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精准审题守江山

精准审题守江山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02

精准审题守江山

一、一则材料的审题

1.抓关键句法

作文材料中的关键句有暗示材料主旨的作用,它往往是命题者评议性的语句或主人公表明心志、揭示动因的语句。如果材料作文中有关键句,就可以考虑将其作为立意的突破口。

【2014・江西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探究作为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常常出现在课堂、实验室或课外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觉得,探究给自己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有的同学认为,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的同学则抱怨,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流于形式……

对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你有何体验、见闻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

要求:①写记叙文或议论文;②不得透露个人信息;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字数不少于700。

【金指点津】这段话中关键句是“对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你有何体验、见闻或思考”,这句关键句中,应该注意三个关键词――“探究”“学习”“ 你的体验、见闻或思考”。这其中“探究”是核心词,“学习”具有广泛的涵义,探究社会、感悟做人处事之理也是学习,“你”限定了必须是考生自己的感悟。所以本题的立意应围绕“探究”“学习”是“我”的真情体验、独特感悟。

2.主旨倾向法

如果在作文的材料中没有关键词、关键句,可以根据材料提炼中心。要分析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规律,概括中心。其具体步骤是:

(1)概括材料明要点。理清材料涉及的人或事物,如果是多个人物,要确定谁是主人公,写了什么事。人物复杂的,还要注意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材料要点,明确材料说理的角度。

(2)确定性质知倾向。根据事件的结果确定事件的性质和命题者的倾向。材料的结果是好的,其性质往往是正面的,命题者则倾向于赞成;材料的结果是不好的,其性质往往是反面的,命题者往往倾向于贬抑;如果材料的结果不明确,材料的性质往往是蕴藏的,应辩证分析,分析命题人的真正意图。

(3)筛选观点定主题。根据材料的主旨和倾向,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选出最能反映材料主旨和倾向的主题。

【2014・大纲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农民工老王突发胃穿孔,被送进医院。为救治这名贫困患者,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给他做了手术,又进行了十天治疗。虽然老板主动送来5000元,老王仍欠下4000多元医药费,而医院默许他出了院。老王刚一康复就回到了工地:“哪怕打工还钱再难,我也得努力。是医院和老板救了我。”可欠款还是像石头一样压在他心上。最终,老王鼓足勇气找到医院,说出了想在医院打工抵债的心思。院方深受感动,聘他为陪检员。老王也特别敬业,作为曾经的患者,他格外懂得怎样帮助病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金指点津】本则材料的主要内容是:老王生病,好心的老板支付医药费,医院在老王没有完全结账的情况下,同意老王出院;老王在病愈后打工还债,在医院打工格外懂得怎样帮助病人。在这个材料中,三个主体很确定,一个是老王,一个是老板,一个是医院,以老王为主体人物。材料的结果是好的,其性质是正面的,命题者的倾向性是褒扬,赞成这么做。所以本题的立意可为:受到帮助后要有感恩、回报之心,传递爱心等。

3.由果溯因法

在事实类材料作文中,列举出事件的要素往往是以因果关系的形式存在的,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举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这种方法适合有故事情节的材料。第一步,先找出每个陈述对象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果。第二步,由果及因,具体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正面提出中心论点。

【2014・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做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金指点津】此题可用因果法进行分析。第一步,先找出每个陈述对象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果。第二步,由果及因,要具体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正面提出中心论点。本则材料的结果是老人不把房子租给游客了,原因就在游客打碎了玻璃杯,没有标明是危险的玻璃碎片就放到门外了,其性质是正面的。命题者的倾向性是赞成老人这么做,因为游客不懂为他人着想、处理事情不注重细节,老人的这种做法是想告诫游客,做任何事情要为他人着想,要注意细节,祸患常起于忽微。据此本题的立意可为“要懂得为他人着想”“细节决定成败”“处处要守规则”等等。 二、多则材料的审题

1.求同分析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相同内涵的多则材料。其方法是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然后再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2013・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饿、风雨都无法阻止,它毅然决然地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答道:“我愿意。”

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着下班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金指点津】文题要求从两则材料的感受与思考出发,可以选择在外追逐梦想搏击风雨,也可以选择在家守望亲情享受宁静,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做你想做的事。如果单一地写“我愿意”或“追逐梦想”或“守望亲情”都有可能偏题,必须要顾及两则材料的共同点――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并享受这个过程。可以立意为:①既要在事业上学会享受奋斗的过程,也要在亲情里学会享受宁静的幸福;②事业上的奋斗与家庭的温馨是人生幸福之源。参考拟题:①追梦诚可贵,守望价更高;②梦想天空分外蓝;③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④幸福来自哪里;⑤带着您的爱追逐云彩。

2.辩证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适用于各则材料的内涵相互对立,且各则材料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却又不完全正确的作文题目。对这类题目,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某则材料的观点,而应做辩证分析,归纳出一个辩证的观点作为作文的论点。论述时突出一个方面,不能平均使用笔墨。

【2011・上海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金指点津】作文题所给的材料是两个相反的命题,着重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考生首先要思考现实生活中哪些东西可以忘记,如人生的痛苦、一段不如意的生活境遇等,以一种乐观的心态来对待人生,一切都会过去的;但有些东西是不会过去的,如文明的碎片、名人的精神等,这些东西会穿越历史时空,影响一个民族,甚至全人类的精神生活。对于这篇作文,学生只有从辩证思维的角度入手,写出“能过去”和“不能过去”的关系,才能写出新意。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艺术与人生
范老师留给我的深刻印象
保护鸟类人人有责
留在心底的印象
为人父母也是一门艺术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我喜欢的一件工艺品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我喜欢的一件工艺品
我喜欢的一首歌
保护鸟类
留在心里的印象
保护鸟类
保护鸟类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浅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拌合物的浇筑与捣实
工程项目经理部的十大员主要职能
房地产——回归理性的思考
项目建议书的概念
工民建及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浅论建筑工程整体地面的施工
全国建筑学专业分档排名
最新高校建筑系排名
关于土木同学考研和立马工作的犹豫
再谈建筑工程审图要点
刍议现代城市色彩建设
城市规划专业的学校排名
住宅户型设计要点
各专业实习报告汇总
鲁班尺标准尺寸考证
《最大的“书”》 整体阅读感知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相关介绍
《最大的“书”》 考点练兵2
《最大的“书”》 知识点精析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提高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重点问题探究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1
《最大的“书”》 考点练兵1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巩固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师语录
《最大的“书”》 重点问题探究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1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提高篇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巩固篇
《最大的“书”》 趣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