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习俗中秋——你应该干的10件事

习俗中秋——你应该干的10件事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7

习俗中秋——你应该干的10件事

习俗中秋——你应该干的10件事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如今,赏月早已经成为中秋节必须做的事情,因为赏月,各地千百年来形成了很多赏月胜地,有闲者常常趋之若鹜,没闲着也要想着法的去好地方赏月,赏月已经成了全民一大乐事。

吃月

其实就是吃月饼,我国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http://WWw.LWlM.cOm家人团圆的象征。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月饼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中秋节的代名词,在中国人看来,中秋节不吃月饼,简直就不算过中秋。

抛帕招亲

这绝对是单身男人最爱的中秋活动之一。福建省有些地区,中秋之夜有抛帕招亲的习俗。是夜,于广场中搭一彩台,布置成月宫景状,并设玉兔、桂树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欢庆歌舞之后,姑娘们将一些绣着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抛去。如有观众接得的手帕与“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领奖。有些未婚的小伙子在交还手帕时,若受“嫦娥”喜欢,则可以戒指相赠。此后,双方可以交友往来,情投者便喜结良缘。

乞月照月爬月

东莞有些妇女相信“月老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无意中人者,便于中秋夜晚三更时,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相传中秋之夜,静沐月光,可使妇女怀孕。在一些地区,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妇女便走出家门,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贵子,谓之“照月”。如果你想早生贵子,这个中秋,这个习俗,真可以一试!

偷菜求郎

又是一个关于爱情的中秋习俗。在台湾,中秋夜有未婚女子“偷菜求郎”之俗。妆饰美丽的女子踏着月光,往别人菜圃中偷摘大葱及蔬菜,偷摘到之后便预示她能遇到如意郎君。因此台湾有“偷着葱,嫁好夫;偷着菜,嫁好婿”之谚语。对于那些大龄剩女来说,今年中秋不妨试试这招,赶快找个菜圃偷菜去吧!

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不管这传说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国是龙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值得珍视的。如今大坑区的舞火龙活动规模颇大,除总教

练、教练、总指挥及指挥外,安全组等等。轮番舞龙者达三万多人。这种习俗,一个人在家肯定干不了,不过中秋节去到香港,你一定可以看到,而且还可以尝试着参与其中。

走月亮、走三桥

江南一带素有走月亮、走三桥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游,走过至少三座桥。据说,在中秋节这样做除了观赏中秋美景,还有祈福、驱病之功效。以前,人们走的都是古桥,这些年,古桥越来越少,不过现代人便开始走新桥,什么跨海大桥、跨江大桥、城市天桥,每到中秋节还是有很多走桥的人。今年中秋,赶快找几座桥去走走吧!

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的一种重要仪式。拜月是全中国人的习俗,老古人已经拜了几百年了,今年,要不您也拜一拜,拜一拜应该总是有好处的。

兔爷儿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哒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的极为热闹。如今,这种传统文化遗产,再次回到了北京人的生活中,中秋节到北京,一定不要错过观赏一下兔爷儿表演或者把玩一下兔爷儿工艺品。

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据说,玩花灯在古代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看清便陌生男女能够在黑夜里看清对方,这个景象在很多电视剧里都有展现,于是,花灯又成了中秋节搭讪或者相亲的一大利器,花灯的形式也是越出越好看。所以,单身的各位,你们又有福了,中秋节,千万别忘了,弄个花灯抬着,古人的经验告诉我们:管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太阳帆船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梅花形象
一条沙丁鱼的独白
渔人和沙丁鱼
四季家乡
写动物的作文400字四年级 描写动物的作文精选5篇 
在记忆深处消逝
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端午节的起源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送“神五”升空的长二F型火箭
风的传奇
蜜蜂和蚂蚁
谁不说俺家乡好
霜叶为什么这样红
某小区住宅楼工程监理工作月报
建筑学专业就业前景长期看好
从方案到施工图的衔接探讨
鲁班奖工程质量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方法
标准图集是帮了设计还是害了设计?
室内效果图制作的注意事项和要领
厂房装修前要做好的几点
项目沟通管理的程序与方法
浅谈 如何提高设计水平
绿城集团设计流程及深度规定
鲁班安装算量软件百招大集合
室内设计怎么做?室内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一个优秀建筑师所需的知识
大师草图作品系列
《路旁的橡树》 重点问题探究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提高篇
《路旁的橡树》 重点字词梳理
《路旁的橡树》 作者及作品简介
《惊弓之鸟》随堂练习 提高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重点问题探究
《路旁的橡树》 整体阅读感知
《路旁的橡树》 趣闻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考点练兵1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整体阅读感知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巩固篇
《路旁的橡树》 重难点分析
《惊弓之鸟》随堂练习 巩固篇
《路旁的橡树》 教案讲义1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写作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