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初中课堂教学中有效讨论的策略研究

初中课堂教学中有效讨论的策略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初中课堂教学中有效讨论的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在初中课堂教学中讨论式教学用得不少,可往往收效不尽如人意。要有效地开展课堂讨论,激活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教师必须采取恰当的策略,精心设计、大胆创新,合理安排时间,总结评价及时恰当,从而使讨论行之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发展,同时,教师自己也能领略到教学艺术中的魅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讨论 策略探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初中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其中讨论教学用得最多。讨论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形式的合作学习,是探究式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教师如果才能够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踏踏实实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讨论,让学生在和谐、浓厚氛围中互助学习,取其精华,弥补独立学习的不足,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值得反思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认识和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有效讨论的内涵及意义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定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明确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课堂讨论有助于学生的认知、个性和社会发展,如获得知识和高级思维技能,塑造勤奋、探究等良好性格,养成互帮互助等亲社会行为。在讨论的良好氛围中,学生还能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构建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二、合理分组,最大限度的发挥讨论效率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而小组讨论就是小组活动重要方式之一,怎样才能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分好小组,要点面结合,小组成员既要有成绩好的学生,也要有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这样才能带动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教师要精心挑选小组长,发挥小组长带头作用,带动本组成员,提高本组成员讨论的积极性。如一小组全部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没有讨论的兴趣,就会讨论课堂以外的事情。如果都是好学生一组,就不能带动全班同学讨论,只能使课堂成为一少部分学生的课堂。所以分组讨论要做到点面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组讨论效率。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三、精心设置问题,提高讨论的有效性

讨论是围绕各种各样的问题展开的,巧妙地设置各种层面的问题是保证讨论有效性的前提。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明确讨论的问题并精心设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多讨论的运用出现了“热热闹闹开始,冷冷清清收场”这一奇怪现象。究其原因可以发现讨论是由问题引发的,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讨论的。因而,讨论的问题必须是教师经过精心筛选,与学生生活、学习知识息息相关。否则,思维过程就不发生。教师要在此基础上设计好问题,做到难易适度,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其次应针对教学的难点、重点设置讨论的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果。在数学课堂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大胆鼓励学生质疑,敢于求异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就是要针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学生最关心的话题,最感兴趣的,最喜欢的事物,并以此设置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讨论的欲望。

四、积极引导,形成良好的讨论习惯

深入有效课堂讨论是初中数学课堂学生合作、探究所达到成果的展现,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及个人素质的差别,对讨论中问题的认识也是不一样。因此在课堂讨论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如人所愿之处,身为教师就要适时有效调控,引领参与者走出误区。当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方面教师要善于肯定、赞扬敢于自主天达,表现积极的同学;另一方面,也要关注、鼓励其他同学,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让同学们获得均衡的学习锻炼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五、合理安排时间,及时总结评价,促进讨论的深化提高

任何事情如果没有时间作保证都将落入形式主义,讨论也是如此。刚开始讨论的时候同学们容易进入到一种放松的学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会影响教学的质量。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讨论活动的时间约束,意识到这是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而非自由和放松。相反,如果一节课上教师只顾讨论不讲实效,连续让学生讨论多个问题,但学生处于是懂非懂,老师就急于让学生进行汇报了。多场的讨论实践证明,这样的讨论不但达不成有效共识,更谈不上对活动有更深入的探究甚至达到深刻的体会。因此,教师必须在明确了讨论的问题后,要求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否则成效可想而知。

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很多教师在课堂中只注重了现场的效应,却忽视了讨论后的总结评价这一关键的一环。因此使得讨论流于形式,热闹过后,收效甚微,达不到学习的目的。其实,讨论后教师及时、明确的总结评价是对课堂讨论效果的升华和延伸。

总之,提高课堂有效讨论的策略很多,如果仅仅停留在表面,仅是空架子,那一点实际效果也没有。实践证明,要提高课堂效率,使讨论有效,教师必须明确讨论的意义、合理分组、精心设置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讨论习惯并及时的总结评价,每节课都按高效课堂的要求去做,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2] 周灿波.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讨论的体验和实践[J]. 山东教育,2014(03):18-1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罗汉鱼
受伤以后
抓青蛙
我的新书包
漫画《父与子》——画的局限
我的妹妹
怀念我的小兔
我喜欢的人---爸爸
我家的小狗
种树
罗汉鱼
鬼屋
保护青蛙
青岛一日游
伐木工人的故事
主持人的角色意识
电影的崛起及人文脉理释解
关注百姓命运,珍重平民情感
电视剧艺术学建构在文化嬗变中的先锋意识概说
美丽新定义——关于李宇春的审美交锋
计划生育与村民自治制度关系研究
创造性地讲好故事——电视连续剧《大雪无痕》观感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13年年会综述论文
论人格权法与侵权责任法的关系(1)论文
我国民事立法中价值目标的冲突与选择(1)论文
论民商法的演进性(1)论文
宪政中国的路径选择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当代电视剧批评模式的断想
论数字电影对传统电影的冲击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二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四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四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九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三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二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六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八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一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七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一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三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