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端午的鸭蛋》文本解析及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文本解析及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端午的鸭蛋》文本解析及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文本解析及教学设计

一、解读文本http://WWw.LWlM.cOm

(一)一字一句总关情

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汪曾祺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可见,汪曾祺有着一种深厚的故乡情节,有着一颗超然自在的心,所以他能从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咂摸出滋味来!

汪曾祺是满怀着自豪和喜爱之情来介绍家乡高邮的咸鸭蛋的。一提起家乡的鸭蛋,作者就用那样平淡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诉说内心的赞美和自豪。“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这是写家乡鸭蛋的声名远播。“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这是写家乡鸭蛋的与众不同。“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这是写家乡鸭蛋给人之惊喜。在说到家乡鸭蛋的历史时,作者用清代诗人袁枚《随园食单 菜单》来作证,说明是“老品牌”“老字号”了。汪曾祺还引用了唐代诗人元稹在《离思》中的著名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大材小用”诗句,来表达对别处的咸鸭蛋不屑一顾。“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通过与北京的咸鸭蛋对比,使作者对故乡咸鸭蛋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再看汪曾祺是怎样写食用咸鸭蛋的:“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动作、声音、颜色的形象描绘,让读者和作者一样感受到那一刻的动感与快感,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同其感。鸭蛋“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这种拟人的手法,赋予鸭蛋以人的美,幽默之中表现出作者对家乡鸭蛋的喜爱之情。不仅如此,文章结尾作者还细腻地、兴趣盎然地描写孩子们用蛋壳装萤火虫,我们从中不仅看到了孩子们的聪敏与童真童趣,更体会到了汪曾祺对童年生活的深深眷念之情及对家乡的浓浓热爱之情。

(二)平淡生活都是诗(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

汪曾祺师从沈从文先生,深受沈先生亲切、素淡抒情之风影响,形成了自己平中显奇、淡中有味的特征,如剧作家沙叶新评价的一样“字里行间有书香味,有江南的泥土芳香”。

《端午的鸭蛋》写的内容不过是端午的风俗及家乡的咸鸭蛋等生活中的小事,但我们品味到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美妙滋味,理解到的是日常生活富含的生活情趣、人生意味。原来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不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才算真实体验到了生活的滋味。我们理解了这个文章的主旨,更佩服汪曾祺为我们揭示的生活真谛,于是一切浮躁便没有了,不满的心都会安静下来,悠然恬静,进入到如作者一致的闲适自在的境界中来。对于学生,这个主旨和道理,如果他们也体会透了,那么他们的收益将受用终生,至少他们不会看淡自己平常的生活,会努力体味生活的乐趣,最直接的效益是他们的写作有了无穷无尽的素材。

所以,我们读《端午的鸭蛋》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读懂文章的主旨。这是本单元我们学习民俗文化的终极目标,即让我们的孩子热爱自己平淡的生活,热爱家乡有情有趣的文化。家乡童年永远是一个人生命时空中的至爱。

(三)魅力四射的语言

汪曾祺是一位语言大师,他追求自己在语言上形成的特点: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他的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但仔细一想,却又合情理,可不是吗?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生活中的情趣也真是无处不在呀!细嚼他文章的语言平淡中就有着许多可品可尝的滋味。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一“文白杂夹”句让人严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至于在文中偶尔出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的古汉语,点缀其间,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

以上三点,是《端午的鸭蛋》体现出来的最突出的三个特征,教材因此在“研讨与练习”处设计了相关的三个习题,我的理解和教学设计都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的。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2.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的韵味和情致。

3.通过对传统民俗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操,并且形成自己对民俗的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2.理解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蕴涵的人生情趣和诗意之美。

[教学方法]

自主、研讨、探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除夕、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等都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现在已到五月,那谁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呢?我们过端午有哪些习俗呢?别人又怎样过端午的呢?今天,我们来看看江苏作家汪曾祺的家乡是如何过端午的。作者有情有味地写高邮的鸭蛋,又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呢?(板书《端午的鸭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端午方面的信息,教师适当补充,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1)端午的来历:纪念屈原说,驱邪避毒说……

(2)端午的习俗:①作者提及的有: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含鸭蛋)。②我们还知道的有:赛龙舟,食粽子,佩香囊,悬艾叶菖蒲,上山采药(卫生节),悬钟馗像。③本地的习俗是:食粽子,悬艾叶,接已嫁姑娘回家。④我家是这样过节的。(由2~3

名同学介绍。)

设计目的:①让学生明白作者的http://WWw.LWlM.cOm写作思路:一般习俗→特有风俗→家乡特产(鸭蛋)。②丰富知识面,锻炼搜集能力。③关注自己的生活,引起学习兴趣。

2.交流搜集的有关作者的信息。

(1)作者其人。

(2)文风:平中有奇,淡有中味。

(3)语言追求。(课后“研讨与练习”有明示,共三点。)

设计目的:①简单了解作者。②为突破本文重难点作准备。

3.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录音,学生听读,勾画字词的同时注意体会以上特点。

4.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2)作者为什么用“端午的鸭蛋”而不用“高邮的鸭蛋”作题目。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后明确:①对家乡咸鸭蛋的难以忘怀,实际上不仅是作者个人的心态,这是人类普遍心理,反映了人们对儿时一切的眷恋,对家乡的热爱。②文中虽花了不少笔墨盛赞故乡高邮的鸭蛋,但为了突出端午节的故乡风俗,同时,端午的鸭蛋是“我”体味到滋味最美的时候,所以用这个题目。

设计目的:让学生关注文本,明白表现主题需要一个具体的东西(物和故事),并需要突出出来(题目,重点笔墨)。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1.合上课本,凭记忆复述高邮的咸鸭蛋有什么特点。(同位合作完成)。

2.请以“这是____________的鸭蛋,因为_________(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这样的句式来体会。

例如:这是声名远播的鸭蛋,因为上海的店里都特别标明。

学生发言:①名声远播,肃然起敬,特别标名。②与众不同,出双黄的,成批输出。③令人惊喜,两个黄,滋味鲜美。④历史悠久,袁枚的书。

3.作者是带着怎样感情来向我们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高邮咸鸭蛋的呢?

小组讨论后用二个词来概括,教师和学生研讨,选择最合适的两个:自豪、喜爱(板书,填在上表中)。

4.教师小结,学生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设计思路:研读文本,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这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工作。我们的设计一要简单明了,二要抓住本文特征,三要学生能合作并提高学习技能。

(四)品味语言,感受情趣

1.从文中找出喜欢的句子,细心品味语言的精妙,并体会语言特点。(结合课后练习二,要求学生每条都有例子。)

2.四人一组交流,读一读,品一品,说说感受和理由。准备推荐一个代表本组发言。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归纳。

(板书)语言特点:

(1)平淡有洁——读起来亲切自然。

(2)方言入文——作者脱口而出,直率朴素,有地方味。

(3)带有文言色彩——增添书卷气和典雅之美。

(4)有点幽默——引人入胜。

设计思念:精心设计,突破难点,提升品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起引导促进作用。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联系生活,模仿原文的情趣和语调,描写自己童年时代最难忘的有关过节的一件事或一件物品。(500字以上,班内展示,公众评定得失优劣。)

2.课下搜集几首有关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春节的古诗词,记一记,背一背。

设计目的:写平淡生活,“小叙事”,“真情趣”,让学生懂得生活,热爱生活。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能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六)课后反思(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乌龟
妈妈,我想对你说
妈妈,我想对你说
陈老师,我想对您说
谈虎色变
春天的公园
溜旱冰的乐趣
美丽的曹妃甸港
秋天来了
妈妈的爱
我的妈妈
三十年后的家乡
母亲的爱
妈妈的爱
感恩的心
长(短)期借款明细分类帐
盘点人员编组表
盘点统计表
标准成本资料卡
制造成本核算表
月份完工部分成本汇总表
比较损益表
目标成本变动通知单
结存调整表
光恢瞳撹云曳熟
管理费用登记表
制造费用分摊表
历年资产负债比较表
光恢瞳撹云曳熟燕
成本分析图表
黑白画艺术在出版绘画中的实用性
浅谈角色定位教学模式在《销售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食品包装设计中黑白模式的运用
论毛泽东对建设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谈企业品牌竞争的路径选择(1)
论文学的形象本质
论不动产善意取得及适用条件(1)论文
浅析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规划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试论市场营销专业“全真”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
在升腾与坠落之间
飘零与复归:现代人的精神之旅
中国政治学应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市场经济下商业企业营销道德建设(1)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特点及应用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二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之四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之三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之四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之二
《一株紫丁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之五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三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之五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九
《秋天的图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秋天的图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秋天的图画》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十