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4

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具有极为重要的资源意义和伦理价值,是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然而,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考量,在现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发展阶段,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重视。我们应该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资源,来促进我国当代的思想政治建设。

一、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的资源价值

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和根基的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和传承,具有鲜明的特色。它有别于西方的“智性文化”,注重道德教化,形成了一种“趋善求治的”、以伦理为特色的“德性文化”。这种伦理型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建构了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形成了丰富而系统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乃至宇宙伦理,并相应地确立了一整套完备的道德教育理论,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价值与伦理价值。

1.传统文化具有丰厚的爱国主义思想价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已成为当代爱国主义教育丰厚的思想资源。传统文化的人生目标是治国平天下,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为最终目标,始终放在首位。只有以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为己任,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才能以其信念激发他们对本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使他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提高自己的学习文化水平,报效祖国。

2.传统文化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为倡导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提供了可贵的精神动力。“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是中国人积极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易经》对这一精神作了经典性的表述,提出“天地之德日生”。“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即人们应该效法天体之意志,刚健有为、生生不息、不断奋进。无论遇到任何困难挫折都要不屈不挠、顽强奋进。

3.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和谐仁爱思想价值。“以和为贵、推己及人”的精神,为建设和谐人际关系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和”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和”即矛盾的协调和谐统一,包括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在当代时期,人际关系因不同因素的影响在不断地变化,倡导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和团结关系仍是我们在交往中的重要行为准则和重要前提,是和谐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4.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开拓创新、勤俭节约的思想价值。“穷则思变、革故鼎新”的精神,为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精神财富。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为开展艰苦创业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二、传统文化在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谛在于为整个民族和国家构筑一个思想的支点和灵魂的休养生息之所。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努力探索,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但是,作为一种产生于欧洲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虽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它不是直接为我们提供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需要的具体路线、方针和政策。而且,马克思主义要想真正被中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成为其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还必须符合中华民族的基本性格、历史传统和思维习惯。因此,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只有善于运用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优秀成果去诠释和解读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带上浓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它才有可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真正地深入人心。客观地说,从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号召以来,我们党已经开始确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那就是由毛泽东同志所概括的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基本内容的“批判继承”。并且,这一原则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上升到党的决议和国家文化艺术、思想教育之基本政策的高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界开始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问题,并提出和制定了一系列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方针、政策,以期在分析、批判和抛弃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性成份的基础上,识别、汲取并消化其精华来为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服务。

三、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使命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缜密,而逻辑则使人善辩。一部《中华上下五千年》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悠悠数千年文明的浩瀚与悠远,更告诉我们五千年生息不止、光照千秋的中华文脉的强劲与坚韧。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历史在深沉的反思中揭开了新的一页。经过五十多年艰辛探索,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起点;五十多年来,我们还始终在探索中取得进步,明白了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极端之重要,为实实在在地将新世纪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工作推向新高峰夯实了基础。

1.推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化人”本性的复归。从根本上说,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较之新中国成立初期所建立起来的、与计划经济时代相适应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来说,在政治属性与文化属性的结合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来说,只有坚持民族的尺度,以传统道德文化发展为主线,通过思想道德教育途径为社会成员所广泛接受和遵循,并进而形成体现思想道德教育与传统文化密切整合的“文化化人”和“文化育德”的优良传统,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化人”本性的复归。

2.建构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代我国的重要思想政治教育。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新时期的思想教育文化选择的体现,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因为,民族精神是贯穿于特定民族传统文化的孕育、产生、发展和完善全过程的基本线索,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和灵魂,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无知、无情的人,不可能承担起接续并光大民族基本精神的神圣职责,也就不可能形成表征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内在统一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正如楼宇烈先生所说:“我们要做到我有一颗中国心,……我们要认识到我们是在什么样的文化土壤上成长起的……一个对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没有了解的人,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没有自信心和尊重的人,是很难让他生起爱国心的。”

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强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代领导集体都极为重视并时时加以关注和指导的核心问题。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的核心人物,毛泽东同志虽然没有直接提到过“民族精神”的概念,但在他的许多著作或讲话中,都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作了充分的阐述。他的基本观点,根据有关学者的归纳,可以概括为“革命斗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勇于创造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结合国内外形势的风云变幻,对于弘扬中华民族基本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对于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工作进行了更为细致而周详的论述,并展开了一系列富于时代特色的新探索。当前,习近平同志提出“中国梦”,强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中的核心就是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构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独臂大侠
《感动中国》观后感
三十年后
野外
我最崇拜的足球明星
我家的富贵竹
妈妈的爱
月季花
铅笔盒
玫瑰花
我的同学
玉湖病了
未来的我
家乡的美丽
十年后的家乡
2011年2月份普通思想汇报例文
12月末大学生思想汇报范文
提高执政能力的思想汇报总结
人民教师2月份最新思想汇报
2011年普通大学生的思想汇报
2011年2月份最新思想汇报参考
2011年1月份最新入党思想汇报例文
有关大学生价值观的思想汇报
2011年1月份大学生党课的思想汇报
2011年第一季度的思想汇报参考
党员先进性的思想汇报参考
2011最新研究生思想汇报
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思想汇报样文
2011年2月份最新参加党校培训的思想汇报
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汇报参考
土建房屋工程施工放线方法
哈耶克论自由
电气安装工程工作总结
工地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与实例
氩弧焊的铝及铝合金焊接工
旧路加宽综合处治方案设计的几点考虑(1)
浅析贵州山区公路改造边沟优化设计(1)
主跨138米预应力砼连续梁桥的施工控制(1)
电气施工图识图必读书目
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成因分析与对策(1)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方法
地铁大规模改造工程技术风险分析与控制(1)
罗尔斯说了些什么
电气施工员工作总结
电气施工员年终总结
《燕子》教案2
《找骆驼》教学设计之4
《翠鸟》教学设计三
《翠鸟》教学设计二
《翠鸟》教学设计一
《果园机器人》教学设计
《燕子》教案3
《画杨桃》教学实录
《荷花》2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争吵》教学设计
《荷花》一课反思
《荷花》1
《燕子专列》教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