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心理暗示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

心理暗示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3

心理暗示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

摘 要:小学生由于年纪小,对他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喜欢观察模仿。特别是对老师的话更是言听计从,奉为圣旨。所以,老师对他们施以积极的心理暗示,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能挖掘他们的记忆力,能改掉他们的坏习惯。

关键词:心理暗示;小学教育;作用

一、心理暗示的概念和特征

心理暗示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它是指在无对抗情绪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影响的心理活动过程。

心理暗示最大的特征是语言的含蓄性、行为的示意性和环境的熏陶性。这些特征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以不显山、不露水的方式,达到师生的心理相容,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心理暗示的作用

1.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用爱心去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2.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用耐心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挖掘学生的记忆力

4.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改掉学生的坏习惯

三、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实施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的关键是“示”,即对学生的发展目标给予方向性的引导和启迪,促其领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当然,做到这些并不容易,需要掌握心理暗示的技巧。

1.心理暗示的语言要有含蓄性

2.心理暗示的行为要有示意性

人们常说:“言传不如身教。”在学生品德教育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教师的高尚人格魅力对学生而言,有时比语言暗示更有效。

3.心理暗示的环境要有熏陶性

小学生好奇心强,容易被各种新鲜事物所吸引,接受能力强,容易吸收各种知识,可塑性强,容易按照各种模式进行塑造。

如果能让学生在优美环境的陶冶下和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的感化下生活,久而久之,必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正经历着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要全面了解心理暗示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逐步摸索,不断归纳总结,对心理暗示所涉及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参考文献:

周林,青永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用双眼看世界
转折
2003年高考北京满分作文?转折
转折
列车•茶•春花
转折
《看着我的眼睛》
转折
一步与一生
既生“亮”,何生“关张”?
情感的权力
2003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杂而不乱归于大同
探知的阻碍
情要深深理要昭昭
有色眼镜引发的联想
堤防工程土方施工经验总结
怎样鉴别真伪铝塑管
浅谈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与实现
关于混凝土冬季保护措施
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液压法的施工
建筑审美的生态美原则
2010年暑期工地生产实习报告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竣工验收报告
居住区规划设计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施工单位填写工程签证单的技巧
施工现场常见隐患50条
当代景观设计学的思考
因地制宜规划空间
光电幕墙技术
《最大的“书”》 知识点精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提高篇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巩固篇
《最大的“书”》 整体阅读感知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重点问题探究
《最大的“书”》 相关介绍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巩固篇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提高篇
《最大的“书”》 考点练兵1
《最大的“书”》 趣闻故事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相关介绍
《最大的“书”》 范文习作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整体阅读感知
《最大的“书”》 重点问题探究
《最大的“书”》 考点练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