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文化对高职类学生道德修养的影响
翻新时间:2022-12-07
民族传统文化对高职类学生道德修养的影响
民族传统文化对高职类学生道德修养的影响
1. 前言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蕴含着五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丰富的道德理念和民族精神,其实质是一种道德文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诸如信仰危机、道德沦丧、人性物化、自然环境破坏、人文价值丧失、工具理性膨胀等。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表明,经济再富裕,但是如果没有精神力量,没有道德规范,也一样是不能做到自尊自立自强。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发展史上, 民族传统文化深刻地影响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价值优先观念,已经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思想结晶,也成为了亿万华夏儿女的集体潜意识。本文以高职类学生为例,就民族传统文化对高职类学生道德修养的影响进行探讨。 2.民族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高职类大学生的法制观念 华夏文明的主体和核心就是优秀儒家传统和谐思想,它也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面貌反映了出来。“知耻近乎勇”中明确地给我们指 明,只有清楚自己与世界的差距,才能够奋起直追、发愤图强,才能够真正激发起去发展、去创造的力量和冲动。优秀儒家传统和谐思想在促进社会文化、经济发展以及治事、治国方面都有较为新颖、行之有效的见解和看法,就是放在现在,都有其独特的现实意义。如孔子提倡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推已及人”、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等思想都是与今日所提倡的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法制理念是密切相关。我们应该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加强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优秀儒家传统和谐思想,我们应该做到古为今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3.民族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高职类大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文化素养 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思想及其学说。整体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都具有较为重要且特殊的地位。孔子认为,“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唯一条件,应该做到非礼勿动、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礼”代表着社会的利益、民族的利益、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利益。“礼”包括了伦理道德的规范、法律准则的约束、国家政治制度的要求。优秀儒家传统和谐思想反对“以私废公”、“见利忘义”, 主张“见利思义”、“见得思义”, 强调“先义后利”、“义以为上”。孔子在此基础之上,又提出了判断“小人”与“君子”的评价标准,那就是“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儒家的这种整体主义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林则徐的“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孟子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都是基于这种思想出发的。 同时,孔子认为在基本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应该去追求崇高的理想人格。以他为代表的优秀儒家传统和谐思想认为,即便我们目前处于一个极端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下,我们也应该保持一份高尚的人格,只要有道德的追求,那么一样是可以奋发有为、乐观愉快。如《孟子》中的“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忧乐天下”, 《论语》中强调孔、颜之乐等。这些道理即便在今日也是具有相当大的教育作用,高职类大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民族传统文化,无疑能够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中获得人生的启迪。 4. 民族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高职类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民族传统文化认为,在树立起高尚的道德人格和理想信念之后,应该通过“躬行”、 “修身”的方式来大力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躬行”、 “修身”在儒家看来就是修养和教育,它们是平天下、治国、齐家的基本基础和前提,没有它们,一切都无从谈起。其道德伦理观念和为人处世哲学等道德修养的精义,对于塑造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精神,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5.结语 总之,民族传统文化意境悠远,哲理深邃,格调高雅,底蕴厚重,将五千年来中国人的智慧和经验都蕴涵和积淀下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支柱。通过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高职类学生道德修养具有极为主要的作用和意义。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看克隆
- 爱无限
- 盛开在人们心中的莲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 唐诗中的“花花世界”
- 江南可采莲
- 麦当劳与永和豆浆
- 莲莲,知为谁生
- 扇子的文化
- 我看克隆
- 他们为什么能在智力竞赛中获奖
- 我要克隆塞尚
- 我看克隆
- 我家乡的冬天
- 贝多芬晚期奏鸣曲曲式结构初探
- 盖挖法施工在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愚园路站中的应用
- 谈高校教育中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低地板轻轨交通系统
- 歌唱的艺术处理
- 地铁火灾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列车间隔的有关分析
- 轨道交通规划中诱增交通量的若干问题
-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的探讨
- 电子水准仪在广州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 深圳地铁华强路站出入口位置选择及规模确定
- 提高地铁列车故障救援效率的探讨
- 地铁车站端头井受力计算模型研究
- 地下轨道交通结构防水施工
- 谈肖邦24首前奏曲的和声手法及其表现意义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整体阅读感知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写作训练素材
- 《路旁的橡树》 作者及作品简介
- 《路旁的橡树》 整体阅读感知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知识点精析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 《路旁的橡树》 教师语录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重点问题探究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考点练兵1
- 《路旁的橡树》 趣闻故事
-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提高篇
- 《路旁的橡树》 重难点分析
- 《路旁的橡树》 重点字词梳理
-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路旁的橡树》 重点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