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主题偏离,难以被美征服

主题偏离,难以被美征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20

主题偏离,难以被美征服

中考真题,看清楚哦~~

题目:就这样被美征服

要求:①写一篇不得少于600字的记叙文;②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如果出现请用“××”表示。(2014年四川绵阳卷)

百思不得其解,看写作点拔~~

“就这样被美征服”,这是一个长命题,如果不能结合全局进行逐词分析,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考场失误。

首先,断章取义匆匆构思行文。由于考场时间有限,不少同学只是匆匆瞄了一眼文题便开始写作。有的同学只看到了文题中的“美”,简单地写成父爱(母爱)之美,同学对“我”的帮助之美,老师对“我”的关怀之美,没能兼顾整体上“(我)被美所感染(感动)”的文题意义;而有的同学则只看到了文题中的“征服”,比如写被爸爸的“严厉”征服,被老师的“训斥”征服,被努力织网的蜘蛛征服……文中所写人、事、景、物与“美”少了必然的内在联系,文章当然就会偏离题意。

其次,对题中词语的含义缺乏正确的理解。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美”的理解出现偏差。“美”是一个诗意的词语,如果选材局限在缺乏诗意的家长里短中,如常见的亲情、友情、师生情,或是写清洁工、公交车上让座等等,平庸而缺乏诗意的选材很难与“美”这样的文题契合。(当然,眼光独特、文笔到位也可以从中发现“关”,但对大多数同学来讲,选材先天不足,会增加表现主题的难度)

2.对“征服”一词理解有偏差。有的同学对“征服”一词的理解不到位,误以为要“用强力制服”,使所叙内容多了一份“强力”的因素,偏离了题意;有的同学则对“征服”对象把握不准确,为了追求“新颖”,写“我”的某一优秀品质征服“我自己”,这显然是不合题意的。

3.对“这样”的理解不到位。“这样”一词暗含的意思是“自然而然,轻而易举”,如果这层意思没能把握清楚,就可能会写出“被征服”的艰难历程,比如写自己被门前那棵树的美征服,运用大量篇幅将内心如何被它的特质征服的过程写得极曲折,却极少写及树的“美”,不是让“美”自然征服自己,而是侧重写自己的心理变化,这样就偏题了。

第三,忽略文题要求,出现文体错误。不少考生将视线放在文题本身的理解上,忽略了文题中“记叙文”的要求,记叙的要素在文中体现不鲜明,让抒情或广议论“唱主角”,明显的“硬伤”使文章被排除在二类文之外。

考场失误文,我们都不希望看到~~

就这样被美征服

四川绵阳一考生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题记

路过黑板,一排齐刷刷的10分之间赫然屹立着一个明晃刺眼的9分――附着我的名字。9分,不完美的分数,却有另般美的感受。

阴冷的实验室里隐约溜出一股发霉的臭味,老师个个不苟言笑地坐在实验台边,守护着明晃冰冷的器具,让人顿感一通电流从脚尖直窜发梢,颤抖,寒栗。

“叮――”令人头皮发麻的铃声揭开了实验操作考试的幕帘。耳闻实验器具“打架”的声音,目睹同学们信心百倍、专心致志的模样,一股野兽般的求生欲破出心牢――我要拿满分!即刻,踏上了求胜之路。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而,在对试液加热的过程中,澄清的试液坚守着“濯清涟而不妖”的性子,丝毫不愿与世俗有染。眼瞅着同学们的试液纷纷入世――产生气泡,一向从容淡定的我开始自乱阵脚,焦急的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奈何时光匆匆,冷面地抛弃了我――考试时间眨眸即逝。捏着装着仍然不媚世俗的试液的试管,我选择尊重实验,在结论一栏中写下“氯化钠”…

不出所料,老师一路顺风地在我的报告单上印着“通行证”,却在结论栏中拒绝“签证”。

同学们纷纷作证我的试液没有产生气泡,无可奈何之下,老师只好用事实堵住议论纷纷之嘴。他从容不迫地将盐酸加入试液中,试液竟吐泡!被震惊得目瞪口呆的我一如既往地坚守自己的阵地。三步并两步地从实验台上拿着自己的试液交给老师,眸里耀着坚定不移的光辉。老师又拿出石蕊试液检验。命悬一刻的关键时刻到了,石蕊试液遇盐不变色,而我的――我的试液没有变色!没错,我的试液不是考试规定使用的碱液,而是盐液!

守得云开见月明,一直向下低垂的嘴角终于向上扬起了优美的弧线。溢出赞许目光的老师问:“帮你改成10分?”10分――这些天来日思夜想的分数,如今,近在咫尺。我怎可能任它逃之天天?然而,一句“不了”冲出咽喉,面对众人诧异的目光,我淡然如风。9分,同样完美1

9分,我亲手关上了通向满分的大门,却打开了那扇坚持、淡然的门。

打开那扇门,更加璀璨的美好尽收眼底,凝听海纳百川的淡泊,品味春暖花开的和煦,就这样,我被一种名为坚持与淡然的美,深深征服……

【阅卷专家点评】

考生以自己参加化学操作实验考试的特殊经历为题材,讲述了坚持相信自己的实验结果,赢得老师赞许的故事。内容记叙清楚,有不少生动精彩的描写,让人身临其境。但是作者只写了自己的追求之美、坚持之美,没有写自己被美丽征服的过程,偏离了主题,出现了审题失误。题记引用海子的诗句也与文章内容关系不大。

修改方法:主体叙事过程不变,在实验过程中穿插自己对坚持科学真理的科学家们的敬仰之情,被他们的美德征服,从而坚持自己的正确结论。而这种坚持之美也征服了主考老师。

升格失误文,脱胎换骨,很简单~~

就这样被美征服

黑板上,一排齐刷刷的10分之间赫然屹立着一个明晃刺眼的9分――后面是我的名字。9分――这是一个并不完美的分数,但是在我眼里却蕴含着一种别样的美,这种美深深地烙印在我心深处,将我征服。

实验室里混杂着一股股刺鼻的味儿,监考老师个个不苟言笑地坐在实验台边,守护着明晃冰冷的器具,让人顿感一通电流从脚尖直窜发梢,颤抖,寒栗。

“叮――”令人头皮发麻的铃声揭开了实验操作考试的帷幕。耳闻实验器具“打架”的声音,目睹同学们信心百倍、专心致志的模样,一股强烈的好胜心油然而生――我要拿满分!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而,在对试液加热的过程中,眼瞅着同学们的试液纷纷入世――产生气泡,颜色变蓝。我的试液却坚守“世人皆浊,睢我独清”的傲岸姿态,一向从容淡定的我开始有点乱了阵脚。考试结束时间迫在眉睫,可是试管里的溶液仍然面不改色。我有些犹豫了,要补要像平时实验那样写下通常正确的结论呢?那样就满分在手;如果坚持现在实验的结果,肯定要被扣分甚至是不及格,我苦苦追求的满分就要被分解得七零八落啊!

一抬眼,墙上挂着的几位科学家画像映入眼帘: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哥白尼。在我眼里居里夫人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外表美,事业美,精神美。我眼前浮现她身着围裙在大棚的烟熏火燎中提炼镭的电影镜头,我耳边回响着她在斯德哥尔摩诺贝尔颁奖仪式上对尊贵的科学力量的阐述。我的眼神对上了居里天人深邃坚毅的目光,我仿佛听到她的声音:小姑娘,坚持你自己的见解吧。我被这种科学精神之美深深折服,于是我提起笔在结论一栏中写下“氯化钠”…

监考老师疑惑地皱紧了眉头,在结论栏中打下一个醒目的半钩。我的心一沉,却有更多的气泡涌上采,一颗鲜红的心也仿佛反应成了忧郁的蓝。

周围的同学纷纷为我作证:我的试液没有产生气泡。主考老师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不容分辩地将面前的勺子盐酸加入试液中,试液竟立刻吐出一长串气泡,就像个孩子欢快地吐出五光十色的肥皂泡。

我微微一惊,但很快镇定下来,三步并两步地从实验台上拿着自己的试液交给老师,眸里耀着期待的光。老师又拿出石蕊试液检验。命悬一刻的关键时刻到了,石蕊试液遇盐不变色,而我的――我的试液没有变色!没错,我的试液不是考试规定使用的碱液,而是盐液!

守得云开见月明,老师眉头的乌云终于消散了,向我颔首微笑: “好样的,我算是服了你了。怎么样?帮你改成10分?”

10分――这些天来日思夜想的分数,如今,近在咫尺。我真想一把抱住这位亲爱的主考官。然而,一句“不了”冲出喉咙,面对众人诧异的目光,我淡然如水。

9分,同样完美!

文中穿插的材料用得如何?想想这样运用的妙处。

作文百宝箱,扣题紧密万事无忧~~

一、紧扣主题,重选素材

文章的主体部分,在叙写实验的过程中,增添了考生与居里夫人的心灵对话,揭示了考生坚持正确结论的力量源泉,是由于被居里夫人等科学家坚持科学真理的独立精神之美所折服,在文中第一次显明地点题。居里夫人作为一名女科学家,中学生对她的事迹和美德可谓耳熟能详,很多学校都张贴着她的画像,因而选择写居里夫人之美很具有代表性。而且本文叙写的正是化学操作实验考试,在化学实验室里看到居里夫人画像,很有现场感,显得真实可信。

二、反复点题,突出中心

原文由于审题出现失误,虽然考生注意了点题,但是并不能给阅卷老师深刻的印象,比如原文开头:“9分,不完美的分数,却有另般美的感受。”究竟是什么样的美却没有说清楚。结尾说:“就这样,我被一种名为坚持与淡然的美,深深征服。”虽然很明确地点了题,但是表达的却是自己被自己征服,叙写的对象出现很大偏颇,与上文的内容也并不吻合。

升格文特别强化了点题效果,两处明点,两处暗点。首段“9分――这是一个并不完美的分数,但是在我眼里却蕴含着一种别样的美,这种美深深地烙印在我心深处,将我征服。”开门见山,直接入题。中间在与居里夫人进行心灵对话时,再次显豁点题:“在我眼里,居里夫人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外表美,事业美,精神美……我被这种科学精神之美深深折服。”“实验结束”“我”的精神之美征服了监考老师,结尾处再次强调9分同样完美,这两处扣题,含蓄别致。全文多处点题,给阅卷老师造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有效避免了原文偏题的问题。

三、前后照应,结构严谨

这里的照应包括题文照应、首尾照应、前后照应。升格文仍然保留了原稿的倒叙开头,引出主体部分的故事,结尾以“9分同样完美”简洁收束,既显出豹尾似的有力,又巧妙照应地了开头。此外主考老师的几次反应,对实验操作过程的几次描写,前后勾连都非常严密。此外点题句的反复出现,也深化了主题。

四、心理描写,锦上添花

升格文保留原稿中环境烘托的相关描写,又增加了一些考生自己的心理描写,以进一步凸显中心。比如与居里夫人眼神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既交代了自己坚持独立思考的精神来源,巧妙点题,又提升了文章的文化品位,可谓一箭双雕。

此外,对考试紧张气氛的渲染,生动逼真,其笔力远高于一般程式化的考试叙写,升格文定会在众多平庸叙写中学生考试生活的作文中脱颖而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句名言的启示
文明只差一步
一句名言的启示
文明只差一步
一句名言的启示
一句名言的启示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20)
一句名言的启示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一句名言的启示
文明只差一步
试析公安机关适用行政强制法的原则(参考)
谈谈行政执法行为检察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关于科学的人员分类管理与法官制度改革
试析行政权力的监督与管理
谈谈对行政合同的认识和思索
农业贷款与财政支农的绩效论文
浅论行政执法监督
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论文
谈谈关于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
浅谈行政合同的性质(参考)
甘肃省财政转移支付效应论文
谈谈行政取缔行为及其规范
谈谈关于建立军事行政诉讼制度研究的三个问题
浅论公证在物权流转的作用
资本监管风险承担论文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1
《最大的“书”》 考点练兵2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重点问题探究
《最大的“书”》 重点问题探究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师语录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提高篇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巩固篇
《最大的“书”》 考点练兵1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1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相关介绍
《最大的“书”》 整体阅读感知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巩固篇
《最大的“书”》 趣闻故事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提高篇
《最大的“书”》 知识点精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