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从唱会歌到“会”唱歌

从唱会歌到“会”唱歌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05

从唱会歌到“会”唱歌

因为教师流动制度的实施,我积极响应教师资源共享的号召,担任镇内一所村小的音乐教学工作。当我满怀热情走进课堂,发现这儿的孩子们除了歌声缺乏感情、喊唱比较严重外,在他们身上还是能看到许多闪光点,比如遵守纪律、模仿动作到位、表现欲强、喜欢唱歌。面对一双双渴求的眼睛、一张张可爱的小脸,耳边又响起了刺耳的歌声,我陷入了沉思……

让学生唱会歌很容易,但要想让学生“会”唱歌,从歌声中获得音乐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将声音和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声情并茂地演唱。带有感情的声音才是最动听的。为了让孩子们能用情唱出动听的歌声,感觉到自己唱出来的声音优美、动听,充满成就感,甚至唱了还想唱,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以“听”为先,激发情感

《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因此,要想学生的歌声充满感情,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听”中去感受、去领悟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或表现的音乐形象。例如:《共同拥有一个家》是电视剧《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的主题歌,歌曲凄婉动人,透着融融的暖意。歌词叙述了孩子关爱被丢弃的“布娃娃”,代表了全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要求学生把握歌曲中抒情、优美、略带忧伤的感情。在教唱时我首先进行范唱,边唱边做动作,真情流露,触动了学生“爱”的心弦。这时有的同学的头就微微地晃动,眼睛注视着老师。通过这种范唱的倾听,学生进入歌曲的情境之中,打开了情感大门。

二、以“动”为辅,触动情感

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说:“人的感情表达由三个方面组成:55%的体态,38%的声调,7%的语气。”可见体态语言如此重要。在教学中,我根据歌曲的情绪,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律动,在自然的状态下进入音乐,触动他们内心的情感。如五年级歌曲《萤火虫》,我在教学时通过律动感受使学生体会到了歌曲轻快略带激昂的情绪,主要是用手臂的律动表现萤火虫飞舞时轻快的姿态,感受歌曲的三个部分情绪的差异。第一部分旋律稍平静,用低手位表现;第二部分旋律稍激昂,手位稍高一些;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旋律的再现,则手位再低些。学生跟着我随音乐律动,体验歌曲的这种情感基调,为唱会歌曲做好了铺垫。

三、意境营造,体味情感

新课标中指出:音乐教学要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富有感情的歌唱,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受到美的愉悦、美的熏陶。我在课堂教学中会精心创设充满情境的氛围,让学生体味歌曲的情感。如执教《小宝宝睡着了》中,用多媒体播放宁静夜空的画面,画面中有月亮、白云和闭着眼睛的星星,也有瞌睡的小虫和小鸟,还有睡在摇篮里的小宝宝,脸上充满着安详和静谧,直接将学生带入一种宁静安详的气氛中。当学生演唱歌曲时,声音是那样的温柔甜美。

四、借助歌词,理解情感

语言是歌唱的基础与核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歌词也一样,要让学生细细揣摩,体会歌词的内在韵律、深刻内涵以及所蕴涵的情感,再配上歌曲旋律,让优美的曲调与诗般的语言完美地结合起来,让他们陶醉其中,兴趣便油然而生。如在教授歌曲《春游》时,由于歌词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诗词,歌曲的旋律优美动听,如配以诗歌朗诵会给人无限的遐想。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随着歌曲的伴奏音乐齐诵《春游》的歌词,借助歌词让学生体味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到演唱时,学生很自然就跟随着音乐用明朗愉悦的情绪、纯美的声音演唱。虽然他们的演唱还很稚嫩,但从他们的表情、呼吸上能感受到他们的歌唱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歌曲的意境之中。学生充分体验到蕴涵于词、曲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从而为音乐所表达的春天美景所吸引、陶醉,与之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五、以唱为“本”,抒发情感

在歌唱中,情和声是对立统一的两方面,情是首要的,起主导作用;声是传情的手段,是为情服务的。在歌曲演唱中,学生情感的抒发非常重要,因为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才最能打动人。学生在不断反复的演唱过程中,对歌曲的情感体验也会越来越深刻,到最后自然能够自信地、以丰富的情感演唱歌曲。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先默唱再轻唱最后动情地唱,潜移默化地让学生逐步体验歌曲的情感,进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如学唱歌曲《忆江南》,让学生了解了《忆江南》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晚年时回忆江南美景写下的著名诗词,通过聆听,感受歌曲情绪后,让他们跟随音乐默唱起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熟悉着歌词、旋律,感受着柔美、细腻的江南音乐的风格,进而慢慢地了解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孩子们感到江南是那样的美,一股浓浓的爱乡之情在心中油然而生。在经过了默唱之后,我再引导学生随着音乐轻声唱歌曲。轻唱既可以避免学生大声喊叫,又能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歌唱方法。在轻唱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自己的歌声,杜绝喊唱的现象,使自己的歌声与集体融为一体。这样,有了前面默唱时产生的情感铺垫,学生轻唱传出的声音自然是有感情的,声音中充满了对江南的爱。

《乐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歌唱中的声音固然很重要,但对学生来讲,关键在于培养“从内心起歌”。因此,让学生真正地“会”唱歌,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修养,需要深挖教材品出特色,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充分调动一切可能调动的因素,并在课堂教学中得以有效落实。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积累,这样才能让孩子们的歌声更加美好,才能让我们的音乐课堂歌声飞扬。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一句名言的启示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一句名言的启示
一句名言的启示
文明只差一步
一句名言的启示
文明只差一步(20)
文明只差一步
一句名言的启示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一句名言的启示
资本监管风险承担论文
试析行政权力的监督与管理
谈谈行政取缔行为及其规范
谈谈关于建立军事行政诉讼制度研究的三个问题
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论文
关于科学的人员分类管理与法官制度改革
浅论公证在物权流转的作用
谈谈关于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
农业贷款与财政支农的绩效论文
试析公安机关适用行政强制法的原则(参考)
谈谈行政执法行为检察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行政合同的性质(参考)
浅论行政执法监督
甘肃省财政转移支付效应论文
谈谈对行政合同的认识和思索
《最大的“书”》 重点问题探究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重点问题探究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1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提高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提高篇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巩固篇
《最大的“书”》 整体阅读感知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1
《最大的“书”》 考点练兵2
《最大的“书”》 考点练兵1
《最大的“书”》 趣闻故事
《最大的“书”》 知识点精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巩固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师语录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相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