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淘气的小猴》教学设计

《淘气的小猴》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9-16

《淘气的小猴》教学设计

摘 要: 本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学生熟悉的动物――猴子为主线,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水墨画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 中国水墨画 挖掘利用 尝试教学

一、概述

(一)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都有明显变化,开始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个性差别大,他们喜欢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发现自身价值,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教学中,我用鼓励代替批评,鼓励学生大胆轻松地自我表现,体验水墨的笔墨韵味。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为《十二生肖》的系列单元之三,继续力求从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相联系的视角,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特有的生肖文化,感受民间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本课通过绘画、立体制作、乐曲欣赏、舞蹈、表演等艺术活动展开教学,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中感受、体验人与动物的密切关系,进一步认识“猴”这种可爱的动物,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观察力、动手力、演唱能力和创造力。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我设计用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第一课时,通过有关猴子录像资料和表现猴子的国画作品的欣赏,重在启发学生绘画表现;第二课时深入了解有关猴子的音乐、戏剧等艺术作品,重在欣赏、感受。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了解“猴”的造型和神态产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爱护动物朋友、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认知目标:通过收集、欣赏表现猴子的艺术作品,感受水墨画的表现形式,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语言。

(三)技能目标:用水墨画形式塑造活泼淘气的猴形象,初步体验中国画笔墨的特点。

(四)为了实现本课三个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1.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形式的猴艺术,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2.教学难点:抓住猴的特点,尝试用水墨画形式表现出来。

三、教学准备

(一)收集关于相关课件的资料图片、视频及猴子题材的绘画、工艺品。

(二)宣纸、国画颜料、毛笔、墨、笔洗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1.教学中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小猴子最具标志性的部分――长尾巴,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猜猜它是哪种动物的尾巴?(如有位小朋友想画一只小动物,你们瞧,只画了一半,他想考考大家,让你们猜猜看他究竟想画哪种动物?)激发学生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然后学生揭晓谜底――“猴子”,从而揭示课题。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淘气的小猴”。

评介本课开头用猜一猜的方式导入新课,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观赏表演,活跃课堂。

1.首先把动物园猴山的录像资料用多媒体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样一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顺着情境这条线,利用教师自身感受引导学生,(如“动物园来了一群调皮的猴子,你们瞧,它们在干吗呢?”)然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猴子的动作,在这样的氛围下,能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铺垫。

2.紧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认知经验,通过问题:猴子留给你们什么样的印象?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形容一下它们(聪明、敏捷、调皮、淘气……)再次呼应课题。

3.在这融洽的氛围里,启发学生思维和想象力,请几个学生上台演演心中的小猴,可个别演,也课同演。教师随机评价,让学生通过生动的肢体语言表现猴子的不同性情,在满足学生表演欲的同时,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评价:设计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带着无限遐想进行模仿、创编动作,培养学生的戏剧表演能力和动作创编能力,进一步体验、感受活泼、淘气的猴子形象,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欣赏探究,拓宽视野。

1.教学中我先利用课件展示各种表现猴子的艺术作品,如泥塑孙悟空形象、布艺、手工、卡通、农民画、国画……让学生在欣赏中拓宽艺术视野,体会艺术作品中猴的不同变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2.紧接着出示两幅表现猴子的作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国画与农民画其中的异同点,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比,让学生初步了解水墨画的基本表现手法,加深学生对两种不同种类绘画的认识。

农民画:水粉等颜料,用色鲜艳、色彩对比强烈、形象夸张、装饰性强。

中国画:毛笔、宣纸、色彩以墨色为主、加国画颜料、整体给人素雅的感觉。

评价:本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量图片,极大丰富学生的视觉形象,通过对表现猴子的艺术作品的欣赏、对比,锻炼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同时激发学生情趣,诱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四)自主实践,施展个性。

1.教师先引导学生欣赏几幅表现猴子的国画作品,让学生小组交流并总结画里的墨色有什么不同?如(①浓;②淡;③干;④湿;⑤黑)。并分析它们是怎样画出来的?然后让学生尝试表现墨色浓淡干湿轻重的变化。教师巡回辅导,再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示范。

2.紧接着安排学生探索,像大师一样用水墨画的形式画画猴子,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作画感受(如遇到的困难或出现的有趣现象等)。

3.带着学生的疑问,教师现场也试画一只猴子,并边讲解,师生共同总结作画时应注意的事项,基本作画步骤:

A.用侧锋画猴的头部及躯干;

B.用中锋画猴的四肢;

C.用笔勾画五官、手、脚;

D.用干画法或湿画法画猴毛;

E.适当上色。

强调学生注意把握墨色的变化。

4.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让学生尝试运用新知,再次创作,表现猴子的多种动态。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5.播放背景音乐及有关猴子的资料图片,有效营造了创作氛围,相关猴子的资料图片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创作来源,有助于学生的艺术表现。

评价:整个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自主发现、大胆实践,积极体验水墨画的乐趣,让学生对自己探究出来的结论进行实际应用。这样既可以使学生验证自己对新知的理解是否正确,又能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运用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的巡视指导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并进行过程性评价。

参考文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考英语写作的七项基本原则 1
要不要修地铁
放鞭炮的利弊
给中学老师的感谢信
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看法
中学生攀比消费
北方旱情
市里养宠物合适吗?
年 Pay a New Year Call
战乱的看法
如何坚持自己的既定计划?
心目中理想的老师
考英语写作的七项基本原则 2
俄卫星发生史上首次太空相撞
山风景区的变化
土质边坡防护研究
关于普查数据获取阶段山塘工程处理方式的答疑
山亭区水利现状及科学发展的建议对策
生态网络东塘水库大堤抢险最佳机械技术实施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操作指南
防汛防台防暑应急预案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试验研究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
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与补偿
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某市补水三期工程监理月报
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
渭南市防汛形势及其对策
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
《阳光》教学设计四第一课时
《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五
《小小的船》第一组教学设计四
《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六
《阳光》教学设计六
《小小的船》第一组教学设计三
《小小的船》第一组教学设计二
《阳光》教学设计五
《小小的船》第一组教学设计一第一课时
《阳光》教学设计六第一课时
《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七
《小小的船》第一组教学设计一第二课时
《阳光》教学设计二
《影子》教学设计一
《阳光》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