,捕捉新闻的能力就越强,要想具备较强的采访能力,那就要无论你身在何处都要随时处在采访的状态中,才能去感知新闻、才能更好的挖掘新闻。

3明确结构

适当的把握作品的结构对于新闻稿件是很重要的,精确结构会给稿件本身增添光彩。目前常用的新闻消息文体结构形式一般为横向、纵向结构、金字塔、倒金字塔式结构及并列式结构等等。那么如何运用好这些结构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在编辑新闻稿件的过程中,一些通讯员往往找到了好的新闻却把其写成了一般的稿子,这是为什么呢?在通常情况下都是在发来的稿子在结构形式上存在的问题。原本该是金字塔式的写成了纵向结构的稿子了,表面看来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其实不用在内行人看来了,就是受众也会感觉得出来的。原本一个应该是把最重要新闻内容放在前面,然后按重要性顺序进行其它内容的新闻,却用了纵向报道,可见这样的新闻会让受众有何感受吧。在一次编辑关于党员帮扶留守老人春耕生产的通讯员来稿当中,原本应该是一篇短消息就能说清楚的新闻内容,作者却在稿件中对全村的春耕情况进行了一番描写,并没有新意只是常规的生产工作而已,却进行了长篇的写作,最后才提到党员帮扶的内容,真是不急死人不罢休。其实在新闻的结构运用上,只要报道者不论是记者或是通讯员只要把自己放在受众的位置上,选择自己最能接受的结构方式,就能报道出结构合理的新闻,也就能写出好文章。

4精确打磨

俗话说的好,好事多磨。好的新闻作品是可以在不断的打磨推敲过程产生的。这个修改的过程就是精确打磨。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写作每一篇稿件的时都要有写出精品的态度,由其在写重要新闻和深入报道时更要如此,这就需要不断的对稿子进行修改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同行业的一名资深记者曾讲述过早在用纸笔写作的年代曾就一篇稿子进行过近二十余次的修改,整整写了一夜的时间,最后以致达到几乎不能在增减一个字的程度。一件优秀的稿件就是在这样的打磨中产生的,也可以说要想写出精品就得需要不断的打磨。在精确打磨过程中首先要认真把握好报道主题、调好写新闻的角度选择好结构。其次是运用好采访材料选择出更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素材。最后是采用精准的语言和文笔组织稿件。在稿件打磨的过程中,可能是作者本人进行多次的修改,也可以请同行业中水平较好的老师和同事来对稿件进行修改。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候在写一篇大稿子的时候有时候是二个或三个编辑记者一起来完成的,在一手初稿形式后大家进行讨论然后进行修改,或者是同时出两篇稿子看哪篇更具新闻价值然后进行精确的修改。每次经过反复打磨出来的稿件都会更上一个层次,使报道的主题也更加的深刻。在精确打磨稿件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修改新闻语言,真实、生动、朴实才能使其更美,这样的新闻作品才能给受众赏心悦目的美感。

参考文献

[1]李树荫.成功心理与交际艺术[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

[2]唐迎春.新闻要善于讲故事[J].中国记者,2002(1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雨夜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感动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草船借箭》缩写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草船借箭》缩写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六一”联欢会发言稿
邓说之倔的后果
建筑构图的基本要领
浅谈国产CAD厂商之间的合作
土方与基坑工程
美国建筑企业ERP应用现状分析与思考
地面与楼面工程通病及治理
浅谈混杂建筑是否为环境和谐之音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经验
建筑新人经验分享
城市规划与建筑节能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的衔接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
地面与楼面工程质量预控
色彩与心理
某花园工程设计管理部经验小结
门窗工程通病及治理
《画家和牧童》 知识点精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提高篇
《最大的“书”》 重点问题探究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提高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2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2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巩固篇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巩固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范文习作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1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师语录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1
《最大的“书”》 趣闻故事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