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县域教师培训资源开发与利用

县域教师培训资源开发与利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县域教师培训资源开发与利用

摘 要:县域教师培训存在培训资源贫乏、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开发利用不够等问题。合理开发利用县域教师培训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课程资源,是提高教师培训质量,促进县域教师专业发展与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县域;教师培训;资源开发利用;均衡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新时期教师培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以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为主体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在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承担了县域教师培训的主要任务。但是,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总体上存在着培训资源贫乏、资源配置使用不合理的问题,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需要。立足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加强与高等院校及中小学校的联系,开发利用县域教师培训资源,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县域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县域教师培训资源现状调查

陈向明等人的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不容乐观。作为县域教师培训主体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自然难辞其咎。通过对四川省南充市八个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调查发现,制约县域教师培训质量的因素众多,主要表现在:

(一)培训教师资源贫乏

一是起点低。教师学历结构调查发现:初始学历为中专或大专的比例高达56%,本科44%,研究生学历为0,最终学历达本科及以上的比例为75%,研究生学历占2.5%,专科以下比例占22.5%。与普通中小学的教师结构相比,学历水平高于普通小学,低于重点中学。二是培训的专业化水平低。由于培训教师一般都从普通中小学调入,既无教师培训的专业化训练,也无教师培训师的专业认证,与普通中小学教师并无显著差异,因此培训的专业化水平无从谈起。三是进修学习机会少,专业发展缓慢。调查发现,在教师培训者队伍中,参加过国家级培训的占8%,参加过省级培训的占56%,从未参加过省级以上培训的占36%,每年都有机会参加培训的占12%。四是业务骨干少,专业引领乏力。由于教师培训工作既无升学压力,也无规范的考评标准,被许多人认为是工作轻松的地方。有资历、没实力或不愿出力的人多,真正因工作需要考聘的业务骨干少。

(二)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没有保障

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向来低于经济增长的发展速度,边远地区农村的教育经费投入都是入不敷出。尤其是对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更是缺乏保障机制。据调查,从2010年到2014年,教师培训拨款最多的区县累计拨款180万元,最少的仅有20万元。教师培训人均年拨款不足10元。有的地方政府不出钱,只出政策,通过培训收费以“培”养“培”。这不仅难以激发培训机构的热情,同时也不能激发参训教师或送培学校的积极性,因为政策性收费的负担要么转嫁到送培学校,要么转嫁到了参训教师头上。

(三)培训机构建设滞后

培训机构建设表现在多个方面:如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课程建设、硬件建设。仅就硬件建设而言,教师进修校常常不及普通中学。不仅因为它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活动场地狭小,图书资源、网络资源、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等也捉襟见肘,不仅难以适应参训教师的学习需求,也难以满足培训教师自身学习与发展的需要。调查发现,仅就图书资源建设而言,图书室藏书最多的约有8万册,最少的约有2万册。近五年添置图书最多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共添置图书约1.5万本,最少的添置图书不足1000本。

(四)课程资源贫乏,教师培训随意性强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出台以前,县级教师培训往往都是政策主导型或任务驱动型。要么像课程改革那样全面动员,全员参与,要么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指令完成一定的培训任务,要么根据培训机构的设想随意设计培训项目。教师培训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对教师专业发展缺乏一个长远的、整体的规划。每一次培训工作培训机构感到最困难的就是编制培训方案,如何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师的培训需求,避免培训雷同或重复培训成为培训规划的最大难题。

县域教师培训资源贫乏,分配不均,使用效率不高,开发利用不够等问题,成为制约县域教师培训水平提升的颈瓶。合理开发利用培训资源是走出县域教师培训困境的重要举措。

二、县域教师培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培训资源内涵极其丰富,凡是与教师培训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信息等都是培训必不可少的资源。目前,县域教师培训中下列培训资源极具开发价值。

(一)培训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育部前师范司司长管培俊说:“在某种意义上说, 教育的差距就是教师的差距。” 决定教师培训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但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培训人力资源开发包括培训教师资源、培训管理资源与参训教师资源的开发。

1.培训教师资源的开发

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途径。第一,必须加强县级教师培训中心自身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一流的教师培训专职队伍。为此,地方人事部门、教育主管部门、教师进修学校必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通过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办法, 选拔留用优秀的培训教师,对观念陈旧、知识老化, 不适应新形势下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教师进行妥善安置、合理分流。第二,通过严格考核、公开招聘的办法, 从高等师范院校选拔优秀毕业生补充到培训教师队伍。第三,到基层中小学选拔一批师德好、素质高、能力强并有志于继续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到教师进修学校来工作。第四, 与高等院校、中小学基地学校建立培训者培训的长效机制,通过高校中心模式、基地学校模式等加强对培训者的专业提升培训,提升培训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与教育实践能力。第五, 通过上挂下联、外请内聘的办法, 聘请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基层中小学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以及兄弟区县教师进修学校的优秀教师做兼职教师, 组建起一支结构完善、学科齐全、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专兼职培训教师队伍,使教育专家的专业引领与一线教师的实践示范有机统一,有效地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

2.培训管理资源开发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历来是一个难题。教师作为培训对象本身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有的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县级进修学校的培训教师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另外,培训对象的教师角色短期内难以转换。同时,教师培训工学矛盾突出,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开发管理资源,一是应加强培训内部管理。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只有敢于管理、善于管理,才能够在参训教师中建立威信。二是倡导学员自主管理,增强学员的自主意识。有学者认为“有意建立共同愿景的组织,必须持续不断地鼓励成员发展自己的个人愿景。”教师培训应充分利用教师的已有经验,发挥参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教师的参训热情与自我管理的能力。三是联合送培学校与主管部门参与管理。教师培训不单是培训机构独立进行的工作,送培学校与主管部门都是教师培训的利益相关方。促进地方教育均衡发展与学校教育质量提高,需要主管部门和学校共同关注。与相关各方及时通报教师参训情况,把教师培训纳入对教师的常规管理工作,建立教师培训、进修、评优、晋级考核管理的长效机制,必有利于在教师培训管理中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促进教师培训工作有序进行。

3.参训教师资源开发

随着教师培训制度的不断变革,参训教师在教师培训中的选择权、自主权不断扩大,参训教师参与培训的愿望与热情将直接影响县域教师培训的规模与质量。第一,应积极宣传、认真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增强教师的参训意识。《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明确要求:“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实行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推行教师培训学分制度”,使教师把参与继续教育培训作为自己的必选项目。第二,应不断提升教师培训质量,激励教师的参训热情。调查表明,教师其实并不反感参与继续教育培训,反感的是参与低水平的继续教育培训。第三,协调教师培训管理,营造良好的参训环境。争取主管部门及送培学校领导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支持,为参训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必有助于正确处理工学矛盾,提高参训教师的学习热情。第四,加强学习需求引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面临的职业竞争与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调查发现78%的教师感觉压力很大或较大;47%的教师认为压力主要来自职业的竞争。参与教师培训,提升专业素养,是中小学教师参与职业竞争,改变生存环境的有效途径。

(二)培训财力、物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培训要正常进行,离不开必要的物质保障,但县域教师培训机构多年来受财力、物力资源的困扰,使培训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培训水平难以提升。培训物质资源开发,应着重做好三项开发工作:

1.培训财力资源开发

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明确要求“教师培训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保证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本是地方政府的应尽之责,但各地对教师培训投入政策的执行不尽相同。一些地方仍然通过培训收费的方式,把教师参训的经费负担转嫁到参训教师或送培学校。开发培训财力资源,一方面应积极宣传有关政策,争取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切实保障培训经费按比例拨付到位;另一方面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提高培训机构建设的水平。同时,开发财力资源,还要善于吸纳社会财力资源,争取社会资金对教师培训的投入与支持。

2.培训平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进修校是教师培训的一个重要平台,但不是唯一的平台。开发利用平台资源,应突破教师培训的进修校中心模式,发挥多种培训手段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域外教师培训资源。一是发挥教师培训多层次网络资源的作用,早在2004年,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要通过建设三网(“天网”、“地网”、“人网”) 协同促进教师队伍提升的建议,“国培计划”也加大了远程培训的支持力度。时至今日,网络资源已遍及中小学校,但调查表明,教师参与网上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应尽可能为教师提供喜闻乐见的学习资源。二是建立教师培训的基地学校。与高等院校合作,建立地方性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这一模式早在20世纪中期,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得到成功验证。三是发挥校本研训的作用,通过到中小学进行校本研训指导,使参训教师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教学实践中与同行相互学习,引进校外教育资源加强对校本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参与度,促进全校教师共同发展。培训平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教师进修学校拓宽了培训空间,扩大了施教范围,培训效果与影响也必然随之升级。四是与培训机构附近的中小学合作,就培训场地、设备、图书资料等资源的利用达成协议,实现培训与学习资源共享。

(三)培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对教师培训课程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是教师培训成功的重要保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应着重做好下列几项工作:

依据《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选择开发课程资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一次课程改革的浪潮,教师教育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加入了这一行列。2011年,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规范和引导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我国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秉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从“信念与责任”、“知识与能力”、“实践与体验”几个维度明确了教师教育的具体要求。2012年,我国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了对合格教师在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成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2012年5月,为规范“国培计划”项目管理,提高教师培训质量,教育部依据《教师专业标准》与中小学教师的培训需求实际,研究制订了“国培计划课程标准”,对教师培训的目标、内容、课程安排、实施建议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这些《标准》的出台,为规范我国教师培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统帅作用。县域教师培训应在深入解读《标准》的基础上,树立“遵循教师成长规律,注重培训实践取向,针对问题解决,突出专业能力提升,服务教师终身发展”的培训理念,选择或设计培训课程,真正体现教师培训的专业性。

1.根据各类教师培训需求,精心设计课程资源

无论“国培计划”还是普通的教师培训项目,人们都逐渐认识到需求调研的重要性。英国的教师培训非常注重教师的谈判权、参与计划权和选择权。德国的教师进修学院也常常和州文教部、教育科学研究所合作制订教师培训计划,并且在培训方案制订前还要深入中小学校做广泛的调研,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我国的“国培计划”采用竞标的方式落实培训项目,方案申报中历来重视需求调研这一重要环节。从目标的确立、内容的选择到方法的运用、时间的安排都得考虑参训教师的实际需求。县域教师培训,只有按需施培,因势利导,注重对教师的观念引领与能力提升,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县域教师的培训需要。

2.根据培训目标要求,灵活组织课程资源

每一次教师培训都必须有明确具体的培训目标。培训目标不同,课程的选择、设计、组织、实施必然会有所不同。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为目的,以学科课程为主;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为目的,则以活动课程为主;提高教师参与度,注重教学交流与对话学习,以现场培训为主;超越时间限制,体现自主学习,则体现网络课程的优势。县域教师培训应根据不同的培训目标,选择灵活多样的课程内容与课程组织方式。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结合,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结合,现场培训与网络课程结合,基地培训与流动培训结合,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保障教师培训的质量。

3.根据培训教师的优势与特长,合理安排课程资源

教师培训的课程不象职前教育一样有统一的标准,规范的教材,它是在教师职业成长的过程中,针对教育教学的现实难题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而随机生成的。进修学校有限的师资必然难以满足各种类型参训教师的培训需要,在培训课程资源的设计上除了参考培训课程标准与教师的培训需求,培训教师的因素也是不能忽视的。再优秀的教师不可能每次培训都讲同样的内容,应考虑不同培训教师的不同的优势与特长,以适应不同参训教师的培训需要,充分发挥现有的培训资源的作用,不仅避免资源浪费,有时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变换教师、变换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可以增强培训活力,消除教师培训倦怠。

三、县域教师培训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县域教师培训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将伴随教师培训始终。有效开发培训资源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扩大宣传,良性互动,积极争取政府投入

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主体。培训机构保持与地方政府的良性互动,让地方政府认识到,教师培训是县域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地方教育均衡发展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争取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二)挖潜革新,充分利用、合理搭配现有资源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本身存在资源短缺的问题,但由于管理不善,使用不合理,资源浪费的现象依然存在。合理搭配现有资源应当强化内部管理,做到合理分工、职责分明、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比如,让不能胜任教师培训工作的教师到附近中小学代课或换岗,一方面可获得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升教师培训能力。另一方面,也可换出一线优秀教师担负教师培训任务。

(三)与高等院校、中小学校等合作开发培训资源

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域外教师培训机构及中小学合作,引进培训教师资源,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培训专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高校专家的引领作用,一线教师的示范作用与培训基地的阵地作用,实现培训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四)提炼总结,生成积累培训资源

首先,培训最宝贵的资源是教师队伍,加强培训教师队伍建设,增强进修学校的造血机能,是培训资源积累的重要途径。其次,应注重课程资源的收集整理。建立县域教师培训的课程资源库,必将有助于增强教师培训的选择性与灵活性,使培训适应各类教师不同的培训需求。再次,注重培训成果的收集整理。教师培训成果最主要的表现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伴随培训过程,必然会生成系列成果,无论是培训教师的研究成果,优秀课件,还是参训教师的经验文章,经典案例都是培训的宝贵资源。经过提炼总结归纳整理,可成为教师持续学习的财富。

培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是培训者提升的重要法宝,也是促进县域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开发培训资源,不是培训机构一个人的事,而应该是政府、主管部门、培训机构、中小学校等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关切。县域教师培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不仅有利县域教师培训质量的提升,对地方教育均衡发展与县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也不无裨益。

参考文献

[1]薛海平,陈向明.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2012,(12).

[2]管培俊.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师[EB/OL].http://www.moe. edu.cn/,2006-04-03/2006-06-06.

[3][加]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汪颖.农村教师培训的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J].基础教育,2007,(12).[5]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moe_1778/201209/141772.html.

[6]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s6136/201110/125722.html

[7]http://www.gov.cn/zwgk/2012-09/14/content_2224534.htm

[8]h t t p://w w w.m o e.e d u.c n/e w e b e d i t o r/u p l o a d f i le/2012/10/12/20121012170215824.pdf

[9]胡艳.影响我国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的因素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4,(1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因为选择不同
可爱的小猫
胜似亲人
假如我是科学家
开学了,我们笑了
我的蝈蝈将军
颐和园导游词
观察豆子
再逢中秋
观察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养蚕
时间都去哪了
黄山导游词
试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丈夫死于车祸,妻子告赢交警队
嘉兴市农信系统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
缝合眼睑裂伤的临床疗效与护理
股权出质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运用
医疗负压在口腔医学上的应用
浅述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应注意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分析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
脉冲末修迫弹弹道特性教育统计安装包分析与控制方案设计
关于发展和谐旅游的路径选择(1)论文
中医耳穴压丸法的护理
案件追踪
解析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
解决家庭教育短视问题的途径及探讨
《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师语录
《邮票齿孔的故事》 相关介绍
《画风》 考点练兵1
《邮票齿孔的故事》随堂练习 提高篇
《动手做做看》 教案讲义1
《画风》 整体阅读感知
《动手做做看》 趣闻故事
《动手做做看》 教案讲义2
《邮票齿孔的故事》随堂练习 巩固篇
《动手做做看》随堂练习 巩固篇
《邮票齿孔的故事》 范文习作
《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案讲义2
《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案讲义1
《邮票齿孔的故事》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动手做做看》随堂练习 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