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9-14
巧借信息技术 优化名著阅读
摘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素养之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阅读课外名著的积极性并不高,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点拨的方式单一,更加导致学生阅读被动,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借助信息技术提供展示舞台,利用信息网络深化阅读思考,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优化名著阅读。
关键词:信息技术 名著阅读 兴趣 深化 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有这样一段话:“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程总目标还相应提出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的量化要求。由此可见,重视课外阅读是课程标准的根本性导向。苏教版语文明确规定了初中三年要求学生阅读的10本课外名著,并在中考中通过选择题的方式考察。然而就名著阅读的现实而言,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并不高。那么,改变这种阅读被动的现状,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变应试的读为自觉阅读可以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借助信息技术提供展示舞台,利用信息网络深化阅读思考,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优化名著阅读。下面,笔者将以苏教版八年级下《水浒传》的阅读教学为例,阐述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 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以往在名著导读课中,总是根据书本上的内容,简单的介绍该名著、作者等,学生听的兴致缺缺,老师讲的寡然无味,课后更没有阅读的兴趣。为了在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胃口”,笔者在八年级下学期上《水浒传》导读课时,制作了两个微视频,一个微视频的内容是对《水浒传》书名的解读,以及历代名人对该书的评价,让学生了解该著作的价值,并给其一个很高的阅读定位,激发学生的认同感;另一个微视频节选了电视剧《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情节,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评价影视作品中塑造了怎样的鲁提辖,然后再来比较原著中使用怎样的文字来刻画鲁提辖的形象的。学生很容易就会发现,文字刻画的更加细腻生动,由此引导学生明白:一个好的作品就是通过细腻传神的文字来表情达意的,阅读就是要细细的品悟点滴文字间的魅力,以此激发学生读下去的欲望。
2 借助信息技术提供展示舞台
为了引导学生持续阅读,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了“众说水浒”的活动,即要求每节语文课前由一位学生按照事先分好的章节,用五分钟时间展示阅读成果。具体要求:简洁概括故事情节、细说一个人、提几个问题。大多学生会通过制作PPT的方式进行展示,课后笔者将这些PPT整理放入班级论坛,这些PPT就是班级学生阅读的脚步,学生也逐渐体会到了坚持阅读的意义。
在此活动结束后,又开展了“我心中的水浒英雄”电子小报比赛、利用平板开展“一站到底”《水浒》知识抢答赛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都是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等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没有成绩的好坏之分,需要的只是参与的热情、阅读的激情。阅读教学也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由教师的单向推进变为学生对文本的自主“关照”,生与生、生与文本之间的自主“对话”。
3 利用信息网络深化阅读思考
语文学习需要“据言会意”、“因言悟道”、“依言会意”,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依据语言信息进行联想,联想相应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和情感,进而赋予文本意义、产生情感共鸣。然而有很多文本是远离学生生活的,甚至是永远无法通过实际生活感知的。例如《水浒传》中所描述的人物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社会形态等都是学生未感知过的,这就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因为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情境性材料――如图像、音频、影视、文字等资料,用更加形象、直观的方式将被感知、被想象的对象呈现出来,进而弥补学生因时间、空间造成的认知断层,帮助学生解难释疑,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利用网络平台探索文本,笔者还充分的利用学生喜欢的微信软件,建立班级研读《水浒》的朋友圈和讨论群,鼓励学生发帖,或记录自己的读书心得,或互相探讨疑问,或提供相关学习资料链接,学生阅读交流可谓如火如荼。有学生甚至提出研讨《水浒传》中的女性悲剧这个课题,后把它发展成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就像是助推器,推动着学生逐步深入文本,深化阅读思考。
总之,信息技术进入阅读课堂,它不仅改变了课堂的模式,也使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由单纯的发布者变为鼓励学生探索的引导者,学生也由单纯的接受者变为文本的阅读者、思考者和处理者。学生乐在阅读之中,阅读教学自然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2]赵春生.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在古诗中沉醉
- 游滴水岩
- 漫谈诗词中的雪与花
- 诗
- 沭阳地方农谚《九九歌》评析
- 背起行囊走四方
- 三峡日记
- 保国寺记游
- 叶楚伧故居记游
- 春夜洛城闻笛
- 古诗苑漫步之旅
- 夫子庙的夏夜
- 神农架游记
- 古诗中的秋
- 古诗中的四季
- 浅析基层供电公司农网改造工程10kV配网线路施工
- 企业标准化管理实践探讨
- 慈溪市家庭农场合作社发展的优势与风险分析
- 论篮球文化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计算机普及背景下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
- 房地产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问题探析
- 浅析上海市养老服务业文化建设和发展趋势
- 浅析招考制度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 技校班主任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 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打造高效课堂
- 浅谈数学教师对学生评价的重要性
- “三精”学练一体实训法的探讨与实践
- 社区综治中心、司法所建设及功能发挥途径
- 财务公司会计管理中的细化业务部分核算
- 浅谈道路运输管理
- 《邓小平爷爷植树》老师语录
- 《春天的声音》
-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字词梳理
- 《春天的雨》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重难点分析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二)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 《春天在这里》
- 《春天的图画》
-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句品读
- 《邓小平爷爷植树》随堂练习
- 《邓小平爷爷植树》综合资料
- 《春雨的色彩》作者趣闻
- 《邓小平爷爷植树》生字扩词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