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9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改革和完善,化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要求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需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引领学生的学习,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和创新。

【关键词】高中化学;培养;问题意识

高中化学新课改以来,教师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方式都有了较大变化,突出的一点就是学生的自主时间明显增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取得了欣喜成效。但是,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听得懂,能掌握书本知识,而遇到实际化学问题却生搬硬套,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学生缺乏问题意识能力。学生没有了问题意识,结果导致学生思维不活跃,想象力不丰富,解题方法僵化,缺乏创新意识。那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提问

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注重的是传授知识,即“接受式学习”的学习方式,这是最适应应试教育的一种学习方式。长此以往,学生对于教师、教材观点以及考试答案等都产生了过分依赖的思想。而新课程改革后,化学教学活动中我们除了培养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更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升,这就要求我们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方式,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教学观,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加强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互动性,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大胆探索,在交流、合作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我们传达着主动思考、主动提问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我们化学教师充分利用化学科目教学的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利用好化学教材所提供的情境,同时挖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教学情境,让学生尽可能去体会和感受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关系;教师通过实验情境,启发学生寻找问题,发现问题,通过实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较为长久的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景,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

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避免学生用一种习惯的固定的思维模式去考虑问题,尤其是不要轻易地将方法和结论施加给学生,而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去猜想,去探索,教师可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演示实验、利用学生的错误等来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例如:学习单质钠的化学性质时,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钠与水反应、钠与酸反应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钠与硫酸铜溶液能否反应?”学生们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可知钠非常活,立刻异口同声地给予肯定回答。首肯之后请他们接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们不屑一顾地就写出了2Na+CuSO4=Na2SO4+Cu这个化学方程式。此时,我并不急于指出其错误,却故意作出肯定评价。然后让学生做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并回答观察到的现象,(钠浮在液面上,熔化成小球并四处游动、有气泡、发出嘶嘶的声音、蓝色浑浊),并问他们观察到的现象与所写化学方程式是否吻合,回答自然是否定的。那么原因何在呢?此时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学生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所学的知识,经过讨论得出钠失电子,必须有一种元素得电子,既然没有红色铜析出,而产生气泡,说明是氢元素得电子产生氢气,即2Na+H20=2Na2SO4+H2↑,同时生成的氢氧化钠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CuSO4+2NaOH=Na2SO4+Cu(OH)2↓,总反应为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至此学生自然会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Cu的得电子能力比H强?结果不析出Cu而析出H2呢?因为水溶液中水分子的微粒数远远大于Cu的微粒数,钠很活跃,遇水就反应,所以Cu就有不能得电子了。

三、丰富化学知识结构,形成学生提问技能

有些学生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一些理论和现象也想提出自己的问题,但缺乏相关的思维方式与语言表达能力,有时无法发现材料中的问题,有时发现了想要提问却不知怎么问,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也可能与自己所想无法准确地吻合,所以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重视基础知识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形成比较、分类、判断、分析和综合、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能力。例如化学的概念、规律、原理的表述是非常严谨规范的,这可以作为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优良教材,从而提高学生提问技能,增强问题意识的能力。例如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学,要从关键词上提出问题。如催化剂的概念的得出是通过前面的实验证明它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大大加快,给学生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加快”,但在定义中却找不到“加快”二字,而以“改变”代替,这就是一个诱发学生提问的疑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可启发学生自己去找定义中不理解的“成分”作为问题提出来。

总之,化学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仅是一个教学方式问题,而且还是一种教育观念问题。教师能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养,一切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学科素养的新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2]吴文梅.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新课程.201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父爱似水
最后一次习作
第一次升旗
竹筒饭
我的体育老师
不为彼岸只为海
老师,您真像我爸爸……
同桌
斗地主狂
我和书的故事
我玩“坦克大战”
火树银花不夜天
难忘的一刹那
跳蚤市场真热闹
老爸的“爱好”
反收购模式的差异和趋同比较分析
粒子滤波在GPS 动态滤波中的应用摘要
浅析三本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投产博苏化学新异氰酸酯工厂
机电一体化粉体精密计量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谈完善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细节
废旧材料电石灰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支票的托收手续
简述英国要求中小学教师获硕士学位
房屋出售一年有余 卖方无权要求返还
供应链融资风险分析模型的构建策略分析
新疆生物质能源工程“破茧待出”
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数学课堂闪光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品牌
谈儒家伦理道德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字词梳理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句品读
《邓小平爷爷植树》生字扩词
《春雨的色彩》作者趣闻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一)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重难点分析
《春天的雨》
《邓小平爷爷植树》随堂练习
《邓小平爷爷植树》综合资料
《邓小平爷爷植树》老师语录
《春天在这里》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二)
《春天的图画》
《春天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