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三条途径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从与常规思维相反的方向去认识问题,从对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求解题途径,解决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利用逆向思维可以加深对概念、定义、定理、公式、法则、性质的正确、深刻的理解和应用,可以形成反思和换位思考的思维素质,利于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发展学生的智力,有效地解决复杂的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逆向思维的培养,让逆向思维融化在顺向思维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1 由顺而倒,引导逆向叙述
小学数学中的命题一般都是顺向叙述的。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变化方向进行逆向叙述或对学生进行逆向叙述的反问,让学生判断逆向叙述是否正确,从而加深对数学命题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认知方式。如教学“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要学生充分认识顺向叙述的含义。“个位是0或5的数――能被5整除”。然后再引导学生逆向叙述出“能被5整除的数――个位是0或5”。这样学生对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就更加明确了。
再如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时,即要让学生懂得顺向叙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二、三……位,小数值就扩大10、100、1000……倍”,还要让学生反向叙述“小数值扩大10、100、1000……倍,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一、二、三……位”。通过这样顺向与逆向的双重叙述,学生对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理解就比较深刻了。如果教师经常有意识地在新知教学中注重逆向叙述的反问,那么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清楚、正确、全面、辩证的知识,而且久而久之,其思维能力肯定会得到提高,至少在解决问题时多了一条通常不易想到的路。
2 由正及反,引导逆向转换
逆向思维总是与正向思维、发展思维交织在一起的。因此,教学时要先正后反,正反并举,适时将命题进行逆向转换,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反向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
3 由果析因,引导逆向剖析
数学离不开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在分析数量关系中形成和发展的。所谓逆向剖析,就是从问题推向条件,从中寻找解题思路。这种思维方法,目标明确,条理清楚,逻辑严谨,既利于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概念、几何知识以及解决问题教学时,都应努力创设生动的逆向思维情境,坚持对数量关系的逆向剖析。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我们认真挖掘,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不仅可以收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丰富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良好效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新年小日记
- 昆明游
- 太阳公公剪指甲
- 我
- 一个苹果的来历
- 我的铅笔盒
- 小学生日记一则
- 秋天的校园
- 我的自画像
- 美丽的秋天
- 一件好事
- 快乐的一天
- 小树洗澡
- 帮爷爷捶背
- 蚕宝宝
- 浅谈液化气市场营销和开发策略
- 浅谈市场营销理论在银行产品中的运用
-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主体
- 浅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 分析建筑艺术与艺术修养
- 谈绘画艺术中的节奏
- 试论市场营销从广告导向到公关导向的转变
- 论中国当代油画语言的绘画性
- 网络符号与中国手语的异同
- 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术语的四重二律背反
- 认知语篇学
- 关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探讨
-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 语感.语智.语趣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思维方式上的创新
- 《祖父的园子》作者简介及代表作品
- 《祖父的园子》老师语录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美文欣赏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美文欣赏二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趣闻故事
- 《童年趣事》(二)
- 《祖父的园子》重点字词梳理
- 《祖父的园子》教案设计 分析篇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祖父的园子》教案设计 精解篇
- 《祖父的园子》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 《祖父的园子》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游记
- 《祖父的园子》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 《祖父的园子》重难点分析
- 《祖父的园子》重点字词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