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要素

浅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要素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0

浅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要素

浅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要素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就不断地被实践证明了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和方法,在漫长的革命和建设岁月中,中国共产党人更是领悟出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理。研究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发挥指导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性

自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人便在不断地探索能够救国救民的方法。然而,所学习到的达尔文主义、资本主义民主主义等思想先后被证实了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还是革命派,都无法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无法挽救民族的危亡。就像毛泽东所说的:"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天起,先进的中国人,历经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因此,虽经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都失败了。"【1】

恰在这时,十月革命爆发了,马克思主义通过苏俄传入中国,就像一线曙光一样照亮了中华大地。在马克思主义的推动下,中国文化产生了飞跃,马克思主义也在中国找到了适合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更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的优秀理论成果。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相通之处

一种文化要在中国生根发芽,必然需要有适宜其生存的土壤,而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在中国失败的原因之一便是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不相契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优秀成分的不谋而合或意义相近使它很快 地在中国传播开来,并最终影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1.唯物主义世界观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存在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尚书·洪范》中认为五行是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并通过相生相克的理论说明了事物的普遍联系,荀子认为"形具神生",即先有物质,后有精神;南北朝时期的范缜提出"形质神用",认为形体是一切精神的基础和载体。之后的很多思想家都坚持了对有神论的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以人为本的无神论传统,为中国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提供了思想基础。

2.辩证的思想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华部分之一,同样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中国最古老的著作《易经》中就充满了辩证的思维,"一阴一阳谓之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老子》中提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另外,《孙子兵法》、《韩非子》等等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古籍中无不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和中国文化中的思辨传统使得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能力大大加强。

3."天下大同"与共产主义社会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使它产生了"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并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人。

儒家思想中提到的"天下大同"的理想和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一个概念,甚至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但是两者也都很多的相似之处。《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特征,包括消灭私有制,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两者有惊人的相似。

4.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理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浓重的民本思想。孟子曾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荀子也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些民本思想本质上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然而它毕竟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在国家社会历史中的地位,这与马克思主义有某种相通之处。

三、正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结合中国传统文化

事实上,我们党早在革命早时期便已经提出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毛泽东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2】,还提出要将马克思主义"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3】,即将马克思主义以中国传统的形式表述出来,以使人民群众更容易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

1.不应将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有着大量的精华需要我们继续传承下去,绝对不能够将传统文化简单的等同于封建文化。

2.利用传统文化充实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诞生于西方的一种理论,尽管它是作为人类文化、人类文明的总结和最高成果而出现的,在它的体系中容纳了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人类文化的积极成果,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它的形式与特点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有差异的,这意味着必须对马克思主义作本土化的改造,使其理论具有中国特点和民族形式,才能够更容易的为中国人民所喜爱和接受。

3.在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首先,中国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社会,没有经历过思想启蒙时期,因此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和君权神授思想根深蒂固,政治上缺乏民主传统。其次,中国古代经学的研究方法容易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再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平均主义影响深远,这与马克思主义是冲突的。孔子曾经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产生了平均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在古代农民起义时发挥过巨大的积极作用,但却早已不适合今日生产力的发展。

另外,中国传统中有着"重文轻理"的思想,片面追求人在思想道德上的修养,而对自然科学不够重视。

综上,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下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分清精华和糟粕,然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实验
我的妈妈
小鹿请客
我的存钱罐
小乌龟
神奇的梦
我的小制作
小白兔
我爱春天
春风满面
春 游
找春天
可爱的小狗
做家务
自我介绍
2012年1月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2012年3月青年入党申请书范文
最新入党申请书范本3篇
2009年预备党员入党申请书
2010教师最新入党申请书范文
2012年入党申请书范文3篇
警校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3月份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2009年12月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企业领导入党申请书范文
2012年入党申请书
2009年12月入党申请书范文
2012年社会青年入党申请书范文
中学教师入党申请书范文
2012年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划分我国运输经济区域的设想
关于多媒体教学运用于中学音乐课堂的思考
对高中音乐欣赏教材编写的几点思考
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重视音乐情感的体验
论快速公交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作用
论中学音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思考
音乐教学的误区和对策
论西洋歌剧的欣赏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现代舞及其在我国发展现状的思考
科技为音乐插上翅膀
对音乐人才应具备的的心理素质初探
小学儿童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白改黑”城市道路改造技术探讨
论扬琴的基础教学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坐井观天》教案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之五
《日月潭》第二段的语言文字训练教案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之二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教案
《快乐的节日》练习设计
《快乐的节日》案例及反思
《乌鸦喝水》教案
《荷花》教案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之一
《坐井观天》教案
《回声》教案
《快乐的节日》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