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议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

浅议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01

浅议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

浅议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

从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已有60余年,在这半个多世纪里世界有了极大的变化和发展,而这些改变和电子计算机以及作为其衍生物而出现的网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且,随着时代越发展,这种联系将越来越紧密。电脑或者说网络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而不可剥离,作为我们社会生活重要组成的文化受到网络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随着网络的出现和发展,网络文化也已经悄无声息的影响甚至支配着我们的生活。那么,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那么,二者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或者说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首先,网络文化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第一,对传统文化的载体的冲击。传统文化表现在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的各个方面,就其狭隘的知识文化来说,作为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报刊就受到了网络文化的有力冲击。我国最早的报纸《邸报》始于西汉,使用印刷术的印报在15世纪的欧洲也已经出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的报纸,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休闲娱乐、甚至政治统治的重要工具。但是,这样的重要地位受到了来自网络的强有力的挑战,如今这个信息流通飞快的社会,作为载体的报刊已经无力承载这些飞快传播又飞快流逝的信息。而现如今的人们也无心去费力的翻阅这一沓沓的纸,当然还有承担那些不算昂贵的费用。阅读报纸的群体已经在逐渐的缩小,而且这个群体的老龄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更多时候看到的是,端着茶杯拿着薪水的公务员们看报闲聊,或者是带着老花镜对报念念叨叨大爷们。

第二,对传统文化语言的冲击。网络语言相对于传统文化语言来说有其自身的特点,如简约性,人们总是用最简短的语言来表达最大的意义含量,甚至用几个字母来代替,像gg、mm、rmb等。创新性,在人们网上交流的过程中会持续不断的有新的词汇出现,像伊妹儿、斑竹、菜鸟、板砖等,而且越来越多的词汇得到传统文化的认可,出现在主流媒体上。传统文化语言或者说传统的语言学认为,汉语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语言形式,语音、词汇、语法是其三个要素。汉语对于语法的要求更为严格,而网络语言很多时候则忽视了这个法则,形成了独具个性特色的语言形式。在网上交流中,尤其是某些非主流青年们更多的使用了传统语言所不能提供的表情符号如==。。 O(∩_∩)O~ (*^◎^*) (+﹏+)~(来自搜狗表情==。。。)

第三,对传统的校园文化的冲击。传统的校园文化应该是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应该是周恩来那样的“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应该如20世纪初期的民国校园文化,祖国的“花朵”们应该承担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复兴的伟大使命。那么,如今呢?网络文化对这种理想的模式带来了颠覆式的改变,在郑大里,你敢站在钟楼下、在图书馆前大喊一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么,少年?网络文化的光速传播实在太快了,以至于我们都不能让思维如同我们每天出门在镜子前那样停留下来去短暂的思考,于是求新、求快、求时尚带来的是思想上的薄如蚕翼。快餐化的阅读怎能带来思想上的营养?更糟糕的是,网络文化中的垃圾文化或者说“毒文化”正在或者已经侵蚀了少数青年,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网络青年走上不归路的新闻,还有网络诈骗、网络犯罪。校园文化已经不再清新。

其次,当然任何事物都是两面的,网络文化对于传统文化也有着积极的一面。个人认为,网络文化从广义上来说应该从属于传统文化,它不过是传统文化在网络上的反映和表现罢了,谁又能预料若干年后,人类社会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已经成为历史,在人们生活中逐渐消失,那么,那时候网络文化不就是传统文化了吗?

网络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意义在于它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补充上。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受儒家文化影响至深至远,儒家所强调的中庸之道、伦理纲常以及封建等级思想至今严重的束缚着国人的思想。传统文化中的这些糟粕很显然应该被剔除出去,在其自身难以实现的情况下,网络文化以其独有的创新性、多样性、个性化的特点大胆的突破着传统文化难以逾越的条条款款,对于解放思想、发挥个性来说网络文化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第二,网络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技术平台。传统文化一直以来仅仅依靠印刷出版这样单一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传播,而这种方式本身尤其致命的缺陷:速度慢、费用高。因而,传统文化所被迫采用的这种传播方式制约着其本身的发展。而网络则可以改变这种情况,让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做到有机的结合,让网络去承载这厚重的传统文化,既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又能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一部红楼上千页,上百元,而将其电子化,不仅可以实现零费用而且更加方便,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网络文化有助于输出传统文化,抵制文化霸权主义。网络文化是多元的,但由于经济发展因素尤其是科技水平限制,这种多元并不平等。与这种多元化对比鲜明的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文化呈现出霸权主义色彩,经济落后国家出现“软文化”的趋势。比如,互联网从它诞生那天起就建立在完整的西方文明基础上。美国利用其技术优势、文化强势自然造就了当今在网络传播中的强势,在网络传播中也显现出霸权主义印记来[4]。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接受西方思想,或者说受西方思想影响很大,西方的文化霸权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来,那些美国快餐、美国大片们。而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更好的去传播自己的文化,不仅是向内也可以是向外,既可以影响国人又可以吸引外人。

总之,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二者在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甚至于对立,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一个大趋势,那就是二者的合流,相信不久后二者就不再是那么泾渭分明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猎人海力布》梗概
吸蚊玻璃
这就是我
不要战争
游塔仔山
秋天的校园
2038义乌和我
消防演练
半期小结
母爱
冲动是 魔鬼
神奇的书
竞选班干部
企盼奥运 为国加油
小学多媒体教室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门卫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校内教工宿舍楼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门卫安全防范工作规范
小学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
小学学生出操集会及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学校巡查制度
组织师生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镇中心小学安全工作汇报制度
小学图书馆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电脑室安全管理制度
镇中心小学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校园机动车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学校课堂教育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人大常委会建设的几点思考(1)
浅谈高中化学的教法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新课程化学相异构想转变策略探微(一)
领会课改理念 优化教学过程
中学化学四种实验教法
审理预售商品房案件有关法律问题的探讨(1)
论绑架罪客观要件的认定(1)
积极的财政政策近期取向与制度基础
民事案件中的疑难问题研究
浅谈高三化学的有效复习策略(一)
高中化学生活化问题探究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化学高考复习例题的选择与优化(一)
双关语及其翻译
新世纪中国财政的发展目标探讨
BOT投融资模式在中国的变异适用及应注意的法律问题(1)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0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4第一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9第一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第一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0第一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3第一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4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2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3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6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3第四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2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